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设施安装用紧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1222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设施安装用紧线器,包括第一固定框、紧线结构、止回结构,所述第一固定框上安装有紧线结构,所述第一固定框内部安装有止回结构,所述第一固定框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通过设有电机、涡轮和蜗杆,并且通过电机带动蜗杆转动,进而两侧的涡轮转动,从而能够带动第二滚轮进行转动,因此,只要打开电机,就能够对电线进行拉紧,不需要工作人员不动的转动棘轮的摇柄,才能进行紧线,尤其对于较长的电线在进行紧线时,不仅节约了大量的体力,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而且增提高了紧线的效率,通过设有两个第二滚轮,能够从两边同时对电线进行紧线,进一步提高了紧线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设施安装用紧线器
本技术涉及紧线器
,具体为一种电力设施安装用紧线器。
技术介绍
钢丝绳或镀锌铁线松开,并固定在横担上,用夹线钳夹住导线,然后扳动专用板手,由于棘爪的防逆转作用,逐渐把钢丝绳或镀锌铁线绕在棘轮滚筒上,使导线收紧,把收紧的导线固定在绝缘子上。然后先松开棘爪,使钢丝绳或镀锌铁线松开,再松开夹线钳,最后把钢丝绳或镀锌铁线绕在棘轮的滚筒上,但是,在进行电力设施安装时使用的紧线器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现有技术中紧线器在使用时,需要工作人员不动的转动棘轮的摇柄,才能进行紧线,而对于较长的电线在进行紧线时,需要消耗工人很大的体力,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降低了紧线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设施安装用紧线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设施安装用紧线器,包括第一固定框、紧线结构、止回结构,所述第一固定框上安装有紧线结构,所述第一固定框内部安装有止回结构,所述第一固定框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动力输出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一端穿过所述电机箱和所述第一固定框,且所述蜗杆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一固定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框内壁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外围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涡轮,所述涡轮与所述蜗杆啮合,所述转杆外围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一固定框两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共设有两对,且两个所述固定板相邻面插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外围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固定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外围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二固定框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挂钩。优选的,所述挂钩一侧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和所述挂钩组合成封闭的结构。优选的,所述止回结构还包括:棘轮,所述第一固定框内壁下表面中部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侧靠近顶端处通过销轴和螺母转动连接有棘爪,所述转杆外围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棘轮,所述棘轮与所述棘爪相匹配。优选的,所述棘爪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框,所述拉杆呈T型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框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二固定框两端均呈敞开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上均缠绕有电线,所述电线的一端挂在所述挂钩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通过设有电机、涡轮和蜗杆,并且通过电机带动蜗杆转动,进而两侧的涡轮转动,从而能够带动第二滚轮进行转动,因此,只要打开电机,就能够对电线进行拉紧,不需要工作人员不动的转动棘轮的摇柄,才能进行紧线,尤其对于较长的电线在进行紧线时,不仅节约了大量的体力,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而且增提高了紧线的效率,通过设有两个第二滚轮,能够从两边同时对电线进行紧线,进一步提高了紧线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半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固定框;2-紧线结构;21-电机箱;22-电机;23-蜗杆;24-涡轮;25-转杆;26-第二固定框;27-挂钩;28-限位杆;29-连接杆;210-第一滚轮;211-第二滚轮;212-固定板;3-止回结构;31-支撑板;32-棘爪;33-棘轮;4-电线;5-拉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力设施安装用紧线器,包括第一固定框1、紧线结构2、止回结构3,所述第一固定框1上安装有紧线结构2,所述第一固定框1内部安装有止回结构3,所述第一固定框1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箱21,所述电机箱21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22,所述电机22动力输出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蜗杆23,所述蜗杆23一端穿过所述电机箱21和所述第一固定框1,且所述蜗杆23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一固定框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框1内壁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杆25,所述转杆25外围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涡轮24,所述涡轮24与所述蜗杆23啮合,涡轮24、棘轮33和爹滚轮211一次套接在转杆25上,所述转杆25外围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滚轮211,所述第一固定框1两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12,所述固定板212共设有两对,且两个所述固定板212相邻面插接有连接杆29,所述连接杆29外围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框26,所述连接杆29与所述固定板21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