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片除尘件以及具有其的极片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1838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极片除尘件以及具有其的极片除尘装置,所述极片除尘件内限定出并排设置的至少一个送风腔和至少一个回风腔,所述送风腔和所述回风腔均敞开并各自形成有用于与外部风机连接的流通口,所述极片除尘件的相背于所述流通口的一端形成为工作端,且所述工作端设有与所述送风腔连通的出风口、与所述回风腔相连通的回风口。通过设置送风腔和回风腔,能够起到稳定气流的作用,以使除尘时极片能够依次经过各个风口,以使稳定均衡的气流经出风口吹拂到极片的表面,将极片表面的灰尘吹走并在回风腔的负压作用下进入回风口5以及回风腔,最终经回风腔的流通口排出。这样,对极片表面的除尘效果更均匀、避免出现局部残留灰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极片除尘件以及具有其的极片除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极片除尘件以及具有其的极片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锂电池的发展,锂电池采用叠片工艺越来越多,叠片工艺必定会将极片裁切成片状后进行组装,裁切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裁切粉尘,粉尘会落在极片上,轻则在测试过程中短路,装车后使用过程中也会自放电,使电池性能下降。目前大多使用下真空皮带上用毛刷除尘,然后在上真孔皮带上在进行毛刷除尘,有以下缺点:1)容易出现对极片的二次污染:毛刷上的粉尘以及静电难以去除,会导致干净极片会被污染,造成短路;2)毛刷接触极片,分切后的极片切口边缘非常脆弱,毛刷刷尘时,很容易将分切口敷料刷掉,对极片造成损坏;3)极片的位置会被刷动,毛刷在刷极片时,会对极片有一个摩擦力,很难控制,很容易将极片刷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极片除尘件以及具有其的极片除尘装置。本申请是基于申请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为了避免毛刷接触极片除尘所代理的上述问题,已有的极片除尘装置还通过非接触式方式对极片进行除尘,如采用风机的气流对极片进行除尘,但是已有的风机除尘气流不稳定、除尘效果不好。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极片除尘件,所述极片除尘件内限定出并排设置的至少一个送风腔和至少一个回风腔,所述送风腔和所述回风腔均敞开并各自形成有用于与外部风机连接的流通口,所述极片除尘件的相背于所述流通口的一端形成为工作端,且所述工作端设有与所述送风腔连通的出风口、与所述回风腔相连通的回风口。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极片除尘件,通过设置送风腔和回风腔,能够起到稳定气流的作用,以使除尘时极片能够依次经过各个风口,以使稳定均衡的气流经出风口吹拂到极片的表面,将极片表面的灰尘吹走并在回风腔的负压作用下进入回风口5以及回风腔,最终经回风腔的流通口排出。这样,对极片表面的除尘效果更均匀、避免出现局部残留灰尘的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风腔的个数为至少两个,多个所述回风腔分布在所述送风腔的周围或两侧。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回风腔分布在所述送风腔两侧,所述回风腔、所述送风腔沿第一方向依次分布,所述出风口、所述回风口均为条形且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所述回风口均倾斜设置,且位于所述出风口一侧的回风口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出风口相一致,位于所述出风口另一侧的回风口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出风口相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风口、所述出风口的倾斜角度为45度-70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作端包括主表面以及突出于所述主表面设置的突起部,所述突起部靠近所述出风口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所述回风口均倾斜设置,且位于所述出风口一侧的回风口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出风口相一致,位于所述出风口另一侧的回风口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出风口相反;所述突起部延伸至于所述回风口相交且设置在所述出风口的一侧,该侧邻近与出风口的倾斜方向相一致的回风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具有圆弧面,所述圆弧面连接所述出风口的内壁和所述主表面。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极片除尘装置,包括所述的极片除尘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极片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单元和两个除静电单元,所述除尘单元包括风机,所述风机与所述极片除尘件的流通口连接,以对连通的送风腔的流通口进行送风、对连通的回风腔的流通口吸风;所述除静电单元能够释放出除静电的离子云,在所述送风腔、所述回风腔的排布方向上,其中一个所述除静电单元位于所述送风腔、所述回风腔整体的一侧,另一个所述除静电单元位于所述送风腔、所述回风腔整体的另一侧。