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644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用具。火盖用于燃烧器。火盖包括火盖本体和红外燃烧载体。火盖本体包括环形周壁和连接环形周壁的顶壁,红外燃烧载体设于顶壁上方。环形周壁和顶壁共同形成混气腔室,顶壁开设有连通混气腔室与红外燃烧载体的通孔。顶壁和红外燃烧载体之间形成有缓冲腔室,缓冲腔室连通通孔。混气腔室用于容纳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火盖被配置成使混合气体从混气腔室经通孔进入缓冲腔室并在缓冲腔室内形成回流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火盖,通过在顶壁和红外燃烧载体之间设置缓冲腔室,使混合气体在缓冲腔室形成回流区,可以减小回火风险,改善混合气体流速场,使红外燃烧更稳定,而且能够将火盖的负荷做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用具
本技术涉及燃气用具
,特别涉及一种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用具。
技术介绍
燃烧器按照其燃烧方式分为普通燃烧器和红外燃烧器。红外燃烧器通过在火盖增加红外燃烧载体,使燃烧器燃烧的热量以红外线的形式辐射出来,换热效率高,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在相关技术中的红外燃烧器中,燃气直接进入红外燃烧载体内进行燃烧,这种燃烧方式易发生回火现象,燃烧器的负荷难以做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用具。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火盖,用于燃烧器,所述火盖包括火盖本体和红外燃烧载体,所述火盖本体包括环形周壁和连接所述环形周壁的顶壁,所述红外燃烧载体设于所述顶壁上方,所述环形周壁和所述顶壁共同形成混气腔室,所述顶壁开设有连通所述混气腔室与所述红外燃烧载体的通孔,所述顶壁和所述红外燃烧载体之间形成有缓冲腔室,所述缓冲腔室连通所述通孔,所述混气腔室用于容纳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所述火盖被配置成使所述混合气体从所述混气腔室经所述通孔进入所述缓冲腔室并在所述缓冲腔室内形成回流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火盖,通过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盖,用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包括火盖本体和红外燃烧载体,所述火盖本体包括环形周壁和连接所述环形周壁的顶壁,所述红外燃烧载体设于所述顶壁上方,所述环形周壁和所述顶壁共同形成混气腔室,所述顶壁开设有连通所述混气腔室与所述红外燃烧载体的通孔,所述顶壁和所述红外燃烧载体之间形成有缓冲腔室,所述缓冲腔室连通所述通孔,所述混气腔室用于容纳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所述火盖被配置成使所述混合气体从所述混气腔室经所述通孔进入所述缓冲腔室并在所述缓冲腔室内形成回流区。/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302 CN 20202023982831.一种火盖,用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包括火盖本体和红外燃烧载体,所述火盖本体包括环形周壁和连接所述环形周壁的顶壁,所述红外燃烧载体设于所述顶壁上方,所述环形周壁和所述顶壁共同形成混气腔室,所述顶壁开设有连通所述混气腔室与所述红外燃烧载体的通孔,所述顶壁和所述红外燃烧载体之间形成有缓冲腔室,所述缓冲腔室连通所述通孔,所述混气腔室用于容纳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所述火盖被配置成使所述混合气体从所述混气腔室经所述通孔进入所述缓冲腔室并在所述缓冲腔室内形成回流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周壁开设有连通所述混气腔室的火孔,所述火孔相对于所述火盖的中心轴向外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周壁开设有稳焰槽,所述稳焰槽位于所述火孔的下方,所述稳焰槽连通所述火孔和所述混气腔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包括环形盖体,所述火盖本体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甜唐松茂张炳卫揭华云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