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公交站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557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公交站牌,包括公交站牌、电控腔、第一滑轨、固定底座、第一轴承座、固定板和第二轴承座,所述固定底座的两侧均匀安装有螺栓固定套,且螺栓固定套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均竖向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底座顶端靠近中轴线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滑轨,且第一滑轨的顶端均安装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的底端均安装有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相连接,所述固定底座顶端靠近第一滑轨的两侧均安装有限位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在使用时太阳能电池板收集太阳能,并且通过光伏控制器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给装置整体供电,这样工作节约了劳动成本,充分利用了环境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公交站牌
本技术涉及公共设施
,具体为一种智能公交站牌。
技术介绍
公交车,指在城市道路上循固定路线,有或者无固定班次时刻,承载旅客出行的机动车辆,一般外形为方型,有窗,设置座位,其中“公交”是公共交通的简称,公交车台湾地区又称为公车、客运或巴士,在香港和澳门,则多称为巴士。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公交车作为使用率和普及率最高的公共交通设施,其公交站牌的便民功能极为重要,而现今社会公共设施中使用的公交站牌还是老式的样子,功能单一,便民性能不高,且不够稳定,综上所述设计一种智能公交站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公交站牌,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公交站牌,包括公交站牌、电控腔、第一滑轨、固定底座、第一轴承座、固定板和第二轴承座,所述固定底座的两侧均匀安装有螺栓固定套,且螺栓固定套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均竖向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底座顶端靠近中轴线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滑轨,且第一滑轨的顶端均安装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的底端均安装有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相连接,所述固定底座顶端靠近第一滑轨的两侧均安装有限位板,且固定底座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公交站牌,所述公交站牌两侧的底端均安装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远离固定板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靠近第二滑轨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均安装有连接块贯穿至固定板的内部,且连接块两侧均安装有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的底端均安装有复位弹簧与第二滑轨内部底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之间通过安装有固定横板相连接,所述公交站牌一侧的底端安装有PLC控制器,且公交站牌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电控腔,所述电控腔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固定框架,且固定框架的顶端安装有蓄电池箱,所述蓄电池箱内部的底端均匀安装有蓄电池,且蓄电池顶端公交站牌靠近PLC控制器的一侧安装有工作面板,所述工作面板靠近PLC控制器一侧的两端均安装有公交卡充值区,且公交卡充值区之间工作面板靠近PLC控制器的一侧均匀安装有USB接口,所述工作面板顶端公交站牌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显示屏,且第一显示屏的顶端均安装有第二显示屏,所述公交站牌的顶端安装有固定钢架,且固定钢架的顶端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公交站牌一侧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且公交站牌远离温度传感器一侧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下方的公交站牌两侧的中间位置处均竖向安装有爆闪灯。优选的,所述公交站牌靠近PLC控制器的一侧安装有保护外壳。优选的,所述螺栓固定套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螺纹槽,且螺栓固定套与固定螺栓构成固定安装结构。优选的,所述固定钢架呈三角型稳定结构,且固定钢架与太阳能电池板焊接连接,太阳能电池板、固定钢架构成焊接一体化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二轴承座与第一轴承座之间通过安装有连接杆相连接,且第二轴承座与第一轴承座构成榫卯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智能公交站牌通过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在使用时太阳能电池板收集太阳能,并且通过光伏控制器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给装置整体供电,这样工作节约了劳动成本,充分利用了环境资源,同时装置通过安装有螺栓固定套、固定螺栓和固定底座在使用时便于安装固定装置,提高了装置的安装速度,同时装置通过安装有第一滑块、连接杆、第一滑轨、第一轴承座、第二滑轨、第二滑块、第二轴承座、固定板、固定横杆、第二滑块、复位弹簧和连接块,在使用使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增加了装置的稳固性,同时装置通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第二显示屏,可使使用者及时了解当前环境下的温度和湿度,提高了装置的多功能性,同时装置通过安装有爆闪灯,在有雾是天气下使用可提高装置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太阳能电池板;2、温度传感器;3、爆闪灯;4、公交站牌;5、电控腔;6、蓄电池;7、固定框架;8、第一滑轨;9、螺栓固定套;10、固定螺栓;11、第一滑块;12、连接杆;13、蓄电池箱;14、湿度传感器;15、固定钢架;16、工作面板;17、公交卡充值区;18、PLC控制器;19、固定底座;20、第一轴承座;21、固定板;22、USB接口;23、第一显示屏;24、第二显示屏;25、第二滑轨;26、限位板;27、固定横杆;28、第二轴承座;29、第二滑块;30、复位弹簧;31、连接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智能公交站牌,包括公交站牌4、电控腔5、第一滑轨8、固定底座19、第一轴承座20、固定板21和第二轴承座28,固定底座19的两侧均匀安装有螺栓固定套9,且螺栓固定套9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均竖向安装有固定螺栓10,螺栓固定套9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螺纹槽,且螺栓固定套9与固定螺栓10构成固定安装结构,方便安装固