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组件边框用角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1285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组件边框用角码,其涉及连接角码技术领域,其包括角码本体,所述角码本体包括两个相互垂直设置的安装块,两个所述安装块一体式设置,两个所述安装块的端部均开设有U型槽,所述U型槽相对的两侧壁上均对应设置有若干组限位齿,每组所述限位齿之间的间隙朝所述U型槽的开口处逐渐增大。将角码本体安装在边框上面的时候,首先将一侧的安装块的端部进行按压,即将U型槽进行按压,由于每组限位齿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大,因此能够便于将安装块插入边框内部即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角码与边框之间的连接容易松脱的技术问题,当U型槽的两侧壁面不受力的时候,将复位,从而能够将角码本体可靠的安装在边框的一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组件边框用角码
本技术涉及连接角码
,尤其是涉及一种太阳能组件边框用角码。
技术介绍
角码是一种常见的连接设备,主要用于连接两个垂直相交的平板构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家居装配的工程中。在对产品进行装配时,要根据被连接构件受力大小来决定角码的型号,来对产品进行装配。公告号为CN202363498U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板铝边框型材角码,所述角码包含有一呈直角状的角码本体,所述角码本体的内侧面设置有多个倒刺,所述角码本体内侧面顶端设置有引导钩,所述倒刺向直角顶点倾斜设置,所述倒刺顶端高于引导钩顶端。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虽然现有技术中的角码便于安装,但是长时间使用以后,角码和边框之间密封性将变差,从而角码与边框之间的连接容易松脱。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组件边框用角码,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太阳能组件边框用角码,包括角码本体,所述角码本体包括两个相互垂直设置的安装块,两个所述安装块一体式设置,两个所述安装块的端部均开设有U型槽,所述U型槽相对的两侧壁上均对应设置有若干组限位齿,每组所述限位齿之间的间隙朝所述U型槽的开口处逐渐增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角码本体安装在边框上面的时候,首先将一侧的安装块的端部进行按压,即将U型槽进行按压,由于每组限位齿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大,因此能够便于将安装块插入边框内部。当U型槽的两侧壁面不受力的时候,将复位,从而能够将角码本体可靠的安装在边框的一端。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组所述限位齿交错设置,每组两个所述限位齿相对的一面同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U型槽的两侧壁面进行按压的时候,由于若干组限位齿的限制,能够对U型槽两侧壁之间按压的变形量进行控制,使安装块不容易和边框脱离连接。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U型槽的两个内壁面分别设置有若干组第一限位柱,每组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柱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套设于同组的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柱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簧在正常情况下,是处于压缩的状态,因此第一弹簧能够通过自身的回弹力对U型槽的两侧壁施加推力,从而能够使安装块与边框可靠的连接。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U型槽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限位孔,每个所述限位孔内均穿设有第二限位柱,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柱相对的一端固定有第三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柱和所述第三限位柱连接处设置有套设有限位板,两个所述第三限位柱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套设在同组的两个所述第三限位柱上,并且与所述限位板相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块在进行安装的时候,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的状态,当安装块安装结束以后,第二弹簧将通过自身的回弹力将第二限位柱与边框抵接,从而能够将安装块安装的更加可靠。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安装块相对的一面均设置有若干第一倒刺,两个所述安装块上的若干所述第一倒刺分别相对倾斜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柱与所述第一倒刺同侧的一面设置有若干第二倒刺,若干所述第二倒刺与同侧的所述第一倒刺同方向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倒刺和第二倒刺的设置,能够增大安装块和边框之间的摩擦,从而能够将安装块可靠的安装在边框内。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安装块的端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一组限位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凸起的设置,能够便于将安装块和边框进行相抵接,从而对边框进行限位。