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PC防眩光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852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PC防眩光板,包括防眩光板,所述防眩光板的纵向和横向均设有倒V槽,且纵向和横向的倒V槽为交错方式。该PC防眩光扩散板在制造工艺技术上进行革新:一是产品结构采用倒V型线条横纵向交错方式,线条深度为0.01mm‑1mm,线体密度为每100mm宽有50‑500条线,当光线通过扩散板表面结构时,形成同等大小形状的正四面椎体,从而达到防眩光的效果。二是制造时在挤出辊筒模具上进行加工,当挤出生产时,材料在辊筒上进行热压成型,从而达到防眩光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PC防眩光板
本技术涉及LED灯板材料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PC防眩光板。
技术介绍
光扩散板是LED行业中的主要产品,是目前照明及显示终端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PC扩散板也称为扩散聚碳酸酯板,为光扩散板的一种较新型产品,是实现均匀面光照明的新型光学材料。具有透光高、光洁度高、超强抗冲击、阻燃等级高和防火性能极佳等优点,为目前侧入式LED及日光灯、面板灯、广告灯箱、LED电子显示屏等照明显示广泛应用的新型材料。光扩散板的扩散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在透光板中添加光扩散剂,光线在穿过透光板的过程中部分光线会被光扩散剂改变方向,从而使光线向四周散出。另一种是在透光板的表面增加一些微结构,令透光板的表面变得凹凸不平,因此光线在透光板的表面出射时,出射方向也会被改变。为了获得更加好的扩散效果,业内提出了综合两者特点的扩散板产品。即既在一片透光板中加入扩散剂,也在该片透光板的出射面设置微结构,从而期望达到更加的光扩散效果。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扩散效果并未能够达到预期的叠加效果,伴生着“眩光危害”的忧虑日益突出。眩光带来危害主要表现为:降低了事物与周围的对比度,反射光线造成视觉困难,影响我们看事物的清晰度;眼睛易被刺激,产生昏花、刺眼等不适感。因此,亟需开发绿色健康的LED防眩光新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PC防眩光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PC防眩光板,包括防眩光板,所述防眩光板的纵向和横向均设有倒V槽,且纵向和横向的倒V槽为交错方式。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倒V槽的深度为0.01-1m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倒V槽的数量为每100mm宽的防眩光板有50-500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PC防眩光扩散板,在制造工艺技术上进行革新:一是产品结构采用倒V型线条横纵向交错方式,线条深度为0.01mm-1mm,线体密度为每100mm宽有50-500条线,当光线通过扩散板表面结构时,形成同等大小形状的正四面椎体,从而达到防眩光的效果。二是制造时在挤出辊筒模具上进行加工,当挤出生产时,材料在辊筒上进行热压成型,从而达到防眩光的效果。该PC防眩光扩散板,在于避免光源发出的集中的光线直接被扩散剂扩散,而是先用微结构将集中的光线分散开,在让这些分散开的光线在各个小区域中被扩散剂进一步扩散,从而充分发挥微结构和扩散剂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眩光板,2、倒V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实施例: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PC防眩光板,包括防眩光板1,防眩光板1的纵向和横向均设有倒V槽2,且纵向和横向的倒V槽2为交错方式。倒V槽2的深度为0.01-1mm。倒V槽2的数量为每100mm宽的防眩光板1有50-500个。工作原理:一种新型PC防眩光板,在制造工艺技术上进行革新:一是产品结构采用倒V槽2横纵向交错方式,倒V槽2深度为0.01mm-1mm,倒V槽2密度为每100mm宽有50-500条线,当光线通过扩散板表面结构时,形成同等大小形状的正四面椎体,从而达到防眩光的效果。二是制造时在挤出辊筒模具上进行加工,当挤出生产时,材料在辊筒上进行热压成型,从而达到防眩光的效果。第一步:先对辊筒表面做倒V型结构的形状;第二步:对已做了倒V型结构形状的辊面,采用横纵线别交叉,以第100mm为单位,线条大小深浅相同的线条及数量,等同分割50-500条。在挤出辊压过程中,通过对辊筒表面为倒V型线条横纵交错结构的设置,当光在光密介质进入到光疏介质,光会全部反射到光密介质之中,当光到达V型线条横纵交错结构面与空气的界面时,通过设计倒V型线条横纵交错结构,可以有效控制光的折射角度和出射方向,减少了炫光对视觉的不适感,从而提升了人们对整体光线画面的舒适度,降低眩光值。其中,UGR<17;透过率>70%;雾度>9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PC防眩光板,包括防眩光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光板(1)的纵向和横向均设有倒V槽(2),且纵向和横向的倒V槽(2)为交错方式;所述倒V槽(2)的深度为0.01-1mm;所述倒V槽(2)的数量为每100mm宽的防眩光板(1)有50-500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PC防眩光板,包括防眩光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光板(1)的纵向和横向均设有倒V槽(2),且纵向和横向的倒V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全蒙利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迪明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