定装置,固定底座19顶端靠近中轴线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滑轨8,且第一滑轨8的顶端均安装有第一轴承座20,第一轴承座20的底端均安装有第一滑块11与第一滑轨8相连接,固定底座19顶端靠近第一滑轨8的两侧均安装有限位板26,且固定底座19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公交站牌4,公交站牌4靠近PLC控制器18的一侧安装有保护外壳,防止PLC控制器18遭到损坏,公交站牌4两侧的底端均安装有固定板21,且固定板2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滑轨25,第二滑轨25远离固定板21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二轴承座28,第二轴承座28与第一轴承座20之间通过安装有连接杆12相连接,且第二轴承座28与第一轴承座20构成榫卯结构,便于稳定公交站牌4,且具有一定的减震功能,第二轴承座28靠近第二滑轨25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均安装有连接块31贯穿至固定板21的内部,且连接块31两侧均安装有第二滑块29与第二滑轨25滑动连接,第二滑块29的底端均安装有复位弹簧30与第二滑轨25内部底端相连接,第二轴承座28之间通过安装有固定横板27相连接,公交站牌4一侧的底端安装有PLC控制器18,PLC控制器18的型号为DVP24ESOOR2,且公交站牌4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电控腔5,电控腔5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固定框架7,且固定框架7的顶端安装有蓄电池箱13,蓄电池箱13内部的底端均匀安装有蓄电池6,且蓄电池6顶端公交站牌4靠近PLC控制器18的一侧安装有工作面板16,工作面板16靠近PLC控制器18一侧的两端均安装有公交卡充值区17,且公交卡充值区17之间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公交站牌,包括公交站牌(4)、电控腔(5)、第一滑轨(8)、固定底座(19)、第一轴承座(20)、固定板(21)和第二轴承座(28),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9)的两侧均匀安装有螺栓固定套(9),且螺栓固定套(9)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均竖向安装有固定螺栓(10),所述固定底座(19)顶端靠近中轴线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滑轨(8),且第一滑轨(8)的顶端均安装有第一轴承座(20),所述第一轴承座(20)的底端均安装有第一滑块(11)与第一滑轨(8)相连接,所述固定底座(19)顶端靠近第一滑轨(8)的两侧均安装有限位板(26),且固定底座(19)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公交站牌(4),所述公交站牌(4)两侧的底端均安装有固定板(21),且固定板(2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滑轨(25),所述第二滑轨(25)远离固定板(21)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二轴承座(28),所述第二轴承座(28)靠近第二滑轨(25)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均安装有连接块(31)贯穿至固定板(21)的内部,且连接块(31)两侧均安装有第二滑块(29)与第二滑轨(25)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29)的底端均安装有复位弹簧(30)与第二滑轨(25)内部底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28)之间通过安装有固定横板(27)相连接,所述公交站牌(4)一侧的底端安装有PLC控制器(18),且公交站牌(4)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电控腔(5),所述电控腔(5)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固定框架(7),且固定框架(7)的顶端安装有蓄电池箱(13),所述蓄电池箱(13)内部的底端均匀安装有蓄电池(6),且蓄电池(6)顶端公交站牌(4)靠近PLC控制器(18)的一侧安装有工作面板(16),所述工作面板(16)靠近PLC控制器(18)一侧的两端均安装有公交卡充值区(17),且公交卡充值区(17)之间工作面板(16)靠近PLC控制器(18)的一侧均匀安装有USB接口(22),所述工作面板(16)顶端公交站牌(4)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显示屏(23),且第一显示屏(23)的顶端均安装有第二显示屏(24),所述公交站牌(4)的顶端安装有固定钢架(15),且固定钢架(15)的顶端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1),所述公交站牌(4)一侧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且公交站牌(4)远离温度传感器(2)一侧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湿度传感器(14),所述温度传感器(2)下方的公交站牌(4)两侧的中间位置处均竖向安装有爆闪灯(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公交站牌,包括公交站牌(4)、电控腔(5)、第一滑轨(8)、固定底座(19)、第一轴承座(20)、固定板(21)和第二轴承座(28),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9)的两侧均匀安装有螺栓固定套(9),且螺栓固定套(9)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均竖向安装有固定螺栓(10),所述固定底座(19)顶端靠近中轴线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滑轨(8),且第一滑轨(8)的顶端均安装有第一轴承座(20),所述第一轴承座(20)的底端均安装有第一滑块(11)与第一滑轨(8)相连接,所述固定底座(19)顶端靠近第一滑轨(8)的两侧均安装有限位板(26),且固定底座(19)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公交站牌(4),所述公交站牌(4)两侧的底端均安装有固定板(21),且固定板(2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滑轨(25),所述第二滑轨(25)远离固定板(21)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二轴承座(28),所述第二轴承座(28)靠近第二滑轨(25)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均安装有连接块(31)贯穿至固定板(21)的内部,且连接块(31)两侧均安装有第二滑块(29)与第二滑轨(25)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29)的底端均安装有复位弹簧(30)与第二滑轨(25)内部底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28)之间通过安装有固定横板(27)相连接,所述公交站牌(4)一侧的底端安装有PLC控制器(18),且公交站牌(4)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电控腔(5),所述电控腔(5)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固定框架(7),且固定框架(7)的顶端安装有蓄电池箱(13),所述蓄电池箱(13)内部的底端均匀安装有蓄电池(6),且蓄电池(6)顶端公交站牌(4)靠近PLC控制器(18)的一侧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