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动窗帘开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1530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电动窗帘开合装置,涉及汽车配件领域。该汽车电动窗帘开合装置包括上连接组件,与帘布上沿连接;下连接组件,与帘布下沿连接;上窗帘轨道,所述上连接组件沿所述上窗帘轨道移动;下窗帘轨道,所述下连接组件沿所述下窗帘轨道移动;驱动组件,通过传动组件带动上拉动组件和/或所述下拉动组件运动,所述上拉动组件拉动所述上连接组件移动,所述下拉动组件拉动所述下连接组件连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车帘开合方式单一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电动窗帘开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电动窗帘开合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越来越普及,用户对汽车窗帘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一方面可以防止太阳光直射汽车内部,另一方面可以保护车内人员隐私。然而目前市场上,大多是手动窗帘,需要使用者动手打开或者收起窗帘,现有电动窗帘也多为卷帘式升降窗帘,上述类型窗帘所占空间较大、打开方式单一、噪音较大且难以贴合不同弧形的车窗。对于现有的开合式窗帘,其传动方式为电机驱动绕线轮绕动钢丝绳,驱动器固定在钢丝绳上,连接窗帘,钢丝绳在绕线轮绕动下滑行,带动钢丝绳拉动窗帘,该种传动方式容易发生打滑现象,传动精度不高容易导致传动不稳定,且只能实现单开,开合方式单一。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电动窗帘开合装置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电动窗帘开合装置,以解决现有车帘开合方式单一的技术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电动窗帘开合装置,包括,上连接组件,与帘布上沿连接;下连接组件,与帘布下沿连接;上窗帘轨道,所述上连接组件沿所述上窗帘轨道移动;下窗帘轨道,所述下连接组件沿所述下窗帘轨道移动;驱动组件,通过传动组件带动上拉动组件和/或所述下拉动组件运动,所述上拉动组件拉动所述上连接组件移动,所述下拉动组件拉动所述下连接组件连移动。另外,根据本技术的汽车电动窗帘开合装置,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可选的,包括两组所述上拉动组件和/或两组所述下拉动组件;相应的,所述上连接组件和所述下连接组件分别设置有两组,所述传动组件设置有两组,所述帘布设置有两片;一组所述传动组件带动其中一组所述上拉动组件和/或所述下拉动组件运动;另一组所述传动组件带动另一组所述上拉动组件和/或所述下拉动组件运动;两组所述上拉动组件分别拉动两组所述上连接组件沿所述上窗帘轨道反向移动,且两组所述上连接组件分别与两片所述帘布的上沿连接;两组所述下拉动组件分别拉动两组所述下连接组件沿所述下窗帘轨道反向移动,且两组所述下连接组件分别与两片所述帘布的下沿连接。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安装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的蜗轮蜗杆减速器,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可选的,其中一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底板、第一顶板、平齿轮、第一斜齿轮、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一底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槽,相应的所述滑槽在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一底板扣合后组成两条滑道;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一底板的中心均设置有齿轮孔;所述第一底板安装在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输出轴外盘上;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输出轴通过所述平齿轮带动所述第一斜齿轮在所述齿轮孔内转动;所述第一斜齿轮带动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分别沿两条所述滑到反向滑动。可选的,所述上拉动组件或所述下拉动组件均包括弹簧螺纹连接件以及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通过弹簧螺纹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弹簧或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拉动所述上连接组件或所述下连接组件运动可选的,所述上连接组件或所述下连接组件均包括传动挂钩和多个滑珠;所述传动挂钩和多个所述滑珠均与所述帘布的上沿或者下沿连接;所述传动挂钩与所述钢丝绳连接。可选的,另一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二底板、第二顶板、第二斜齿轮、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所述第二顶板和所述第二底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槽,相应的所述滑槽在所述第二顶板和所述第二底板扣合后组成两条滑道;所述第二顶板和所述第二底板的中心均设置有齿轮孔;所述第二底板安装在所述第一顶板上;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输出轴通过所述平齿轮带动所述第二斜齿轮在所述齿轮孔内转动;所述第二斜齿轮带动所述第三弹簧和所述第四弹簧分别沿两条所述滑到反向滑动。