29外围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滚轮210,所述第二固定框26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挂钩27,所述挂钩27一侧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限位杆28,所述限位杆28和所述挂钩27组合成封闭的结构,防止电线4从挂钩27上掉落,所述止回结构3还包括:棘轮33,所述第一固定框1内壁下表面中部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1,所述支撑板31一侧靠近顶端处通过销轴和螺母转动连接有棘爪32,所述转杆25外围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棘轮33,所述棘轮33与所述棘爪32相匹配,通过棘爪32对棘轮33的止回作用,能够防止在对电线4进行拉紧的时候,倒回,所述棘爪32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拉杆5,所述拉杆5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框1,所述拉杆5呈T型结构,通过拉动拉杆5,能够使得棘爪32对棘轮33失去限位的作用,进而能够对缠绕在第二滚轮210上的电线4进行调整,所述第一固定框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开口,便于对第一固定框1内部的电线4进行调整,所述第二固定框26两端均呈敞开结构,所述第一滚轮210和所述第二滚轮211上均缠绕有电线4,所述电线4的一端挂在所述挂钩27上。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电线4的一端挂在所述挂钩27上,并依次穿过第一滚轮210和第二滚轮211,打开电机22,并且通过电机22带动蜗杆23转动,进而两侧的涡轮24转动,进而带动转杆25转动,从而能够带动第二滚轮211进行转动,因此,只要打开电机22,就能够对电线4进行拉紧,不需要工作人员不动的转动棘轮的摇柄,才能进行紧线,尤其对于较长的电线在进行紧线时,不仅节约了大量的体力,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而且增提高了紧线的效率,通过设有两个第二滚轮211,能够从两边同时对电线4进行紧线,进一步提高了紧线的效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设施安装用紧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固定框(1);/n紧线结构(2);/n止回结构(3);/n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框(1)上安装有紧线结构(2),所述第一固定框(1)内部安装有止回结构(3);/n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框(1)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箱(21),所述电机箱(21)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22),所述电机(22)动力输出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蜗杆(23),所述蜗杆(23)一端穿过所述电机箱(21)和所述第一固定框(1),且所述蜗杆(23)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一固定框(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框(1)内壁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杆(25),所述转杆(25)外围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涡轮(24),所述涡轮(24)与所述蜗杆(23)啮合,所述转杆(25)外围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滚轮(211),所述第一固定框(1)两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12),所述固定板(212)共设有两对,且两个所述固定板(212)相邻面插接有连接杆(29),所述连接杆(29)外围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框(26),所述连接杆(29)与所述固定板(21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29)外围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滚轮(210),所述第二固定框(26)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挂钩(2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设施安装用紧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固定框(1);
紧线结构(2);
止回结构(3);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框(1)上安装有紧线结构(2),所述第一固定框(1)内部安装有止回结构(3);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框(1)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箱(21),所述电机箱(21)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22),所述电机(22)动力输出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蜗杆(23),所述蜗杆(23)一端穿过所述电机箱(21)和所述第一固定框(1),且所述蜗杆(23)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一固定框(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框(1)内壁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杆(25),所述转杆(25)外围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涡轮(24),所述涡轮(24)与所述蜗杆(23)啮合,所述转杆(25)外围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滚轮(211),所述第一固定框(1)两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12),所述固定板(212)共设有两对,且两个所述固定板(212)相邻面插接有连接杆(29),所述连接杆(29)外围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框(26),所述连接杆(29)与所述固定板(21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29)外围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滚轮(210),所述第二固定框(26)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挂钩(2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云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兴能电力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