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安装块的均设置有锥形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锥形面的设置,能够便于安装块的安装。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安装块的相交处开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开口分别朝向所述安装块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的设置,能够使安装块在安装的时候,不容易将安装块的壁面损伤。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U型槽、限位齿、第一弹簧、第二限位柱和第二弹簧的设置,能够起到对安装块可靠安装的效果;2.通过第一倒刺和第二倒刺的设置,能够起到增大安装块和边框之间的摩擦的效果;3.通过锥形面的设置,能够起到便于安装块安装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角码本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角码本体;11、安装块;2、U型槽;3、限位齿;4、第一限位柱;41、第一弹簧;5、限位孔;51、第二限位柱;52、第三限位柱;53、限位板;54、第二弹簧;55、第二倒刺;6、第一倒刺;7、限位凸起;8、锥形面;9、第一限位槽;91、第二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太阳能组件边框用角码,包括角码本体1,角码本体1包括两个相互垂直设置的安装块11,两个安装块11一体式设置,对边框进行安装的时候,将两个边框分别插设在角码本体1的两端,即分别插设在安装块11上,每相邻两个边框之间均安装一个角码本体1。在两个安装块11的端部均开设有U型槽2,U型槽2相对的两侧壁上均对应设置有若干组限位齿3,对安装块11进行安装的时候,首先按压安装块11端部的两侧壁上,使U型槽进行压缩,由于每组限位齿3之间的间隙朝U型槽2的开口处逐渐增大,因此按压U型槽2的时候,安装块11的端部将形成锥形,以便于安装块11的安装。每组限位齿3交错设置,每组两个限位齿3相对的一面相互贴合设置,当U型槽2的两侧壁面进行按压的时候,由于若干组限位齿3的限制,能够对U型槽2两侧壁之间按压的变形量进行控制,使安装块11不容易和边框脱离连接。安装结束以后,安装块11将减少按压力,同组的两个限位齿3将相互产生推力,使安装块11与边框进行可靠安装。两个安装块11的相交处开设有第一限位槽9和第二限位槽91,第一限位槽9和第二限位槽91的开口分别朝向安装块11设置,将边框插设在角码本体1上面的时候,第一限位槽9和第二限位槽91的设置能够使边框的端部不容易直接和角码本体1侧面接触,从而能够减少角码本体1壁面的损伤。参照图2,U型槽2的两个内壁面分别设置有若干组第一限位柱4,每组两个第一限位柱4同轴设置,在每组两个第一限位柱4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弹簧41,第一弹簧41的两端分别套设于同组的两个第一限位柱4上,第一弹簧41一直处于压缩的状态,因此U型槽2的两侧始终受到第一弹簧41的推力,从而增大了安装块11端部与边框之间的摩擦力。在U型槽2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限位孔5,两个限位孔5同轴设置,在每个限位孔5内均穿设有第二限位柱51,两个第二限位柱51相对的一端固定有第三限位柱52,两个第三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组件边框用角码,包括角码本体(1),所述角码本体(1)包括两个相互垂直设置的安装块(11),两个所述安装块(11)一体式设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块(11)的端部均开设有U型槽(2),所述U型槽(2)相对的两侧壁上均对应设置有若干组限位齿(3),每组所述限位齿(3)之间的间隙朝所述U型槽(2)的开口处逐渐增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组件边框用角码,包括角码本体(1),所述角码本体(1)包括两个相互垂直设置的安装块(11),两个所述安装块(11)一体式设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块(11)的端部均开设有U型槽(2),所述U型槽(2)相对的两侧壁上均对应设置有若干组限位齿(3),每组所述限位齿(3)之间的间隙朝所述U型槽(2)的开口处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组件边框用角码,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限位齿(3)交错设置,每组两个所述限位齿(3)相对的一面相互贴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组件边框用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2)的两个内壁面分别设置有若干组第一限位柱(4),每组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柱(4)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弹簧(41),所述第一弹簧(41)的两端分别套设于同组的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柱(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组件边框用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2)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限位孔(5),每个所述限位孔(5)内均穿设有第二限位柱(51),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柱(51)相对的一端固定有第三限位柱(52),所述第二限位柱(51)和所述第三限位柱(52)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纯张岳文张田章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睿纯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