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智能铝板覆膜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381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3
一种自动化智能铝板覆膜线,该结构稳定,能够快速响应,结构位移精准,通过伺服动力能够准确的达到送料位置。而且,送料带的稳定性能够确保铝板在贴附过程中减少震颤,通过料带张力调节确保输送稳定性。结构整体设计合理,制备成本可以控制,设备维护方便。同时通过辊子组、调节结构等设置,能够大大的增加对不同厚度的铝板覆膜的通用性能,有效的降低因覆膜机尺寸的问题无法对较小的铝板或者较大的铝板进行覆膜,且在对调节装置进行调整时操作简单,不需要较多的技术,便于更多的人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智能铝板覆膜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板覆膜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动化智能铝板覆膜线。
技术介绍
覆膜就是将薄膜粘覆或贴覆在物体表面,使物体表面更加平滑光亮,不仅能提高物体的光泽、美观和牢度,延长物体使用寿命,而且能够起到防水、防污、耐磨、耐化学腐蚀等保护作用,如果在塑料薄膜上面喷涂或者印刷加工厂的商标还能起到品牌宣传的作用。而铝板覆膜,是指在铝板的表面覆上一层塑料薄膜,除了具有上述作用,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铝板的表面出现划伤,是防止铝板在运输、安装过程中损坏的一种保护措施。随着铝板应用越来越普及、适用范围越来越广,客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及多样化,随之而来越来越多的要求双面覆膜铝板。目前,现有技术铝板双面覆膜设备通常由上下胶辊、机架、动力传动、控制装置、托膜架等机构组成,是适用于亚克力、PVC板、不锈钢板等的通用装置。铝板覆膜还可对生产结束的铝板进行保护,便于后续的销售。市场上的覆膜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便根据铝板的尺寸对加热滚轴进行便捷的调整,导致在使用过程中覆膜结束之后的铝板容易产生脱膜的现象,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不便,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够对铝板进行良好的保护,导致铝板的外部容易产生划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智能铝板覆膜线,解决了。一种自动化智能铝板覆膜线,包括:上料的第一装置、覆膜的第二装置、出料的第三装置。第一装置包括上料平台,上料平台上架设上料用的吸附组件。上料平台包括:水平输送铝板的料带,在料带上方悬置吸头。料带产生了水平方向的输送动力,吸头则提供了铝板的抓取力。料带紧绷在动力传动的滚筒组上,滚筒组安装在机架上。滚筒组包括至少包括一个主滚筒和多个从滚筒,主滚筒通过皮带或传动链与第三电机进行动力联动,从滚筒则和主滚筒配合保持料带持续滚送。主滚筒的两端通过轴承件装配于机架上,主滚筒与从滚筒之间的距离调节可以确保料带的张力。因此,主滚筒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件安装在张力调整组件上。为了确保料带在平面内的输送承载力,主滚筒和从滚筒之间还需要设置多个辅助用的辊子,一方面提高料带的承载力,另一方面还能够确保输送的效率。张力调整组件包括沿水平方向滑动位移板、沿水平方向推拉位移板的调节杆。具体的,机架包括:承载滚筒组的横框、支撑横框的支柱。在靠近主滚筒的横框上安装了位移板,位移板上开设有用于位移板横向位置滑移调整的槽。位移板通过配合在槽内的螺栓与机架连接,当松开螺栓后,位移板可以产生相对的滑移,因此随着槽的长度进行横向位置调节;于此同时,固定在底板上的主滚筒便可以与从滚筒之间产生间距调节从而达到调整料带张力的效果。当位移板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则通过旋紧螺栓达到定位紧固的作用。位移板的位置微调则是通过调节杆来实现的。