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运动滚筒的内置动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0494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运动滚筒的内置动力装置,在机架上设置支承轴,在左支承轴上的转动动力装置向左侧与花篮架连接并带动花篮架转动,花篮架与左端盖形成滑动配合,左端盖与滚筒固定连接,在右支承轴上的横动动力装置向右侧与传动凸轮连接并带动传动凸轮转动,在传动凸轮的外周套设右端盖,右端盖与滚筒固定连接,在右端盖的径向上设置一个滚轮,滚轮伸入到传动凸轮外周上的凹槽内,凹槽的走向为一圈封闭的斜向环,横动动力装置使传动凸轮的转速与右端盖的转速形成速度差,滚轮沿着凹槽移动,使右端盖在右支承轴的轴向往复横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转动动力装置和横动动力装置均内置在滚筒的内部,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精度,简化了设备的外部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运动滚筒的内置动力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复合运动滚筒的内置动力装置。
技术介绍
纺织机械是一类将天然纤维或者化学纤维加工成纺织品的机械设备,根据加工工序的不同,所需的机械设备也是各不相同的。在各类纺织机械中,往往都需要用到滚筒,纺织机械中的滚筒具有多种作用和用途,比如用在纺织梳棉机上对金属针布进行机上修复等。在很多情形下,纺织机械的滚筒需要在支承轴上同时做回转运动和横向往复移动。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动力装置通常为外挂式,转动动力装置外挂在支承装置外侧,横动动力装置悬挂于支承装置的另一外侧,其本身重量都会对支承点施加一个外力,产品在支承装置上横向往复移动,动力装置的重力会周期性的发生变化,同时横动动力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对支承装置产生周期性的推力和拉力,转动动力装置和横动动力装置在运行时会产生振动,容易发生共振,以上几个方面都会对支承装置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影响整个设备工作时的运行精度。而且,采用外挂式动力装置造成外部设备冗余,结构复杂,占用一定空间,且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运动滚筒的内置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设置支承轴,在左支承轴(1)上的转动动力装置向左侧与花篮架(3)连接并带动花篮架(3)转动,花篮架(3)与左端盖(2)形成滑动配合,左端盖(2)与滚筒(5)固定连接,在右支承轴(15)上的横动动力装置向右侧与传动凸轮(16)连接并带动传动凸轮(16)转动,在传动凸轮(16)的外周套设右端盖(12),右端盖(12)与滚筒(5)固定连接,在右端盖(12)的径向上设置一个滚轮(13),滚轮(13)伸入到传动凸轮(16)外周上的凹槽(21)内,凹槽(21)的走向为一圈封闭的斜向环,横动动力装置使传动凸轮(16)的转速与右端盖(12)的转速形成速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运动滚筒的内置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设置支承轴,在左支承轴(1)上的转动动力装置向左侧与花篮架(3)连接并带动花篮架(3)转动,花篮架(3)与左端盖(2)形成滑动配合,左端盖(2)与滚筒(5)固定连接,在右支承轴(15)上的横动动力装置向右侧与传动凸轮(16)连接并带动传动凸轮(16)转动,在传动凸轮(16)的外周套设右端盖(12),右端盖(12)与滚筒(5)固定连接,在右端盖(12)的径向上设置一个滚轮(13),滚轮(13)伸入到传动凸轮(16)外周上的凹槽(21)内,凹槽(21)的走向为一圈封闭的斜向环,横动动力装置使传动凸轮(16)的转速与右端盖(12)的转速形成速度差,滚轮(13)沿着凹槽(21)移动,使右端盖(12)在右支承轴(15)的轴向上往复横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运动滚筒的内置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动力装置采用外转子电机(4),外转子电机(4)工作时电机轴不转,电机的外壳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运动滚筒的内置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花篮架(3)沿轴向向一端开设有若干个滑动槽,左端盖(2)的一面上延伸出若干个对应的滑动块,滑动块与滑动槽对应形成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运动滚筒的内置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左端盖(2)的另一面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安装平衡块(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运动滚筒的内置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横动动力装置为两级行星减速装置,包括Ⅰ级行星轮系和Ⅱ级行星轮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运动滚筒的内置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Ⅰ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柯屠晓峰林栋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钛达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