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轮廓可变的适应管径的法兰漏水检测拍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0598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2
外轮廓可变的适应管径的法兰漏水检测拍摄装置,属于管道漏液检测领域,为了解决能够通过变形适应不同管径位置安装检测节点的问题,两个环形轮廓的外侧,在至少一侧,铜柱的支撑段伸出铰接孔,各支撑段随铜柱排列成圆环形;所述的电机被机架或管道等支撑机构支撑,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齿轮,齿轮与履带内周啮合,且履带的内周围绕在铜柱的支撑段的外周,由排列成圆环形的支撑段对履带支撑,履带外周某一位置安装摄像头,摄像头朝向两个环形轮廓的内部,该结构具有可伸缩、灵活性强的优点,方便装置根据管道轮廓调整直径,全方位实时监测管道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轮廓可变的适应管径的法兰漏水检测拍摄装置
本技术属于管道漏液检测领域,涉及一种管径外轮廓形变法兰漏水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运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管理技术,能源互联网将大量由分布式能量采集装置、分布式能量储存装置和各种类型负载构成的新型电力网络、石油网络、天然气网络等能源节点互联起来。能源互联网因而实现了能量的双向流动,成为一种能量对等交换与共享的网络。能源互联网符合可持续、绿色发展需求,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然而,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将带来更大数量且更复杂的能源输送管道,也会带来更繁重的管道检修、监测工作。例如,整个供热管路的布置、长度、连接节点等复杂程度日益加剧,管道传输漏液问题将变得日趋严重,自然老化、化学腐蚀等因素可能使管道破裂导致漏液,传统人工监测管道漏液(包括漏气)的方式将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复合能源供热管路监测需求,小规模的漏液可能将导致供热效率下降,造成能耗虚高的问题,如发现不及时,将容易导致整个机房汪洋一片,造成核心部件乃至整个供热系统报废,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损失。确保复合能源供热项目更安全可靠,加速项目落地,应有针对性的研发配套的漏液监测系统。而当前监测常用固定在某一位置的如摄像头、各种传感器等等对现场信息采集,由于管道线路分布情形不同,无法很好满足大面积、长距离的管道监测工作,因而能够提供一种更为方便的用于移动或定位的管道漏液监测系统,成为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能够通过变形适应不同管径位置安装检测节点的问题,本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轮廓可变的适应管径的法兰漏水检测拍摄装置,包括电机、齿轮、摄像头、铜柱、履带、可变管径外轮廓,可变管径外轮廓包括两个环形轮廓,各环形轮廓包括若干组变形板,一组变形板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的两个端部为一板一部和一板二部,第二板的两个端部为二板一部和二板二部,两板通过中央位置铰接并交叉叠放为X形,一板一部和二板一部为两个前分叉端部,一板二部和二板二部为两个后分叉端部;若干组变形板的相邻的两组变形板,后一组变形板的一板一部与前一组变形板的二板二部铰接,后一组变形板的一板二部与前一组变形板的二板一部铰接,各组变形板围接形成圆环形的可变管径外轮廓;两个环形轮廓沿管道轴向并行排列,且,两个环形轮廓中各组变形板相对,若干相对的变形板,通过铜柱连接中央位置的铰接孔,将两个环形轮廓连接,各铜柱排列成圆环形支撑;两个环形轮廓的外侧,在至少一侧,铜柱的支撑段伸出铰接孔,各支撑段随铜柱排列成圆环形;所述的电机被机架或管道等支撑机构支撑,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齿轮,齿轮与履带内周啮合,且履带的内周围绕在铜柱的支撑段的外周,由排列成圆环形的支撑段对履带支撑,履带外周某一位置安装摄像头,摄像头朝向两个环形轮廓的内部。进一步的,摄像头是红外检测热成像摄像头。有益效果:通过对于相邻两组的变形板交叉形成的平行四边形,能够改变该两组变形板中间铰接点的距离,拉伸或收缩各相邻两组变形板,使得铰接点的距离拉长或缩短,从而能够调整可变管径外轮廓的直径,因而该结构具有可伸缩、灵活性强的优点,方便装置根据管道轮廓调整直径,全方位实时监测管道状况。附图说明图1是巡行可越障的管道巡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管道巡行机器人的传动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是管道巡行机器人的固定轴、蜗轮轴与相应的孔的配合图。图4是从动轮安装位置示意图。图5是从动轮朝向安装示意图。图6是管道漏液检测水盘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管道巡航系统示意图。图8是管道巡航小车结构示意图。图9是管道巡航小车磁电机与磁条吸附示意图。图10是管道巡航小车俯视图。图11是法兰漏水检测节点结构示意图。图12是法兰漏水检测节点的变形板结构示意图。图13是电子控制系统模块组成框图。图14是巡航监测流程图。其中:1.半环形片,2.蜗轮,3.蜗杆,4.蜗轮轴,5.固定轴,6.弧形孔,7.第一横向齿轮,8.第二横向齿轮,9.横向锥齿轮,10.