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向半封闭式输送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370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3
一种可转向半封闭式输送带,它包括壳体机构,绞盘机构,输送机构,工作台,料斗;通过壳体机构下部一侧的槽钢两端与料斗的支撑钢架一侧连接;通过绞盘机构的齿轮轴与壳体机构内侧电力驱动齿轮轴配合;通过工作台内侧与料斗的支撑钢架连接;由电机带动整个装置运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原输送带固定式结构,无法调整转向,安装维护难度高,传输过程中呈开放式状态,产生大量粉尘,对工作环境影响极大。具有结构简单,安装维护便利,密闭性好,传动效率高,稳固性更强,操作灵活便捷,也防止了扬尘产生,明显改善工作环境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转向半封闭式输送带
本技术属于矿粉加工行业领域,涉及一种可转向半封闭式输送带。
技术介绍
矿粉是工业废物综合处理后得到的矿渣微粉,其在工业处理过程中要不断的对矿粉进行提升、传输,要频繁使用输送带对矿粉传输转运,由于所加工材料性质的特殊性,在此过程中也会大量产生粉尘。目前采用的输送带,为固定式结构,无法调整转向,安装维护难度高,传输过程中呈开放式状态,产生大量粉尘,对工作环境影响极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转向半封闭式输送带,结构简单,采用壳体机构下部一侧的槽钢两端与料斗的支撑钢架一侧连接;绞盘机构的齿轮轴与壳体机构内侧电力驱动齿轮轴配合;工作台内侧与料斗的支撑钢架连接;由电机带动整个装置运转。具有安装维护便利,密闭性好,传动效率高,稳固性更强,操作灵活便捷,也防止了扬尘产生,明显改善工作环境。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转向半封闭式输送带,它包括壳体机构,绞盘机构,输送机构,工作台,料斗;所述壳体机构下部一侧的槽钢两端与料斗的支撑钢架一侧连接;绞盘机构的齿轮轴与壳体机构内侧电力驱动齿轮轴配合;工作台内侧与料斗的支撑钢架连接;由电机带动整个装置运转。所述壳体机构上部分为下侧开口的中空结构,腔体内的两端设置有工字钢。所述壳体机构两端设置挡板。所述壳体机构下部分为槽钢,内侧底部设置开口,两端与支撑钢架一侧连接。所述壳体机构设置扣板。所述壳体机构设置电力驱动齿轮轴。所述绞盘机构设置竖杆,位于绞盘机构一侧。所述绞盘机构设置铰链。所述输送机构内侧设置斜挡板,一侧与钢架上侧配合。所述输送机构设置防尘罩板,一侧与斜挡板配合。所述工作台为钢架结构,内侧与料斗的支撑钢架连接。一种可转向半封闭式输送带,它包括壳体机构,绞盘机构,输送机构,工作台,料斗;所述壳体机构下部一侧的槽钢两端与料斗的支撑钢架一侧连接;绞盘机构的齿轮轴与壳体机构内侧电力驱动齿轮轴配合;工作台内侧与料斗的支撑钢架连接;由电机带动整个装置运转。结构简单,在使用时,通过壳体机构下部一侧的槽钢两端与料斗的支撑钢架一侧连接;通过绞盘机构的齿轮轴与壳体机构内侧电力驱动齿轮轴配合;通过工作台内侧与料斗的支撑钢架连接;由电机带动整个装置运转。具有安装维护便利,密闭性好,传动效率高,稳固性更强,操作灵活便捷,也防止了扬尘产生,明显改善工作环境。在优选方案中,壳体机构上部分为下侧开口的中空结构,腔体内的两端设置有工字钢。结构简单,安装时,壳体机构内侧与两端的工字钢配合,增加整体结构的稳固性,同时便于拆卸维护,壳体机构下侧开口设置也防止了扬尘过多堆积,在使用时,使壳体机构内部运转更加顺畅灵活。在优选方案中,壳体机构两端设置挡板。结构简单,安装时,挡板上侧通过合页与壳体机构顶板上侧配合,便于拆卸维护,使用时,也防止了扬尘进入壳体机构内部,保证内部机构正常运转。在优选方案中,壳体机构下部分为槽钢,内侧底部设置开口,两端与支撑钢架一侧连接。结构简单,使用时,槽钢内侧底部开口方便与绞盘机构配合,可自由调整输送机构的位置,两端与支撑钢架一侧的连接,也增加整体稳固性,安装维护时降低人力劳动强度的同时也降低了搬运危险。在优选方案中,壳体机构设置扣板。结构简单,安装时,扣板内侧与槽钢上侧配合,便于拆卸维护,使用时,也防止了扬尘进入壳体机构内部,保证内部机构正常运转。在优选方案中,壳体机构设置电力驱动齿轮轴。结构简单,安装时,两端分别与工字钢贯穿配合,便于拆卸维护,使用时,驱动齿轮轴通过电机驱动为绞盘机构提供可持续的动力输出,大大降低了人力劳动强度。在优选方案中,绞盘机构设置竖杆,位于绞盘机构一侧。结构简单,安装时,上部开孔分别与工字钢中部,驱动齿轮轴一端贯穿配合,下部开孔与齿轮轴一端贯穿配合,便于拆卸维护,使用时,增加支撑力度,提高了整个绞盘机构的稳固性。在优选方案中,绞盘机构设置铰链。使用时,铰链分别位于绞盘机构内侧上下两齿轮,配合,齿轮轴与输送机构挂轴一端配合,使传动效率更高,也极大增加了稳固性。