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莉莉专利>正文

导流部、支撑装置和具有支撑装置的道路交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0621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流部、支撑装置和具有支撑装置的道路交通装置,涉及户外设施领域/机械领域,具有支撑装置的道路交通装置包括:支撑装置、负载装置;负载装置安装/固设于支撑装置上;支撑装置设有/具有导流部,用于引导流体走向、提高支撑装置的抗风能力、转换/变换风向、分解风力对支撑装置的局部推力、抵消部分后续风力;支撑装置还设有:悬浮体,为支撑装置提供升力;负载装置连接有/设有:悬浮体,为负载装置提供升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提高了支撑装置的负载能力、抗风能力、利用率,降低了相关的新建/维修/维护成本;通过俘获支撑装置底端上方由风力和/或振动产生的清洁能源,并将其转化为电能,节省了电能、实现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流部、支撑装置和具有支撑装置的道路交通装置
本技术涉及户外设施领域/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流部、一种支撑装置和一种具有支撑装置的道路交通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路灯、交通信号灯、道路交通指示标志、道路交通监控系统等道路交通装置已陆续成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支撑装置在生产时,仅考虑到与其一起出厂的装置的相关技术参数(如:抗风、抗弯折、抗震颤等因素)、未考虑后期搭载装置的因素。城市发展加快、建设空间有限,造成一些负载装置后期被搭载在同一支撑装置上,短期内节省成本、安装便捷,但却降低了支撑装置的抗风/抗震颤/抗弯折等能力、提高了支撑装置的损坏几率及维修成本;如:现在路灯杆后期被增容的越来越多-搭载:花盆、道旗、指示牌、监控等,破坏了路灯杆的使用初衷、提高了其损坏几率/维修成本;又由于现有路灯杆外壁相对光滑,风/雨/雪黏附灯杆外壁的路径短、加大了风/雨/雪对其的单向推力,从而增加路灯杆的倾斜几率、中部以上的振颤幅度。如果拆除原有没有达到废弃标准的支撑装置、重新定制,增加了很多城市建设成本;未来无人机的使用数量增加,又由于其电池容量有限,使得停机坪使用数量相应增加,支撑装置的利用率会被再次提高;很多负载装置被搭载在同一个支撑装置上,一定重量的车辆驶过其附近导致经地面向其传递振动,由于负载装置自身重量影响、受到振动后加大其对支撑装置的拉力和/或离心力,从而增大负载装置与支撑装置的对应位置的摇摆程度/摆动幅度,从而增加支撑装置的倾斜几率甚至由此埋下危险隐患(负载装置与支撑装置连接处松动、底部连接处松动、等等);很多负载装置被搭载在同一个支撑装置上,遇到稍大一些的风同理如此;现有支撑装置遇到稍大一些的风/雨/雪时,无法有效分解风力对其的单向推力,从而增加了支撑装置的倾斜几率;现有的支撑装置/路灯杆顶部的动能(如:振动能/摆动能),没有被有效收集起来;综上所述,提高支撑装置的抗风能力,缩小支撑装置的局部摆动幅度,不改变支撑装置的直径使其体积不变、提高支撑装置的负载能力从而提高支撑装置的利用率,降低搭载在支撑装置上的负载装置对其负面影响,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中的部分或全部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负载装置,一定程度上降低由于其自身重量而对安装其的支撑装置的负面影响,如:离心力、疲劳程度、振颤程度、超负荷等;还提供一种支撑装置,一定程度上:提高支撑装置抗风能力、分解风力对其局部的推力、抵消部分后续风力、缩小其中部上方的摆动幅度、提高支撑装置的利用率。