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进气道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422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进气道总成,壳体的侧面设置进气格栅,底部设置第一出气口,壳体内设置有挡雨罩,挡雨罩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挡雨罩的两侧挡板之间排布若干挡水板,相邻挡水板之间形成第二出气口;其中一侧的侧挡板上开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在该侧挡板的外侧设置导流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侧挡板的外侧形成导流结构,挡雨罩拦截分离的水分从侧挡板外侧的导流结构向下流至排水口排出,水分向下流的时候不流经进气口,因此不会受到进气气流的冲击,避免了水分被气流卷入进气道内部,水分被排出地更彻底,除水效率更高,避免水分被卷入到空气滤清器内、打湿滤芯的滤纸,确保了滤芯的过滤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进气道总成
本技术涉及进气系统
,尤其是一种应用于重型卡车的汽车进气道总成。
技术介绍
进气道作为进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进入进气系统的空气流起除水、除灰的作用,给空气滤清器提供干燥的空气,避免空气流中的水分将滤芯打湿。目前重型汽车所使用的进气格栅结构的进气道,通过在进气道内部增加挡雨罩,对进入进气道的水分进行凝聚、收集、排出;现有进气道结构的挡雨罩上收集的水分沿位于进气口一侧的前端部向下流动、滴落至下方的排水口排出,水分向下会流经进气口,在进气气流的冲击下,一部分水分会被气流卷入进气道内部,除水效率较低,进入进气道内部的水分很容易被卷入到空气滤清器内、打湿滤芯的滤纸,进而降低滤芯的过滤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进气道的除水效率较低,水分容易被卷入空气滤清器内、打湿滤纸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汽车进气道总成,除水效率高,水分不容易卷入空气滤清器内。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进气道总成,壳体的侧面设置进气格栅,底部设置第一出气口,进气格栅、第一出气口导通壳体的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进气道总成,壳体(1)的侧面设置进气格栅(2),底部设置第一出气口(4),进气格栅(2)、第一出气口(4)导通壳体(1)的内部空腔,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位于进气格栅(2)的内侧固定设置有挡雨罩(9),挡雨罩(9)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96);/n挡雨罩(9)的两侧具有侧挡板(90),两侧挡板(90)之间、从上至下依次排布若干挡水板(92),相邻挡水板(92)之间形成第二出气口(91);其中一侧的侧挡板(90)上,对应最下方的挡水板(92)开设有出水口(95),对应其余的若干块挡水板(92)分别开设进水口(94),在该侧挡板(90)的外侧设置导流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进气道总成,壳体(1)的侧面设置进气格栅(2),底部设置第一出气口(4),进气格栅(2)、第一出气口(4)导通壳体(1)的内部空腔,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位于进气格栅(2)的内侧固定设置有挡雨罩(9),挡雨罩(9)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96);
挡雨罩(9)的两侧具有侧挡板(90),两侧挡板(90)之间、从上至下依次排布若干挡水板(92),相邻挡水板(92)之间形成第二出气口(91);其中一侧的侧挡板(90)上,对应最下方的挡水板(92)开设有出水口(95),对应其余的若干块挡水板(92)分别开设进水口(94),在该侧挡板(90)的外侧设置导流结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进气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为排水槽(97),若干进水口(94)及出水口(95)位于排水槽(97)的区域内;工作时,挡水板(92)拦截分离的水分通过若干进水口(94)流到排水槽(97),沿排水槽(97)向下流,通过出水口(95)流至排水口(96)排出。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进气道总成,其特征在于:排水槽(97)由侧挡板(90)的外侧面上朝外凸起的一圈凸条形成,排水槽(97)的外侧面固定有盖板(98),将排水槽(97)封盖为半密闭的排水通道;排水槽(97)内设置有若干条导流条(99),导流条(99)对应设置于进水口(94)的一侧。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进气道总成,其特征在于:挡水板(92)位于进气方向一侧的前端部设置有挡片(9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永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亿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北亿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