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除尘装置具有如下优点:1)去除静电:能更有效去除粉尘,先进行除尘静电,防止静电沾附;2)非接触式除尘方式,不接触极片:调整除尘机构与被除尘物品之间的距离,使极片不与除尘机构接触,保证不会对极片品质造成影响;3)扰动气流:利用一定角度的风刀和负压以及突台,能产生扰动气流,扰动气流能使使极片表面粉尘能够剥离除尘物品,利用负压再将粉尘去除;4)防止二次吸附:除尘后再除静电,防止后续极片转运过程中再次有粉尘吸附在极片上。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极片除尘件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极片除尘装置的工作示意图。附图标记:极片除尘件10,送风腔1,回风腔2,流通口3,出风口4,回风口5,凸起部6,圆弧面7,工作端8,气流b,粉尘,极片除尘装置100,除静电单元20,极片2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极片除尘件10以及具有其的极片除尘装置100。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极片除尘件10,极片除尘件10内限定出并排设置的至少一个送风腔1和至少一个回风腔2,送风腔1和回风腔2均敞开并各自形成有用于与外部风机连接的流通口3,极片除尘件10的相背于流通口3的一端形成为工作端8,且工作端8设有与送风腔1连通的出风口4、与回风腔2相连通的回风口5。需要说明的是,送风腔1、回风腔2为形成于极片除尘件10内的腔室,送风腔1指的是该腔室在除尘时能够形成正压、以将气流从流通口3引入并经该腔室从出风口4排出,回风腔2指的是该腔室在除尘时能够形成负压、以将气流从回风口5引入并经该腔室从流通口3排出。换言之,此处的“正压”、“负压”并不在腔室的结构上构成差别,只是当某个腔室的流通口3与送风风机连接时,该腔室形成为送风腔1,当某个腔室的路通口与排风风机连接时,则该腔室就形成为回风腔2。另外,工作端8指的是极片除尘件10的形成有出风口4、回风口5的端面,该端面可以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平面,也可以是曲面,在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与工作端8相对的一端可以形成有连接管,流通口3可以由连接管限定出。极片除尘件10可以是罩体状或者矩形,送风腔1、回风腔2可以沿极片除尘件10的长度方向排布,当应用于除尘时,极片200固定不动、极片除尘件10相对于极片200移动,或者设置成极片除尘件10固定不动、极片200相对于极片除尘件10移动。工作端8朝向极片200的表面设置且与极片200间隔开,极片200的长度方向与送风腔1、回风腔2的排布方向相一致,当极片200与极片除尘件10相对移动时,极片200依次经过各个风口(出风口4、回风口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片除尘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除尘件内限定出并排设置的至少一个送风腔和至少一个回风腔,所述送风腔和所述回风腔均敞开并各自形成有用于与外部风机连接的流通口,所述极片除尘件的相背于所述流通口的一端形成为工作端,且所述工作端设有与所述送风腔连通的出风口、与所述回风腔相连通的回风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片除尘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除尘件内限定出并排设置的至少一个送风腔和至少一个回风腔,所述送风腔和所述回风腔均敞开并各自形成有用于与外部风机连接的流通口,所述极片除尘件的相背于所述流通口的一端形成为工作端,且所述工作端设有与所述送风腔连通的出风口、与所述回风腔相连通的回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除尘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腔的个数为至少两个,多个所述回风腔分布在所述送风腔的周围或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除尘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回风腔分布在所述送风腔两侧,所述回风腔、所述送风腔沿第一方向依次分布,所述出风口、所述回风口均为条形且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除尘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所述回风口均倾斜设置,且位于所述出风口一侧的回风口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出风口相一致,位于所述出风口另一侧的回风口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出风口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片除尘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口、所述出风口的倾斜角度为45度-7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极片除尘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端包括主表面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孝杰袁远华李骁张勇许教练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