还提供一种具有支撑装置的道路交通装置,降低了具有支撑装置的道路交通装置的使用数量和/或新建成本,提高了具有支撑装置的道路交通装置的负载能力、抗风能力、利用率,俘获由风力和/或经由振动产生的清洁能源。还提供一种导流部,方便连接、降低其自身重量、一定程度上降低路人/飞行物碰撞后的被伤害程度、提高其受力后的复原能力中的一种。还提供一种发电装置,收集更多的振动能并转化为电能再利用、节能环保。还提供一种负载装置,降低其自身重量、提高了后期安装/搭配/组合的灵活性、降低由其自身重量原因造成的维修/维护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具有支撑装置的道路交通装置包括:支撑装置、负载装置,两者适配;或具有支撑装置的道路交通装置包括:支撑装置,还包括:负载装置;所述负载装置安装/固设于所述支撑装置上;所述负载装置与所述支撑装置的数量相同/不同,或者一个所述支撑装置安装有数量大于或等于一的所述负载装置。支撑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装置具有:底端、末端,两者适配;所述底端位于所述末端下方,所述末端位于所述底端上方;所述支撑装置自其底端向其末端延伸;所述支撑装置通过其底端固定,或所述支撑装置通过其底端固定于路面/地面/桥面,两者直接/间接连接;其中,所述底端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一;所述末端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一;所述底端与所述末端数量相同/不同,或者一个所述底端与数量大于或等于一的所述末端对应;其中,所述支撑装置自其底端向其末端延伸中的延伸包括:垂直于水平线的方向延伸、具有数量大于或等于一处变换方向的延伸、具有变形的延伸、具有数量大于或等于一处分叉的延伸、其他适于本技术所述延伸中的一种;所述间接连接包括:利用适配的弹性件连接、利用适配的基座连接、利用具有/设有弹性件的连接件连接、利用具有/设有弹性结构的连接件连接、利用适配的减震件连接、利用具有/设有减震结构的连接件连接、其他适于本技术所述间接连接中的一种;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一体式支撑装置、一次成型式支撑装置、组装式支撑装置、整体式支撑装置、组合式支撑装置、具有分体结构的支撑装置、具有可拆卸式结构的支撑装置、具有可调整式结构的支撑装置、具有等截面的支撑装置、具有变截面的支撑装置、具有变径的支撑装置、具有实心结构的支撑装置、具有中空结构的支撑装置、截面形状相同的支撑装置、截面形状不同的支撑装置、截面积相同的支撑装置、截面积不同的支撑装置、使用一种材料制作的支撑装置、使用一种以上材料制作的支撑装置、具有一处变形的支撑装置、具有数量大于一处变形的支撑装置、杆式支撑装置/杆状体、柱式支撑装置/柱状体、其他适于本技术所述支撑装置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含两种)。导流部其中,所述支撑装置设有/具有:导流部,位于所述支撑装置外壁且两者适配;导流部用于引导流体走向、提高所述支撑装置的抗风能力、转换/变换风向、分解风力对所述支撑装置的局部推力、抵消部分后续风力中的一种;所述导流部呈螺旋形,或所述导流部呈螺旋形分布;所述导流部自所述支撑装置底端方向向其末端方向/末端绕所述支撑装置外壁呈螺旋形延伸,或所述导流部自所述支撑装置底端向其末端方向/末端绕所述支撑装置外壁呈螺旋形延伸,或所述导流部自所述支撑装置底端方向向其末端方向/末端绕所述支撑装置外壁呈螺旋形分布,或所述导流部自所述支撑装置底端向其末端方向/末端绕所述支撑装置外壁呈螺旋形分布;所述导流部凹陷/凸起于所述支撑装置外壁;所述导流部数量大于或等于一;其中,当所述导流部数量等于一时,所述导流部呈螺旋形延伸于所述支撑装置外壁;当所述导流部数量大于一时,所述导流部呈螺旋形分布于所述支撑装置外壁;所述导流部的尺寸/形状/结构/使用材料,相同/不同;所述导流部具有:内端、外端;所述内端位于所述外端内侧,所述外端位于所述内端外侧;其中,所述内端与所述外端,截面形状相