在位移板位置前端的横框上固定了基块,调节杆通过基块上的螺纹孔进行配合,调节杆的端部固定于位移板上,调节杆通过螺纹配合产生位移并沿横框方向推拉位移板。因此,该张力调整组件为对称结构,主滚筒的两端各对应一个张力调整结构,通过两端的同步调整可以到达最佳的料带绷紧效果。吸附组件包括横梁,横梁架设在料带上方,横梁的一端通过竖直的立柱支撑,横梁的另一端位于料带的侧上方。具体的,立柱竖直支撑于机架侧面,且立柱与所在机架侧的横框固定以增加结构稳定性。立柱的下端为基座,基座与横梁平行,且基座延伸至料带下方。基座的延伸长度要超过料带宽度的一般,这样才能够确保横梁的中心不会偏移,否则会影响铝板移动过程中的重力变化。在横梁上设置有从料带正上方向料带侧上方导向的横向模组,横向模组上配合一个竖直升降的纵向模组。纵向模组驱动一个平行于料带的框架,框架为型材拼接而成的矩形格栅框。框架上布置有吸附组件,吸附组件包括垂直于料带表面的弹簧柱,弹簧柱的上端固定于框架上,且与框架之间产生向下的弹力。在弹簧柱的下端安装吸头,吸头通过气管连接至压力源。优选的是,横向模组包括:设置于横梁上的横向滑轨、平行于横向滑轨设置的横向齿条;纵向模组的底板通过横向滑块与横向滑轨匹配;在底板上且设置有驱动纵向模组沿横向滑动的第一电机。优选的是,纵向模组包括:底板、纵向滑块、平行于纵向滑块设置的纵向齿条;纵向滑块配合安装纵向滑轨;纵向滑轨固定于一立板上;立板的下端为框架;底板上设有驱动立板沿纵向滑动的第二电机。优选的是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均为伺服电机。第二装置包括:送料的第一辊子组、贴附包装膜的第二辊子组、出料的第二辊子组。三个辊子组的滚动方向一致。第一辊子组是用于和上游送料结构对接,将铝板过渡到覆膜结构中。第二辊子组则是进行铝板双侧覆膜的,而第三辊子组则是在覆膜的同时将铝板送出覆膜结构。在第一辊子组与第二辊子组之间还设置有多个辅助铝板移动的滚轮,两个滚轮为一组固定在一块底板上,底板安装在机架上,滚轮与辊子组具有相同的送料高度。滚轮的设计是解决两个问题:第一、铝板在从第一辊子组出来后需要准确的进入第二辊子组的滚送间隙中,滚轮可以提供送料辅助,确保铝板移动连贯性。第二、第一辊子组和第二辊子组之间的间距不能太小,否则会无法进行检查和维修操作,因此若无滚轮,则铝板会因重力向下弯曲,这样不利于正面贴膜,铝板两侧的包装膜会张贴不均匀。包装膜分别从第二辊子的上下两侧进入,因此在第二辊子组的上侧和下侧均设有用于包装膜导向的辅助辊子,而包装膜的收卷放料是通过在第三辊子组的上下两侧设置放卷辊子来实现的。每一块铝板包覆好后需要进行包装膜切断,因此在第二辊子组和第三辊子组之间设置有用于隔断包装膜的热熔线。热熔线夹持在热熔组件上,且热熔组件由一竖直方向伸缩的阻尼缸推拉。阻尼缸位于第二辊子组与第三辊子组的轴端位置之间,阻尼缸的活塞端上固定热熔组件,热熔组件包括加热器和热熔丝。基于上述的滚送结构,辊子组的架设也具有创造性的设计:第一辊子组、第二辊子组、第三辊子组均为对滚的双辊子结构,每个辊子组中的两个辊子的轴端均设有调节滚压间隙的弹性组件。弹性组件包括设置在U型槽内的轴承组件、使轴承组件发生竖直方向位移的弹簧柱。具体的结合机架结构,机架上有架设辊子组的支撑板。辊子组中位于下侧的辊子通过端部的轴承装配于支撑板上,支撑板上且开设有有U型槽。U型槽与下侧的辊子位置相对,上侧的辊子端部则配合在轴承件中的轴承座上。轴承座则通过弹簧柱悬固于U型槽内,弹簧柱的上端则固定在U型槽口的支撑板上。优选是,第一辊子组由第四电机驱动,第二辊子组和第三辊子组由第五电机同时驱动。优选的是,第四电机和第五电机均为伺服电机,辊子组与伺服电机之间通过皮带进行传动。第三装置包括下料平台,下料平台上架设下料用的吸附组件。下料平台包括多组平行的滚筒,下料平台通过滚筒进行板料运输。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该结构稳定,能够快速响应,结构位移精准,通过伺服动力能够准确的达到送料位置。而且,送料带的稳定性能够确保铝板在贴附过程中减少震颤,通过料带张力调节确保输送稳定性。