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的防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633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良的防眩结构,包括防眩目结构主体,所述防眩目结构主体端面等距设有蜂窝状的凹圆锥结构;所述凹圆锥结构的端面呈六边形结构设置。该改良的防眩结构,具有呈蜂窝状设置,在不影响光源透光亮度的同时,具有较佳防眩目效果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灯具通过磨砂的透光结构起到防眩效果不佳,并会影响光源透光亮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的防眩结构
本技术涉及灯具
,具体为一种改良的防眩结构。
技术介绍
在灯具使用时,为了防止灯具内光源产生的光线对使用者产生眩目刺眼的问题,会在光源透光的结构上设置呈磨砂的效果,以防止光源对使用者造成眩目,但是磨砂的透光结构在影响光源透光亮度的同时,防眩目效果并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防眩结构,具有呈蜂窝状设置,在不影响光源透光亮度的同时,具有较佳防眩目效果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灯具通过磨砂的透光结构起到防眩效果不佳,并会影响光源透光亮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良的防眩结构,包括防眩目结构主体,所述防眩目结构主体端面等距设有蜂窝状的凹圆锥结构;所述凹圆锥结构的端面呈六边形结构设置。进一步的,所述防眩目结构主体的面积与灯具透光端面积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防眩目结构主体的端面等距设置蜂窝状的凹圆锥结构,在使用时蜂窝状的凹圆锥结构对光源透光,在不影响光源透光的同时,使防眩目结构主体的防眩值UGR小于16,大大降低灯具使用时的防眩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眩目结构主体;2、凹圆锥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改良的防眩结构,包括防眩目结构主体1,所述防眩目结构主体1端面等距设有蜂窝状的凹圆锥结构2;所述凹圆锥结构2的端面呈六边形结构设置。具体的,所述防眩目结构主体1的面积与灯具透光端面积一致使用时,防眩目结构主体1安装在灯具的透光端,通过防眩目结构主体1对灯具运行产生的光源透光,由于防眩目结构主体1的端面等距设有蜂窝状的凹圆锥结构2,在使用时蜂窝状的凹圆锥结构2对光源透光,在不影响光源透光的同时,使防眩目结构主体1的防眩值UGR小于16,大大降低灯具使用时的防眩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的防眩结构,包括防眩目结构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目结构主体(1)端面等距设有蜂窝状的凹圆锥结构(2);/n所述凹圆锥结构(2)的端面呈六边形结构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的防眩结构,包括防眩目结构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目结构主体(1)端面等距设有蜂窝状的凹圆锥结构(2);
所述凹圆锥结构(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志华谭炳幸张椿林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德联邦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