同/不同;所述内端与所述外端,截面积相同/不同;所述内端与所述外端,使用的材料相同/不同制作;当所述导流部凹陷于所述支撑装置外壁时,所述导流部内端位于所述支撑装置外壁的内侧,所述导流部外端与所述支撑装置外壁对应/连接;当所述导流部凸起于所述支撑装置外壁时,所述导流部内端与所述支撑装置外壁连接,所述导流部外端位于所述支撑装置外壁的外周;所述导流部包括:连续式导流部、断开式导流部、可拆卸式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支撑装置,设有/具有:导流部,位于支撑装置外壁且两者适配,其特征是:支撑装置具有:底端、末端,两者适配;底端位于末端下方,末端位于底端上方;支撑装置自其底端向其末端延伸;支撑装置通过其底端固定,或支撑装置通过其底端固定于路面/地面/桥面,两者直接/间接连接;其中,底端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一;末端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一;底端与末端数量相同/不同,或者一个底端与数量大于或等于一的末端对应;/n导流部自支撑装置底端方向向其末端方向/末端绕支撑装置外壁呈螺旋形延伸,或导流部自支撑装置底端向其末端方向/末端绕支撑装置外壁呈螺旋形延伸,或导流部自支撑装置底端方向向其末端方向/末端绕支撑装置外壁呈螺旋形分布,或导流部自支撑装置底端向其末端方向/末端绕支撑装置外壁呈螺旋形分布;导流部凹陷/凸起于支撑装置外壁;导流部数量大于或等于一;导流部用于引导流体走向、提高所述支撑装置的抗风能力、转换/变换风向、分解风力对所述支撑装置的局部推力、抵消部分后续风力中的一种;/n其中,导流部具有:内端、外端;内端位于外端内侧,外端位于内端外侧;/n当导流部凹陷于支撑装置外壁时,导流部内端位于支撑装置外壁的内侧,导流部外端与支撑装置外壁对应/连接;/n当导流部凸起于支撑装置外壁时,导流部内端与支撑装置外壁连接,导流部外端位于支撑装置外壁的外周。/n...

【技术特征摘要】
1.支撑装置,设有/具有:导流部,位于支撑装置外壁且两者适配,其特征是:支撑装置具有:底端、末端,两者适配;底端位于末端下方,末端位于底端上方;支撑装置自其底端向其末端延伸;支撑装置通过其底端固定,或支撑装置通过其底端固定于路面/地面/桥面,两者直接/间接连接;其中,底端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一;末端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一;底端与末端数量相同/不同,或者一个底端与数量大于或等于一的末端对应;
导流部自支撑装置底端方向向其末端方向/末端绕支撑装置外壁呈螺旋形延伸,或导流部自支撑装置底端向其末端方向/末端绕支撑装置外壁呈螺旋形延伸,或导流部自支撑装置底端方向向其末端方向/末端绕支撑装置外壁呈螺旋形分布,或导流部自支撑装置底端向其末端方向/末端绕支撑装置外壁呈螺旋形分布;导流部凹陷/凸起于支撑装置外壁;导流部数量大于或等于一;导流部用于引导流体走向、提高所述支撑装置的抗风能力、转换/变换风向、分解风力对所述支撑装置的局部推力、抵消部分后续风力中的一种;
其中,导流部具有:内端、外端;内端位于外端内侧,外端位于内端外侧;
当导流部凹陷于支撑装置外壁时,导流部内端位于支撑装置外壁的内侧,导流部外端与支撑装置外壁对应/连接;
当导流部凸起于支撑装置外壁时,导流部内端与支撑装置外壁连接,导流部外端位于支撑装置外壁的外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内端与所述外端,截面形状相同/不同;所述内端与所述外端,截面积相同/不同;所述内端与所述外端,使用的材料相同/不同制作;
