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回收一体化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1744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制药制剂、食品饮料等工业领域,具体的说是热回收一体化反应器。包括保温筒体,所述保温筒体内分割成上反应器、下反应器,上反应器包括加热器、喷淋头、催化螺旋板、引流板、收集板,所述加热器穿过保温筒体并固定在保温筒体上,所述进料管位于加热器的上方,所述喷淋头安装在密封板上,所述催化螺旋板上端通过钢丝固定在密封板上,所述引流板安装在催化螺旋板的下方,所述引流板上设有若干个引流孔,所述收集板斜向安装在引流板的下方,所述收集板的下端设有排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化反应器,将加热、催化反应、热回收合理的布置在一个壳体内,降低系统热消耗,大大减少占地面积,方便运输及组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回收一体化反应器
本技术涉及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制药制剂、食品饮料等工业领域,具体的说是热回收一体化反应器。
技术介绍
组合式反应装置主要是用来进行化学反应的系统,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医药、生物等领域。现有反应系统主要采用分体式布置,流体输送过程中热量损失较大,特别是气体等热容较小的流体能耗急剧升高,同时占地面积较大,不利于反应系统的撬装化、运输及现场组装。目前,急需一种可进行一体化反应、热回收的反应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
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热回收一体化反应器,加工制造简单、安装方便、热回收效果较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热回收一体化反应器,包括保温筒体,所述保温筒体内分割成上反应器、下反应器,上反应器、下反应器结构一致,所述上反应器包括加热器、进料管、喷淋头、催化螺旋板、引流板、收集板,所述加热器穿过保温筒体并固定在保温筒体上,所述进料管位于加热器的上方,所述进料管连通保温筒体,所述喷淋头安装在密封板上,所述密封板安装在加热器的下方,所述催化螺旋板上端通过钢丝固定在密封板上,所述催化螺旋板设有若干个,若干个催化螺旋板间隔一定距离分布,所述引流板安装在催化螺旋板的下方,所述引流板设为波浪状,所述引流板上设有若干个引流孔,所述收集板斜向安装在引流板的下方,所述收集板的下端设有排出口,所述保温筒体设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上设有管道,所述管道连通排出口。本技术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上反应器、下反应器均设有排压孔、温控器、压力传感器。本技术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收集板斜向安装角度为30°,所述收集板紧密卡在保温筒体内壁上,可拆卸。本技术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催化螺旋板的长度为5cm-20cm。本技术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连通温控器。本技术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进料管、管道均设置单向电磁阀。本技术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催化螺旋板为竖向的螺旋扭曲板,所述催化螺旋板也可以设置为阿基米德螺线板。本技术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催化螺旋板的表面设有三维网状层,所述三维网状层负载催化剂。本技术结构简单,既节省了材料,又降低了加工制造的难度,节约了经济成本。本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化反应器,将加热、催化反应、热回收合理的布置在一个壳体内,降低系统热消耗的同时,大大减少占地面积,方便运输及组装。本技术采用独特的催化螺旋板结构,加大催化剂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增加反应效率,加速反应进程。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热回收一体化反应器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热回收一体化反应器,包括保温筒体1,所述保温筒体1形状为圆筒状,所述保温筒体1的外壁上设有保温层,便于保温。再者本实施例中的保温筒体1耐高温、高压,便于化学反应的进行。为实现热量的回收再循环使用,在所述保温筒体1内分割成上反应器11、下反应器12,上反应器11、下反应器12结构一致,下反应器12接收到上反应器11的热量,下反应器12利用热量的回收进行再次化学反应,实现节能效果。以上反应器11为例,上反应器包括加热器2、喷淋头3、催化螺旋板4、引流板5、收集板6。