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及其机体下框架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及其机体下框架。
技术介绍
现有发动机的机体下框架普遍无挡油结构,这样,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因油底壳内机油液面振荡、液面倾斜等原因,有可能造成曲轴的曲拐搅动机油,进而导致机油泵吸油能力下降以及油品下降。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及其机体下框架,其中,该机体下框架集成有挡油板,可以保证机油泵的吸油能力以及机油品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机体下框架,包括一体成型的外框和挡油板,所述外框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挡油板设有至少一个回油孔,且所述挡油板背离油底壳的一面设有导向面段,以将落至所述挡油板的机油导引至所述回油孔。本技术所提供发动机的机体下框架包括挡油板,可以有效减少颠簸路面、坡面等复杂路面行驶时的机油振荡或者液面倾斜等情形,有利于保证机油泵吸油能力的稳定;而且,挡油板可以很好地隔离曲轴曲拐和机油腔,能够较好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的机体下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的外框(11)和挡油板(12),所述外框(11)设有若干安装孔(111),所述挡油板(12)设有至少一个回油孔(121),且所述挡油板(12)背离油底壳的一面设有导向面段(122),以将落至所述挡油板(12)的机油导引至所述回油孔(1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的机体下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的外框(11)和挡油板(12),所述外框(11)设有若干安装孔(111),所述挡油板(12)设有至少一个回油孔(121),且所述挡油板(12)背离油底壳的一面设有导向面段(122),以将落至所述挡油板(12)的机油导引至所述回油孔(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发动机的机体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板(12)为弧形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发动机的机体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板(12)背离所述油底壳的一面的圆弧半径为140mm-1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发动机的机体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11)至少背离所述油底壳的一面设有存胶倒角(1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发动机的机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博,毕洪宝,胡爱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