结构整体设计合理,制备成本可以控制,设备维护方便2、通过辊子组、调节结构等设置,能够大大的增加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智能铝板覆膜线,包括:上料的第一装置、覆膜的第二装置、出料的第三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装置包括上料平台,上料平台上架设上料用的吸附组件;第二装置包括:送料的第一辊子组、贴附包装膜的第二辊子组、出料的第二辊子组;第三装置包括下料平台,下料平台上架设下料用的吸附组件;所述吸附组件包括架设在所述上料平台上方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一端位于上料平台的侧上方;在所述横梁上设置有从上料平台正上方向上料平台侧上方导向的横向模组;所述横向模组上配合一个竖直升降的纵向模组;所述纵向模组驱动一个平行于上料平台的框架;所述框架上布置有吸附组件;所述吸附组件包括垂直于上料平台的第一弹簧柱;在所述第一弹簧柱的下端安装吸头;所述吸头通过气管连接至压力源;所述第一辊子组、第二辊子组、第三辊子组位于同一送料高度;在第一辊子组与第二辊子组之间还设置有多个辅助铝板移动的滚轮;在第二辊子组的上侧还设有用于包装膜导向的辅助辊子;在第三辊子组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包装膜放卷的放卷辊子;在第二辊子组和第三辊子组之间设置有用于隔断包装膜的热熔线;所述热熔线夹持在热熔组件上,且热熔组件由一竖直方向伸缩的阻尼缸推拉;所述第一辊子组、第二辊子组、第三辊子组均为对滚的双辊子结构;每个辊子组中的两个辊子的轴端均设有调节滚压间隙的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设置在U型槽内的轴承组件、使轴承组件发生竖直方向位移的第二弹簧柱;所述第二辊子组的弹性组件并由一竖直气缸推拉;所述第一辊子组由第一电机驱动,第二辊子组和第三辊子组由第二电机同时驱动;所述下料平台包括料带,所述料带紧绷在动力传动的滚筒组上;滚筒组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主滚筒和从滚筒;所述主滚筒的两端通过轴承件装配于机架上的张力调整组件上;所述张力调整组件包括沿水平方向滑动位移板、沿水平方向推拉所述位移板的调节杆;所述轴承件固定于所述位移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智能铝板覆膜线,包括:上料的第一装置、覆膜的第二装置、出料的第三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装置包括上料平台,上料平台上架设上料用的吸附组件;第二装置包括:送料的第一辊子组、贴附包装膜的第二辊子组、出料的第二辊子组;第三装置包括下料平台,下料平台上架设下料用的吸附组件;所述吸附组件包括架设在所述上料平台上方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一端位于上料平台的侧上方;在所述横梁上设置有从上料平台正上方向上料平台侧上方导向的横向模组;所述横向模组上配合一个竖直升降的纵向模组;所述纵向模组驱动一个平行于上料平台的框架;所述框架上布置有吸附组件;所述吸附组件包括垂直于上料平台的第一弹簧柱;在所述第一弹簧柱的下端安装吸头;所述吸头通过气管连接至压力源;所述第一辊子组、第二辊子组、第三辊子组位于同一送料高度;在第一辊子组与第二辊子组之间还设置有多个辅助铝板移动的滚轮;在第二辊子组的上侧还设有用于包装膜导向的辅助辊子;在第三辊子组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包装膜放卷的放卷辊子;在第二辊子组和第三辊子组之间设置有用于隔断包装膜的热熔线;所述热熔线夹持在热熔组件上,且热熔组件由一竖直方向伸缩的阻尼缸推拉;所述第一辊子组、第二辊子组、第三辊子组均为对滚的双辊子结构;每个辊子组中的两个辊子的轴端均设有调节滚压间隙的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设置在U型槽内的轴承组件、使轴承组件发生竖直方向位移的第二弹簧柱;所述第二辊子组的弹性组件并由一竖直气缸推拉;所述第一辊子组由第一电机驱动,第二辊子组和第三辊子组由第二电机同时驱动;所述下料平台包括料带,所述料带紧绷在动力传动的滚筒组上;滚筒组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主滚筒和从滚筒;所述主滚筒的两端通过轴承件装配于机架上的张力调整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忠华胡智懋
申请(专利权)人:创至信新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