在优选方案中,输送机构内侧设置斜挡板,一侧与钢架上侧配合。结构简单,安装时,一侧向内侧倾斜,可使矿粉顺着斜挡板向输送带中部区域缓慢聚集,有效降低扬尘并节省了原料。在优选方案中,输送机构设置防尘罩板,一侧与斜挡板配合。结构简单,安装时,可局部或整体进行安装维护,极大提高了便利性,也有效阻隔扬尘,改善工作环境。在优选方案中,工作台为钢架结构,内侧与料斗的支撑钢架连接。结构简单,使用时,一侧的爬梯,易于工作人员上下操作方便,维护更便利,同时增加稳固性。一种可转向半封闭式输送带,它包括壳体机构,绞盘机构,输送机构,工作台,料斗;通过壳体机构下部一侧的槽钢两端与料斗的支撑钢架一侧连接;通过绞盘机构的齿轮轴与壳体机构内侧电力驱动齿轮轴配合;通过工作台内侧与料斗的支撑钢架连接;由电机带动整个装置运转。本技术克服了原输送带固定式结构,无法调整转向,安装维护难度高,传输过程中呈开放式状态,产生大量粉尘,对工作环境影响极大。具有结构简单,在使用时,采用采用壳体机构下部一侧的槽钢两端与料斗的支撑钢架一侧连接;绞盘机构的齿轮轴与壳体机构内侧电力驱动齿轮轴配合;工作台内侧与料斗的支撑钢架连接;由电机带动整个装置运转。具有安装维护便利,密闭性好,传动效率高,稳固性更强,操作灵活便捷,也防止了扬尘产生,明显改善工作环境的特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正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正视示意图。图5为图3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图3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7为图3的前视剖面示意图。图中:壳体机构1,绞盘机构2,输送机构3,工作台4,料斗5,槽钢11,驱动齿轮轴12,挡板13,工字钢14,扣板15,顶板16,齿轮轴21,铰链23,竖杆24,斜挡板31,防尘罩板33,挂轴34,钢架35,支撑钢架51。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5中,一种可转向半封闭式输送带,它包括壳体机构1,绞盘机构2,输送机构3,工作台4,料斗5;所述壳体机构1下部一侧的槽钢11两端与料斗5的支撑钢架51一侧连接;绞盘机构2的齿轮轴21与壳体机构1内侧电力驱动齿轮轴12配合;工作台4内侧与料斗5的支撑钢架51连接;由电机带动整个装置运转。结构简单,通过壳体机构1下部一侧的槽钢11两端与料斗5的支撑钢架51一侧连接;通过绞盘机构2的齿轮轴21与壳体机构1内侧电力驱动齿轮轴12配合;通过工作台4内侧与料斗5的支撑钢架51连接;由电机带动整个装置运转。具有安装维护便利,密闭性好,传动效率高,稳固性更强,操作灵活便捷,也防止了扬尘产生,明显改善工作环境。优选方案中,所述壳体机构1上部分为下侧开口的中空结构,腔体内的两端设置有工字钢14。结构简单,安装时,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转向半封闭式输送带,其特征是:它包括壳体机构(1),绞盘机构(2),输送机构(3),工作台(4),料斗(5);所述壳体机构(1)下部一侧的槽钢(11)两端与料斗(5)的支撑钢架(51)一侧连接;绞盘机构(2)的齿轮轴(21)与壳体机构(1)内侧电力驱动齿轮轴(12)配合,工作台(4)内侧与料斗(5)的支撑钢架(51)连接,由电机带动整个装置运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转向半封闭式输送带,其特征是:它包括壳体机构(1),绞盘机构(2),输送机构(3),工作台(4),料斗(5);所述壳体机构(1)下部一侧的槽钢(11)两端与料斗(5)的支撑钢架(51)一侧连接;绞盘机构(2)的齿轮轴(21)与壳体机构(1)内侧电力驱动齿轮轴(12)配合,工作台(4)内侧与料斗(5)的支撑钢架(51)连接,由电机带动整个装置运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向半封闭式输送带,其特征是:所述壳体机构(1)上部分为下侧开口的中空结构,腔体内的两端设置有工字钢(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转向半封闭式输送带,其特征是:所述壳体机构(1)两端设置挡板(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向半封闭式输送带,其特征是:所述壳体机构(1)下部分为槽钢(11),内侧底部设置开口,两端与支撑钢架(51)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亮马骏王越锋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迪环保新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