可选的,四个所述滑道内均设置有软管管道;所述第一弹簧、所述第二弹簧、所述第三弹簧和所述第四弹簧均位于所述软管管道内。可选的,所述软管管道外包裹降噪棉。可选的,所述第一弹簧、所述第二弹簧、所述第三弹簧和所述第四弹簧内均植绒。本技术提供的所述汽车电动窗帘开合装置,通过驱动组件拉动窗帘实现窗帘的开合,开合方式可分为单开、对开和比例开,此外还可实现单轨道主动传动,另一轨道随动,从而大大减少安装空间。上下窗帘轨道采用ABS或合金材质制作,能够安装在任意车型窗框,实现与窗框贴合的任意弧度,窗帘轨道顶端带有弧度角与窗框贴合。本申请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传动稳定、免维护、无噪音且开合方式多,可充分满足不同用户需求,极具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显而易见地,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外部结构示意简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原理示意图;图3是电机组件与传动组件结构爆炸示意图;图4是软管连接件示意图;图5是轨道安装示意图;图6是窗帘轨道侧视图;图7a是S1型号轨道截面图;图7b是S6型号轨道截面图;图7c是S8型号轨道截面图。图标:1-电机组件:101-电机;102-蜗轮蜗杆减速器;2-传动组件;21-第一底板;22-第一顶板;23-第二底板;24-第二顶板;25-平齿轮;26-第一斜齿轮;27-第二斜齿轮;28-圆台;29-压环;210-滑槽块;211-第一弹簧;212-第二弹簧;213-第三弹簧;214-第四弹簧;215-弹簧螺母连接件;3-第一钢丝绳;4-第二钢丝绳;5-第三钢丝绳;6-第四钢丝绳;7-内螺纹弹簧连接件;8-软管管道;9-软管连接件:91-螺纹件;92-螺母件;93-锁扣;10-上下窗帘轨道;11-窗帘挂钩:111-传动挂钩;112-轨道滑珠;12-帘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电动窗帘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连接组件,与帘布上沿连接;/n下连接组件,与帘布下沿连接;/n上窗帘轨道,所述上连接组件沿所述上窗帘轨道移动;/n下窗帘轨道,所述下连接组件沿所述下窗帘轨道移动;/n驱动组件,通过传动组件带动上拉动组件和/或下拉动组件运动,所述上拉动组件拉动所述上连接组件移动,所述下拉动组件拉动所述下连接组件连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电动窗帘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连接组件,与帘布上沿连接;
下连接组件,与帘布下沿连接;
上窗帘轨道,所述上连接组件沿所述上窗帘轨道移动;
下窗帘轨道,所述下连接组件沿所述下窗帘轨道移动;
驱动组件,通过传动组件带动上拉动组件和/或下拉动组件运动,所述上拉动组件拉动所述上连接组件移动,所述下拉动组件拉动所述下连接组件连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动窗帘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所述上拉动组件和/或两组所述下拉动组件;相应的,所述上连接组件和所述下连接组件分别设置有两组,所述传动组件设置有两组,所述帘布设置有两片;
一组所述传动组件带动其中一组所述上拉动组件和/或所述下拉动组件运动;另一组所述传动组件带动另一组所述上拉动组件和/或所述下拉动组件运动;
两组所述上拉动组件分别拉动两组所述上连接组件沿所述上窗帘轨道反向移动,且两组所述上连接组件分别与两片所述帘布的上沿连接;
两组所述下拉动组件分别拉动两组所述下连接组件沿所述下窗帘轨道反向移动,且两组所述下连接组件分别与两片所述帘布的下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电动窗帘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安装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的蜗轮蜗杆减速器,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电动窗帘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底板、第一顶板、平齿轮、第一斜齿轮、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
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一底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槽,相应的所述滑槽在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一底板扣合后组成两条滑道;
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一底板的中心均设置有齿轮孔;
所述第一底板安装在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输出轴外盘上;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输出轴通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桂林
申请(专利权)人:威士美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