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堵头及防水保险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1133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堵头及防水保险盒,所述堵头用于防水保险盒,包括外环体、可供导线穿过的内环体,外环体围绕内环体,且二者固定在一起,外环体上设有定位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堵头采用所述外环体、内环体构成一个整体结构,不存在部件零散和容易丢失的问题,并且,使用时可以直接装配在保险盒座体上,从而省去了堵头自身的组装工序,生产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堵头及防水保险盒
本技术涉及保险盒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堵头及防水保险盒。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一种防水保险盒为了起到防水效果,在其各导线通孔内设置密封圈,利用密封圈对导线通孔和导线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并且,为了避免密封圈掉落,在导线通孔内装入堵头,利用堵头堵住密封圈。现有技术的防水保险盒堵头由两个半圆形部件组成,这两个半圆形部件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这种堵头存在以下不足:零部件多,容易丢失;装配时,需先完成堵头自身的组装,再装入保险盒的导线通孔,工序较为繁琐,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装配简单的堵头及防水保险盒。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堵头,用于防水保险盒,包括外环体、可供导线穿过的内环体,外环体围绕内环体,且二者固定在一起,外环体上设有定位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若干弹扣,该若干弹扣沿所述外环体的周向间隔分布;各弹扣分别包括弹臂和设于该弹臂尾部外侧的扣钩,各弹扣的弹臂根部分别连接于外环体,并分别可沿外环体的径向方向弹摆,各弹扣的扣钩分别朝向外环体外侧。进一步的,所述外环体侧壁开设若干让位通槽,该若干让位通槽与所述若干弹扣一一对应,所述各弹扣分别位于相应的让位通槽内,且各弹扣的弹臂根部分别与相应的让位通槽的一端槽面一体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外环体的外侧面沿其周向分布若干定位凸筋,各定位凸筋分别位于所述外环体的轴线所在的方向上。进一步的,所述外环体与所述内环体一体注塑成型。进一步的,所述外环体与所述内环体之间通过环形连接部或若干径向筋条一体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外环体一端与所述内环体一端平齐,和/或,所述外环体另一端与所述内环体另一端平齐。本技术另提供一种防水保险盒,包括座体、若干密封圈、若干堵头,座体设有若干导线通孔,各导线通孔内分别装有密封圈;堵头与所述导线通孔一一对应;堵头采用如本技术所述的堵头,各堵头分别装入相应的导线通孔,且各堵头的外环体上的定位结构分别与导线通孔内壁设置的配合结构对应配合,以将堵头定位于导线通孔内;各堵头的外环体和/或内环体分别抵住位于其内侧的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一端外侧面设有环形外凸缘,所述导线通孔内壁设有环形凸台,所述密封圈的环形外凸缘限位在所述堵头与环形凸台之间。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堵头采用所述外环体、内环体构成一个整体结构,不存在部件零散和容易丢失的问题,并且,使用时可以直接装配在保险盒座体上,从而省去了堵头自身的组装工序,生产效率更高。2、所述定位结构包括所述若干弹扣,装配简单、省力,定位牢靠。3、外环体与内环体一体注塑成型,使本技术采用一套模具即可生产,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堵头因两个半圆形部件结构不完全一样而需要采用两套模具生产的问题,并且,本技术的堵头包括外环体和内环体,不仅更加节省材料,还避免了产品壁厚过大产生的注塑缩水问题。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堵头及防水保险盒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堵头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的堵头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的防水保险盒的剖视图(体现局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请参见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堵头,用于防水保险盒,包括外环体1、可供导线穿过的内环体2,外环体1围绕内环体2,且二者固定在一起。具体,外环体1与内环体2一体成型,并且,外环体1与内环体2之间通过环形连接部3一体相连,该环形连接部3位于外环体1一端与内环体2一端之间。