和/或所述导流部包括:连续式导流部、断开式导流部、可拆卸式导流部、一体式导流部、一次成型式导流部、组装式导流部、整体式导流部、组合式导流部、具有分体结构的导流部、具有可拆卸式结构的导流部、具有等截面的导流部、具有变截面的导流部、具有变径的导流部、具有实心结构的导流部、具有中空结构的导流部、设有弹性件的导流部、具有弹性结构的导流部、使用一种材料制作的导流部、使用一种以上材料制作的导流部、使用柔性材料制作的导流部、使用刚性材料制作的导流部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中,所述具有中空结构的导流部包括:使用柔性材料制作的导流部、使用刚性材料制作的导流部、囊式导流部中的一种或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支撑装置自其底端向其末端延伸中的延伸包括:垂直于水平线的方向延伸、具有数量大于或等于一处变换方向的延伸、具有变形的延伸、具有数量大于或等于一处分叉的延伸中的一种;
和/或所述间接连接包括:利用适配的弹性件连接、利用适配的基座连接、利用具有/设有弹性件的连接件连接、利用具有/设有弹性结构的连接件连接、利用适配的减震件连接、利用具有/设有减震结构的连接件连接中的一种;
和/或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一体式支撑装置、一次成型式支撑装置、组装式支撑装置、整体式支撑装置、组合式支撑装置、具有分体结构的支撑装置、具有可拆卸式结构的支撑装置、具有可调整式结构的支撑装置、具有等截面的支撑装置、具有变截面的支撑装置、具有变径的支撑装置、具有实心结构的支撑装置、具有中空结构的支撑装置、截面形状相同的支撑装置、截面形状不同的支撑装置、截面积相同的支撑装置、截面积不同的支撑装置、使用一种材料制作的支撑装置、使用一种以上材料制作的支撑装置、具有一处变形的支撑装置、具有数量大于一处变形的支撑装置、杆式支撑装置/杆状体、柱式支撑装置/柱状体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是:
当所述具有中空结构的导流部为使用柔性材料制作的导流部时,所述导流部的壁体使用柔性材料制作、内部具有容腔;所述导流部的内壁具有加强筋,和/或所述导流部的内部设有适配的弹性装置;其中,所述弹性装置一端与所述内端对应、另一端与所述外端对应;所述弹性装置受力后可做伸缩运动,其最大伸长量小于所述内端与外端的距离,其最小压缩量与所述导流部所能承受的压力适配;
当所述具有中空结构的导流部为使用柔性材料制作的导流部和使用刚性材料制作的导流部组合时,所述导流部使用刚性材料制作部分与所述支撑装置外壁连接,位于使用柔性材料制作部分的内侧,使用柔性材料制作部分位于使用刚性材料制作部分的外侧;使用刚性材料制作部分和/或使用柔性材料制作部分具有中空结构,用于方便连接、降低所述导流部的自身重量、路人/飞行物碰撞所述支撑装置后的被伤害程度中的一种;
当所述具有中空结构的导流部为使用柔性材料制作的导流部和囊式导流部组合时,所述具有中空结构的导流部为使用柔性材料制作,其内部具有容腔、设有适配的囊式导流部;其中,所述囊式导流部内部中空,填充有适配的流体,用于为使用柔性材料制作的导流部提供一定的弹性支撑、提高其受力后的复原能力、降低路人/飞行物碰撞后的被伤害程度中的一种;
当所述具有中空结构的导流部为使用刚性材料制作的导流部和囊式导流部组合时,所述导流部的壁体使用刚性材料制作,其内部具有容腔、设有适配的囊式导流部;其中,所述囊式导流部内部中空,填充有适配的低于空气密度的流体,用于降低使用刚性材料制作的导流部的重量对所述支撑装置的负荷;
所述囊式导流部包括:使用隔热材料制作的囊式导流部、外壁设有隔热层的囊式导流部、敷有隔热层的囊式导流部、具有数量大于或等于一的容腔的囊式导流部、具有防护层的囊式导流部、外部/外壁设有防护层的囊式导流部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项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支撑装置还连接有/设有:悬浮体,为所述支撑装置提供升力;悬浮体具有符合流体力学的任意形状;悬浮体内部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莉莉
申请(专利权)人:赵莉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