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地管道移动工装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52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埋地管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埋地管道移动工装夹具,该夹具包括环形抱箍,所述环形抱箍由上下两片半圆环状的抱箍片围合形成,抱箍片两端向外弯折形成安装耳,紧固件穿过安装耳将两片抱箍片连接固定;抱箍片内侧设置软垫;沿环形抱箍的径向等距向外设置脚轮,所述脚轮通过垫块焊接在抱箍片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埋地管道移动工装夹具,结构简单实用,克服了埋地管道防腐层磨损的问题,且施工迅速,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埋地管道移动工装夹具
本技术属于埋地管道施工
,具体为一种埋地管道移动工装夹具。
技术介绍
在石油化工管道及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中,需要在通过重型路面的埋地管道外加装套管,且套管与埋地管道管径相差不大,工人无法进入套管内才注意。传统的埋地管道穿套方法为直接将埋地管道穿套至套管内,由于管壁间摩擦较大,会造成部分埋地管道的防腐层磨损,工人只有通过探测检漏仪扫描出埋地管道上损坏的地方并再次抽出埋地管道进行防腐层修复,造成大量的人、物、财浪费,并严重影响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传统的埋地管道穿套方法存在防腐层磨损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埋地管道移动工装夹具。本技术的埋地管道移动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该夹具包括环形抱箍,所述环形抱箍由上下两片半圆环状的抱箍片围合形成,抱箍片两端向外弯折形成安装耳,紧固件穿过安装耳将两片抱箍片连接固定;抱箍片内侧设置软垫;沿环形抱箍的径向等距向外设置脚轮,所述脚轮通过垫块焊接在抱箍片上。最优的,各个抱箍片上个设置两个脚轮,脚轮与水平面夹角为±45°。最优的,所述垫块采用U型钢,根据埋地管道及套管的大小分别选择规格为18‎U、25U、29U、36U,以便埋地管道顺利在套管内滑动。最优的,所述软垫采用橡胶垫或石棉垫,在固定夹具时即可提供足够大的摩擦,又不会损坏防腐层。使用时,将埋地管道移动工装夹具夹持在埋地管道上,根据埋地管道长度及重量,等距设置若干埋地管道移动工装夹具,工人推动埋地管道即可将埋地管道完全置入套管内。由于套管与脚轮接触,不会直接接触埋地管道防腐层,且保证了埋地管道穿套施工的快速进行。本技术的埋地管道移动工装夹具,结构简单实用,能避免套管内的埋地管道防腐层磨损,且施工迅速,值得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其中,抱箍1,安装耳2,软垫3,脚轮4,垫块5。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埋地管道移动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该夹具包括环形抱箍1,所述环形抱箍1由上下两片半圆环状的抱箍1片围合形成,抱箍1片两端向外弯折形成安装耳2,紧固件穿过安装耳2将两片抱箍1片连接固定;抱箍1片内侧设置橡胶软垫3;沿环形抱箍1的径向等距向外设置脚轮4,所述脚轮4通过垫块5焊接在抱箍1片上,所述垫块5采用U型钢。各个抱箍1片上个设置两个脚轮4,脚轮4与水平面夹角为±45°,各个脚轮4间的夹角为90°,受力均匀。埋地管道穿套作业完毕后,用埋地管道防腐层探测检漏仪扫描埋地管道的防腐层均无损伤,确保防腐质量的完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埋地管道移动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该夹具包括环形抱箍(1),所述环形抱箍(1)由上下两片半圆环状的抱箍(1)片围合形成,抱箍(1)片两端向外弯折形成安装耳(2),紧固件穿过安装耳(2)将两片抱箍(1)片连接固定;抱箍(1)片内侧设置软垫(3);/n沿环形抱箍(1)的径向等距向外设置脚轮(4),所述脚轮(4)通过垫块(5)焊接在抱箍(1)片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埋地管道移动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该夹具包括环形抱箍(1),所述环形抱箍(1)由上下两片半圆环状的抱箍(1)片围合形成,抱箍(1)片两端向外弯折形成安装耳(2),紧固件穿过安装耳(2)将两片抱箍(1)片连接固定;抱箍(1)片内侧设置软垫(3);
沿环形抱箍(1)的径向等距向外设置脚轮(4),所述脚轮(4)通过垫块(5)焊接在抱箍(1)片上。


2.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常俊寿轩王伟郭水仙周民刘高健陈自俊肖明俊周之宾浦世锐柯继武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建投安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