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664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取暖器,包括取暖器本体、第一晾衣杆和第二晾衣杆,第一晾衣杆和第二晾衣杆的两端均与取暖器本体转动连接,第一晾衣杆与第二晾衣杆能够相对转动开合,当第一晾衣杆与第二晾衣杆转动靠近时,第一晾衣杆上面向第二晾衣杆的侧面为收纳面,收纳面设有收纳槽,第二晾衣杆能够转动至收纳在收纳槽中。在需要晾晒衣物时,第一晾衣杆与第二晾衣杆转动至打开状态,两个晾衣杆分别悬在取暖器本体的前后两侧。在不需要晾晒衣物,或者只用一侧的晾衣杆即可满足晾衣需求时,将第一晾衣杆与第二晾衣杆相向转动,使得第二晾衣杆收纳在收纳槽中。如此既满足晾衣需求,也节省空间,操作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取暖器
本技术涉及生活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取暖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发展,取暖器各项特性越来越趋于人性化。例如,电热膜取暖器加热过程,升温快、无污染环保且无噪音,因而得到广泛应用。而为了提升取暖器供暖时热量的利用率,在取暖器上设置晾衣组件,可以将小件衣物晾在晾衣组件上,借助取暖器供暖时的热量,将衣物烘干,提高热量利用率。但是当没有衣物需要烘干时,取暖器上的晾衣组件占用了空间,因此需要将其收纳,减少空间占用率。如此,取暖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频繁开启和收纳晾衣组件的情况。因此,如何提高取暖器上晾衣组件收纳和开启过程的便利性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取暖器,以提高操作的便利性。一种取暖器,包括取暖器本体、第一晾衣杆和第二晾衣杆,所述第一晾衣杆和所述第二晾衣杆的两端均与所述取暖器本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晾衣杆与所述第二晾衣杆之间能够相对转动开合,当所述第一晾衣杆与所述第二晾衣杆转动靠近时,所述第一晾衣杆上面向所述第二晾衣杆的侧面为收纳面,所述收纳面设有收纳槽,所述第二晾衣杆能够转动至收纳在所述收纳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暖器本体、第一晾衣杆和第二晾衣杆,所述第一晾衣杆和所述第二晾衣杆的两端均与所述取暖器本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晾衣杆与所述第二晾衣杆之间能够相对转动开合,当所述第一晾衣杆与所述第二晾衣杆转动靠近时,所述第一晾衣杆上面向所述第二晾衣杆的侧面为收纳面,所述收纳面设有收纳槽,所述第二晾衣杆能够转动至收纳在所述收纳槽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暖器本体、第一晾衣杆和第二晾衣杆,所述第一晾衣杆和所述第二晾衣杆的两端均与所述取暖器本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晾衣杆与所述第二晾衣杆之间能够相对转动开合,当所述第一晾衣杆与所述第二晾衣杆转动靠近时,所述第一晾衣杆上面向所述第二晾衣杆的侧面为收纳面,所述收纳面设有收纳槽,所述第二晾衣杆能够转动至收纳在所述收纳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晾衣杆和所述第二晾衣杆均为U型晾衣杆,所述U型晾衣杆的两端与所述取暖器本体转动连接,所述收纳槽为沿所述第一晾衣杆的U型走向设置的U型槽,所述U型槽各个部分的宽度不小于所述第二晾衣杆上对应部分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的深度L1不小于所述第二晾衣杆的厚度L2。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暖器本体上设有两个连接轴,两个连接轴分别位于所述取暖器本体的左右两端,所述连接轴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晾衣杆和所述第二晾衣杆的两端均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轴上,且所述连接轴上与所述第二晾衣杆转动连接的位置位于与所述第一晾衣杆转动连接位置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晾衣杆的两端均设有两个第一弧形爪,两个第一弧形爪均套在所述连接轴上,两个第一弧形爪间隔设置位于所述收纳槽端口的两侧,所述第二晾衣杆上与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的部分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弧形爪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勤周小兵王超张毅廖泓斌唐绍科钟强董情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