上述中的加热器2穿过保温筒体1并固定在保温筒体1上,加热器2通过法兰固定,固定效果较好。再者,加热器2的头安装在保温筒体1内,并用于反应器11的内部环境加热。为方便温度监测,所述加热器2的上方设置温控器,温控器为常规市面上所售的产品,可以检测并控制整个加热器2的运行。为实现反应料液的加热,在加热器的上方设有进料管7,所述进料管7通过单向电磁阀连通反应器11。为实现加热后的反应料液与催化剂进行混合,在加热器2的下方安装了密封板8,在上述密封板8上安装了若干个喷淋头3,喷淋头3将加热后的反应料液向下喷淋。在上述密封板8的下方安装了若干个催化螺旋板4。催化螺旋板4具体是上端通过钢丝固定在密封板8的下端,一个喷淋头3位于两个催化螺旋板4之间的位置上。若干个催化螺旋板4间隔一定距离分布,催化螺旋板4的长度为10cm。催化螺旋板4为竖向的螺旋扭曲板,表面积较大。再者,催化螺旋板4的表面设有三维网状层,三维网状层负载催化剂。通过上述的描述,实现的技术效果是:喷淋头3向下喷淋加温后的反应料液,反应料液落在表面积巨大的催化螺旋板4上,通过与催化剂接触,实现反应进程的加快。为方便反应物的排出,在上述催化螺旋板4的下方安装了引流板5。该引流板5的形状为波浪状,在引流板5上设有若干个引流孔51,引流管51位于波浪的浪底处,便于反应物的引流出。为方便收集,在上述引流板5的下方安装收集板6。收集板6斜向安装角度为30°,所述收集板紧密卡在保温筒体1的内壁上,可拆卸。本实施例中的收集板6的下端设有排出口61,便于反应物的排出。而在保温筒体1上设有活动门10,活动门10位于收集板6处,在活动门10上设有管道,所述管道连通排出口61,便于反应物的排出。为实现上反应器11、下反应器12的压力平衡,在上反应器11、下反应器12均设有排压孔9。在上反应器11、下反应器12上还设置压力传感器,用于压力监测。上述的下反应器12位于上反应器11的收集板6的下方。本实施例实现的技术原理是:温控器控制上反应器11内的加热器工作,实现通过进料管排入上反应器11内的反应料液加热升温,当到达预定温度时,电性控制喷淋头3进行向下喷淋,反应料液被喷淋在催化螺旋板4上进行催化反应。催化反应完成的反应物自引流板5流到收集板6上,收集板6斜向放置,便于通过管道排出。上述的收集板可以通过活动门10进行定期清理。而下反应器12通过上反应器11的热量传递,实现热量的收集和利用,温控器也可以补加热量,实现下反应器12的催化反应,实现热量的循环使用。本实施例中的上反应器11、下反应器12的侧面均设有阀门,便于维护和清理。本实施例可以电性连接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位于上反应器11、下反应器12内的加热器,实现协调运转。再者,本实施例喷淋头3可以通过电磁阀进行电性控制。本实施例将加热、反应、回收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加热器采用U型管或盘管等型式,利于换热。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质所做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热回收一体化反应器,包括保温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筒体内分割成上反应器、下反应器,上反应器、下反应器结构一致,所述上反应器包括加热器、进料管、喷淋头、催化螺旋板、引流板、收集板,所述加热器穿过保温筒体并固定在保温筒体上,所述进料管位于加热器的上方,所述进料管连通保温筒体,所述喷淋头安装在密封板上,所述密封板安装在加热器的下方,所述催化螺旋板上端通过钢丝固定在密封板上,所述催化螺旋板设有若干个,若干个催化螺旋板间隔一定距离分布,所述引流板安装在催化螺旋板的下方,所述引流板设为波浪状,所述引流板上设有若干个引流孔,所述收集板斜向安装在引流板的下方,所述收集板的下端设有排出口,所述保温筒体设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上设有管道,所述管道连通排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热回收一体化反应器,包括保温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筒体内分割成上反应器、下反应器,上反应器、下反应器结构一致,所述上反应器包括加热器、进料管、喷淋头、催化螺旋板、引流板、收集板,所述加热器穿过保温筒体并固定在保温筒体上,所述进料管位于加热器的上方,所述进料管连通保温筒体,所述喷淋头安装在密封板上,所述密封板安装在加热器的下方,所述催化螺旋板上端通过钢丝固定在密封板上,所述催化螺旋板设有若干个,若干个催化螺旋板间隔一定距离分布,所述引流板安装在催化螺旋板的下方,所述引流板设为波浪状,所述引流板上设有若干个引流孔,所述收集板斜向安装在引流板的下方,所述收集板的下端设有排出口,所述保温筒体设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上设有管道,所述管道连通排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回收一体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上反应器、下反应器均设有排压孔、温控器、压力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迟加磊王京军付京涛孙文龙谭会会
申请(专利权)人:磐石重工青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