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维彬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施工工程用作业面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0682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工程用作业面降温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手,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中央设置有电机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支撑架的顶部四周固定连接第一伸缩支撑柱,第一伸缩支撑柱的数量为三个,第一伸缩支撑柱的顶部转动连接转筒,转筒的顶部固定连接喷水管,喷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喷雾头,喷水管的一端设置进水口,进水口上套接分流管,分流管远离进水口的一端固定连接增压水泵,增压水泵远离分流管的一侧设置进水管,从而可以利用三个喷雾头对不同的方向进行喷雾,且喷雾头的高度可调节,且利用滚轮,可以边移动边喷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工程用作业面降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工程用作业面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对于施工工地由于混凝土浇筑多,因此容易吸热,在夏季,需要对作业面进行降温,防止工作人员中暑,现有的降温方式大多采用喷淋式,喷雾式,喷淋式将喷管固定在塔吊上,虽然降温范围大,但是位置相对固定,不灵活,而喷雾机,体积大,笨重,移动不便,且只能朝向一个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工程用作业面降温装置,达到灵活移动降温且范围大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工程用作业面降温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手,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中央设置有电机室,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中央设置有喷雾扩散机构,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工程用作业面降温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手(2),所述支撑架(1)的底部中央设置有电机室(3),所述支撑架(1)的顶部中央设置有喷雾扩散机构(4),所述支撑架(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滚轮安装座(5),所述滚轮安装座(5)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7),所述支撑架(1)的顶部四周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支撑柱(6),所述第一伸缩支撑柱(6)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一伸缩支撑柱(6)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筒(8),所述转筒(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喷水管(9),所述喷水管(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喷雾头(10),所述喷水管(9)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1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工程用作业面降温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手(2),所述支撑架(1)的底部中央设置有电机室(3),所述支撑架(1)的顶部中央设置有喷雾扩散机构(4),所述支撑架(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滚轮安装座(5),所述滚轮安装座(5)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7),所述支撑架(1)的顶部四周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支撑柱(6),所述第一伸缩支撑柱(6)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一伸缩支撑柱(6)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筒(8),所述转筒(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喷水管(9),所述喷水管(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喷雾头(10),所述喷水管(9)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11),所述进水口(11)上套接有分流管(12),所述分流管(12)远离进水口(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增压水泵(13),所述增压水泵(13)远离分流管(12)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工程用作业面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扩散机构(4)包括旋转电机(41),所述旋转电机(41)固定连接在电机室(3)的内腔的底部,所述旋转电机(41)的输出轴贯穿支撑架(1)的顶部后固定连接有扇叶(42),所述支撑架(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维彬
申请(专利权)人:庄维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