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称式紧凑型双离合器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482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称式紧凑型双离合器模块,应用于机动车的驱动系统中,其包括输入轮毂、对称安装于输入转毂前后侧的两个离合器,每一离合器均包括内外壳体、以及容纳于两者间的摩擦片组,外壳体固接输入轮毂,内壳体外接驱动系统的变速箱换挡机构;离合器分别包括致动构件,两个致动构件用以促使两个摩擦片组交替式的结合,且在摩擦片组结合状态下,输入轮毂的动力流能够经由外壳体及摩擦片组传递至内壳体。其技术方案使得两个对称设计的离合器能够交替式作业,使得换挡时间短,换挡也更直接,动力损失更小,且共用一个输入轮毂,大大减小轴向安装距离,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在满足同样的功能要求下,可以节省布置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称式紧凑型双离合器模块
本技术涉及离合器技术方案,尤其涉及一种对称式紧凑型双离合器模块。
技术介绍
双离合变速箱结合了手动变速箱和自动变速箱的优点,发动机动力可以完全发挥出来,两组离合器相互交替工作,使得换挡时间短,换挡也更直接,动力损失更小,降低油耗。双离合器模块是双离合变速箱中一个关键部件,传统的双离合模块轴向距离长,布置不灵活,国内一些混合动力项目对双离合器的安装有一定的空间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能够大大减小轴向安装距离以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紧凑的对称式紧凑型双离合器模块,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对称式紧凑型双离合器模块,应用于机动车的驱动系统中,其包括输入轮毂、对称安装于输入转毂前后侧的两个离合器,每一离合器均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以及容纳于两者之间的摩擦片组,且外壳体分别固接输入轮毂,内壳体分别外接驱动系统的变速箱换挡机构;每一离合器分别包括一个致动构件,致动构件至少一部分安装于输入轮毂的侧部,且两个致动构件用以促使两个摩擦片组交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称式紧凑型双离合器模块,应用于机动车的驱动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式紧凑型双离合器模块包括输入轮毂(12)、对称安装于所述输入轮毂(12)前后侧的两个离合器,每一所述离合器均包括内壳体(4)和外壳体(1)、以及容纳于两者之间的摩擦片组,且所述外壳体(1)分别固接所述输入轮毂(12),所述内壳体(4)分别外接所述驱动系统的变速箱换挡机构;/n每一所述离合器分别包括一个致动构件,所述致动构件至少一部分安装于所述输入轮毂(12)的侧部,且两个所述致动构件用以促使两个所述摩擦片组交替式的结合,且在所述摩擦片组结合状态下,所述输入轮毂(12)的动力流能够经由所述外壳体(1)及摩擦片组传递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称式紧凑型双离合器模块,应用于机动车的驱动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式紧凑型双离合器模块包括输入轮毂(12)、对称安装于所述输入轮毂(12)前后侧的两个离合器,每一所述离合器均包括内壳体(4)和外壳体(1)、以及容纳于两者之间的摩擦片组,且所述外壳体(1)分别固接所述输入轮毂(12),所述内壳体(4)分别外接所述驱动系统的变速箱换挡机构;
每一所述离合器分别包括一个致动构件,所述致动构件至少一部分安装于所述输入轮毂(12)的侧部,且两个所述致动构件用以促使两个所述摩擦片组交替式的结合,且在所述摩擦片组结合状态下,所述输入轮毂(12)的动力流能够经由所述外壳体(1)及摩擦片组传递至所述内壳体(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称式紧凑型双离合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致动构件分别包括前后布置的第一活塞(7)和第二活塞(5),所述第一活塞(7)与输入轮毂(12)间构成有压力油腔,且所述第一活塞(7)的外缘接近于所述摩擦片组,所述输入轮毂(12)内具有连通至所述压力油腔的液流通道,用以促使所述第一活塞(7)沿背离所述输入轮毂(12)的方向移动并由所述外缘抵触所述摩擦片组,以促使所述摩擦片组结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称式紧凑型双离合器模块,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一活塞(7)和第二活塞(5)之间还安装有弹簧盘(6),用以推动所述第一活塞(7)沿所述输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和翔焦辰宇徐昊李军均
申请(专利权)人:博格华纳汽车零部件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