在其它实施例中,外环体与内环体之间通过若干径向筋条一体相连。本实施例中,外环体1上设有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具体包括若干弹扣4,该若干弹扣4沿所述外环体1的周向间隔分布;各弹扣4分别包括弹臂41和设于该弹臂41尾部外侧的扣钩42,各弹扣4的弹臂41根部分别连接于外环体1,并分别可沿外环体1的径向方向弹摆,各弹扣4的扣钩42分别朝向外环体1外侧。本实施例中,弹扣4的数量具体为两个,该两个弹扣4位于外环体1的同一径向上。在其它实施例中,弹扣的数量多于两个。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环体1侧壁开设若干让位通槽11,该若干让位通槽11与所述若干弹扣4一一对应,所述各弹扣4分别位于相应的让位通槽11内,且各弹扣4的弹臂41根部分别与相应的让位通槽11的一端槽面一体相连。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环体1的外侧面沿其周向分布若干定位凸筋5,各定位凸筋5分别位于所述外环体1的轴线所在的方向上。所述定位凸筋5的数量具体为两个,但不局限于此。所述定位凸筋5的设置,可以对堵头起到止转作用,也方便堵头快速装入防水保险盒的导线通孔。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环体1一端与所述内环体2一端平齐,所述外环体1另一端与所述内环体2另一端也平齐。本技术的一种防水保险盒,其采用所述外环体1、内环体2构成一个整体结构,不存在部件零散和容易丢失的问题,并且,使用时可以直接装配在保险盒座体上,从而省去了堵头自身的组装工序,生产效率更高。此外,外环体1与内环体2一体注塑成型,使本技术采用一套模具即可生产,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堵头因两个半圆形部件结构不完全一样而需要采用两套模具生产的问题,并且,本技术的堵头包括外环体1和内环体2,不仅更加节省材料,还避免了产品壁厚过大产生的注塑缩水问题。请参见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防水保险盒,包括座体10、若干密封圈20、若干堵头30,座体10设有若干导线通孔101,各导线通孔101内分别装有密封圈20,堵头30与所述导线通孔101一一对应。堵头30采用如上述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堵头,各堵头30分别装入相应的导线通孔101,且各堵头30的外环体1上的定位结构分别与导线通孔101内壁设置的配合结构对应配合,以将堵头30定位于导线通孔101内;各堵头30的外环体1和内环体2分别抵住位于其内侧的密封圈20。本实施例中,所述配合结构包括两卡槽102,该两卡槽102与所述堵头30的外环体1上的两弹扣4一一配合。由于外环体1外侧面设有两定位凸筋5,因此,所述导线通孔101的内壁面也相应设有两定位槽(图中未体现),该两定位槽与两定位凸筋5一一配合。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20一端外侧面设有环形外凸缘201,所述导线通孔101内壁设有环形凸台103,所述密封圈20的环形外凸缘201限位在所述堵头30与环形凸台103之间。具体,所述密封圈20的环形外凸缘201限位在所述堵头30的外环体1与导线通孔101的环形凸台103之间,所述堵头30的内环体2则抵住密封圈20的环形外凸缘201所在一端的端面。本技术的一种防水保险盒,装配堵头30时,先使外环体1上弹扣4的扣钩42朝向导线通孔101内侧,并使堵头30外环体1上的两定位凸筋5对准导线通孔101内壁的两定位槽,再将整个堵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堵头,用于防水保险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环体、可供导线穿过的内环体,外环体围绕内环体,且二者固定在一起,外环体上设有定位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堵头,用于防水保险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环体、可供导线穿过的内环体,外环体围绕内环体,且二者固定在一起,外环体上设有定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若干弹扣,该若干弹扣沿所述外环体的周向间隔分布;各弹扣分别包括弹臂和设于该弹臂尾部外侧的扣钩,各弹扣的弹臂根部分别连接于外环体,并分别可沿外环体的径向方向弹摆,各弹扣的扣钩分别朝向外环体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体侧壁开设若干让位通槽,该若干让位通槽与所述若干弹扣一一对应,所述各弹扣分别位于相应的让位通槽内,且各弹扣的弹臂根部分别与相应的让位通槽的一端槽面一体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体的外侧面沿其周向分布若干定位凸筋,各定位凸筋分别位于所述外环体的轴线所在的方向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体与所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礽泰钟得华
申请(专利权)人:吉门保险丝制造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