竖向锥齿轮,11.连接轴,12.主动轮,13.从动轮,14.丝杠,15.丝杠电机,16.第一电机,17.第二电机,18.外立板,19.内立板,20.连接板,21.舵机,22.水盘,23.无线通讯模块,24.传感器,25.磁条,26.车体,27.驱动轮,28.导向轮,29.转弯臂,30.电机,31.齿轮,32.摄像头,33.铜柱,34.履带,35.可变管径外轮廓,36.第一板,37.第二板,38.一板一部,39.一板二部,40.二板一部,41.二板二部,41.磁电机,42.主控板,43.过弯道轮,44.轮轴,45.底座板,46.凹槽框,47.固定块,48.马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管道巡行机器人,包括环形部,所述环形部包括两个环形片组,环形片组包括左右两个半环形片1,两个半环形片1左右相对设置能组成圆环形片,两个环形片组轴向并行排列,位于左侧的半环形片1轴向间隔平行排列组成左侧半环形片组,位于右侧的半环形片1轴向间隔平行排列组成右侧半环形片组。各侧的(左侧和右侧)蜗轮轴4在轴向贯穿各侧的平行间隔排列的半环形片1,并与各半环形片1固定连接,各侧的蜗轮轴4在轴向的两个终端,固定连接在位于轴向上最外侧的两个半环形片1上。在该方案中,由于仅具有两个环形片组,以及由其形成的左、右两侧的半环形片组,因而,左、右两侧的半环形片组的半环形片1均是两个,左、右侧的两个半环形片1在轴向均间隔排列,且由各侧的蜗轮轴4将各侧的两个半环形片1固定。各侧的半环形片组的半环形片1间为轴向半环区间,蜗轮2位于轴向半环区间内,位于各侧的轴向半环区间内的蜗轮轴4,其贯穿蜗轮2的轴向孔,并与轴向孔固定连接,在上述的仅具有两个环形片组的方案中,左、右侧的蜗轮2分别位于左、右侧的两个半环形片1间,且左、右侧的两个半环形片1之间的各侧的蜗轮轴4贯穿并固定连接各侧的蜗轮2的轴向孔。上述方案,对于单侧半环形片组,在轴向上,蜗轮2在两个间隔排列的半环形片1间,蜗轮轴4的两终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半环形片1上,将两个半环形片1轴向连接,且蜗轮轴4贯穿了在两个半环形片1间的蜗轮2,蜗轮轴4与蜗轮2的轴向孔配合,形成固定连接。使得蜗轮2的转动能够形成蜗轮轴4的随动转动,而蜗轮轴4的转动能够形成各侧的环形片组的半环形片1的随动转动。具体的,蜗轮2是竖向蜗轮2,沿蜗轮轴4径向的转动,能使得蜗轮轴4随动转动,各侧的半环形片1能随动各侧的蜗轮轴4转动。作为优选方案,蜗轮轴4连接在半环形片1的顶端位置,能够使得半环形片1的转动范围较大。对于上述方案,如图2所示,竖向设置的蜗杆3,其竖向底端的螺旋齿与所述蜗轮2啮合而组成交错轴齿轮副,蜗杆3的竖向顶端安装第一横向齿轮7,且该横向齿轮与第一电机16的竖向输出轴的横向齿面啮合。环形部在轴向位于两个立板之间,各半环形片1具有弧形孔6,各侧的固定轴5贯穿各侧的半环形片组间隔排列的半环形片1的弧形孔6,各侧的固定轴5在轴向上的两个终端,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轮廓可变的适应管径的法兰漏水检测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30)、齿轮(31)、摄像头(32)、铜柱(33)、履带(34)、可变管径外轮廓(35),可变管径外轮廓(35)包括两个环形轮廓,各环形轮廓包括若干组变形板,一组变形板包括第一板(36)和第二板(37),第一板(36)的两个端部为一板一部(38)和一板二部(39),第二板(37)的两个端部为二板一部(40)和二板二部(41),两板通过中央位置铰接并交叉叠放为X形,一板一部(38)和二板一部(40)为两个前分叉端部,一板二部(39)和二板二部(41)为两个后分叉端部;若干组变形板的相邻的两组变形板,后一组变形板的一板一部(38)与前一组变形板的二板二部(41)铰接,后一组变形板的一板二部(39)与前一组变形板的二板一部(40)铰接,各组变形板围接形成圆环形的可变管径外轮廓(35);两个环形轮廓沿管道轴向并行排列,且,两个环形轮廓中各组变形板相对,若干相对的变形板,通过铜柱(33)连接中央位置的铰接孔,将两个环形轮廓连接,各铜柱(33)排列成圆环形支撑;两个环形轮廓的外侧,在至少一侧,铜柱(33)的支撑段伸出铰接孔,各支撑段随铜柱(33)排列成圆环形;所述的电机(30)被机架或管道等支撑机构支撑,电机(30)的输出轴连接齿轮(31),齿轮(31)与履带(34)内周啮合,且履带(34)的内周围绕在铜柱(33)的支撑段的外周,由排列成圆环形的支撑段对履带(34)支撑,履带(34)外周某一位置安装摄像头(32),摄像头(32)朝向两个环形轮廓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轮廓可变的适应管径的法兰漏水检测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30)、齿轮(31)、摄像头(32)、铜柱(33)、履带(34)、可变管径外轮廓(35),可变管径外轮廓(35)包括两个环形轮廓,各环形轮廓包括若干组变形板,一组变形板包括第一板(36)和第二板(37),第一板(36)的两个端部为一板一部(38)和一板二部(39),第二板(37)的两个端部为二板一部(40)和二板二部(41),两板通过中央位置铰接并交叉叠放为X形,一板一部(38)和二板一部(40)为两个前分叉端部,一板二部(39)和二板二部(41)为两个后分叉端部;若干组变形板的相邻的两组变形板,后一组变形板的一板一部(38)与前一组变形板的二板二部(41)铰接,后一组变形板的一板二部(39)与前一组变形板的二板一部(40)铰接,各组变形板围接形成圆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仓张明君雨巍高千喜黄一婷汪语哲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市云仙引互联网服务有限公司大连民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