送套管送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389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送套管送线机构,包括套管上料架、第一套管输送电机、第二套管输送电机、线材输送电机、套管上料座、输送嘴固定座、套管输送嘴、线材输送嘴、第一套管输送主动轮、第一套管压紧轮、二个套管输送座、二条套管输送通道、第二套管输送主动轮、第二套管压紧轮、第三套管输送座、压线杠杆、压线气缸、压线轮、线材输送主动轮、线材定位板、套管过线轮、转轮、套管压杆和角度传感器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的结构设计实现了能自动对至少两种不同的套管和线材同步进行送料,且套管和线材在送料的过程中无需人工参与操作,其不但具有工作效率高的优点,其还实现能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降低企业的劳务成本,使用更加方便、快捷,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送套管送线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送套管送线机构。
技术介绍
传统是通过张力支架来对铜线和套管进行传送的,接着,穿铜线和穿套管均是采用人手操作的方式来进行的,人手穿铜线和穿套管的操作方式不但具有工作效率低和穿套效果差等不足,其还导致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和企业的劳务成本高,其不符合企业大规模批量化生产和自动化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送套管送线机构,其整体的结构设计实现了能自动对至少两种不同的套管和线材同步进行送料,并能自动感应套管是否处于正常上料,且套管和线材在送料的过程中无需人工参与操作,其不但具有工作效率高和能降低企业的劳务成本的优点,其还有效地解决了传统采用人手操作的方式来穿铜线和穿套管而导致其具有工作效率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和企业的劳务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送套管送线机构,包括:支架;套管上料架,用于设置在支架的一侧;安装板,用于安装在支架的上面;第一套管输送电机,用于设置在安装板底面的下面;第二套管输送电机,用于设置在安装板底面的下面,且位于第一套管输送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送套管送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套管上料架,用于设置在支架的一侧;安装板,用于安装在支架的上面;第一套管输送电机,用于设置在安装板底面的下面;第二套管输送电机,用于设置在安装板底面的下面,且位于第一套管输送电机的一侧;线材输送电机,用于设置在安装板底面的下面,且位于第二套管输送电机的一侧;套管上料座,用于设置在安装板的一端;输送嘴固定座,用于设置在安装板另一端的上面;套管输送嘴,用于安装在输送嘴固定座的一侧;线材输送嘴,用于安装在套管输送嘴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送套管送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套管上料架,用于设置在支架的一侧;安装板,用于安装在支架的上面;第一套管输送电机,用于设置在安装板底面的下面;第二套管输送电机,用于设置在安装板底面的下面,且位于第一套管输送电机的一侧;线材输送电机,用于设置在安装板底面的下面,且位于第二套管输送电机的一侧;套管上料座,用于设置在安装板的一端;输送嘴固定座,用于设置在安装板另一端的上面;套管输送嘴,用于安装在输送嘴固定座的一侧;线材输送嘴,用于安装在套管输送嘴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套管送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安装板的上面还设置有第一套管输送主动轮与第一套管输送电机连接,第一套管输送主动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套管压紧轮,第一套管压紧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套管输送座,第一套管输送座中横向安装有第一套管通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套管送线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套管输送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套管输送座,第二套管输送座中横向安装有第二套管通管。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道武贺赞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磁特科技有限公司东莞鸿昇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