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苗秀丽专利>正文

一种进气流线槽叶片组合扰流增压节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414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进气流线槽叶片组合扰流增压节油器,包括外圈套筒、内圈套筒及内导流叶片组,所述内导流叶片组的外部套设有所述内圈套筒,所述内圈套筒的外部套设有所述外圈套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外圈套筒的焊片焊接区域采用镂空区域设计,使外圈套筒套在内圈套筒上与之焊片及镂空区域吻合,密闭衔接,解决了容易导致安装人员手指受伤的问题,同时增加了产品的韧性和弹性,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进而保证安装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产品的安装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进气流线槽叶片组合扰流增压节油器
本技术涉及节油器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进气流线槽叶片组合扰流增压节油器。
技术介绍
目前发动机使用的节能装置涡轮增压器是利用发动机排气管排放的尾气来驱动涡轮机旋转的,涡轮机再带动同轴安装在进气管上的空气压缩机,把空气加压送到发动机的燃烧室,使得燃料在密氧条件下充分的燃烧做功,节约燃烧消耗。目前市面上的这类产品其叶片上切割成若干个呈弧形状的风速干扰片,虽然解决了出风问题,但是这种方式下的节油器由于内叶片组的焊片焊接在内圈套筒上固定之后,在内圈套筒外壁上会出现凸起,安装使用本产品过程中容易刮伤手指,进而影响安装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产品的安装品质。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进气流线槽叶片组合扰流增压节油器,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进气流线槽叶片组合扰流增压节油器,包括外圈套筒、内圈套筒及内导流叶片组,所述内导流叶片组的外部套设有所述内圈套筒,所述内圈套筒的外部套设有所述外圈套筒;其中,所述外圈套筒与所述内圈套筒分别均由一个叶片框体卷绕而成,所述外圈套筒的叶片框体两末端之间形成倾斜设置的第一调节豁口,所述内圈套筒的叶片框体两末端之间形成倾斜设置的第二调节豁口,且所述第一调节豁口与所述第二调节豁口相重合;其中,所述外圈套筒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与节气门口处相配合的第一U型弹片,且每个所述第一U型弹片的舌片底端位于所述外圈套筒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所述内圈套筒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第一U型弹片相重合的第二U型弹片;其中,所述内导流叶片组由若干倾斜设置的叶片构成,所述叶片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内圈套筒固定连接的两个焊片,所述叶片的另一端与相邻叶片固定连接,且相邻所述叶片之间等距设置,所述叶片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气流线槽,且所述气流线槽的内部与所述气流线槽的两侧分别均开设有扰流孔;其中,所述内圈套筒的表面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焊片相配合的焊孔,所述外圈套筒的表面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焊孔相配合的镂空区域;其中,所述叶片与所述内圈套筒的进风口衔接处及所述内圈套筒的出风口衔接处分别均设置有圆角结构。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外圈套筒与内圈套筒之间可以密闭衔接,进而增加了产品的韧性和弹性,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和寿命,所述外圈套筒的厚度与所述内导流叶片组的厚度一致,且所述外圈套筒与所述内圈套筒及所述内导流叶片组均采用316不锈钢制成。进一步的,为了使得气流通过本产品时促使气流均匀分布,氧分子达到更好的雾化效果,从而促使燃油在发动机舱里面更加充分的燃烧,提升发动机工作效率,提升动力,节能减排,所述扰流孔为圆形形状的镂空结构,且所述扰流孔的直径为5mm。进一步的,为了增加气流通过的顺畅度,促使气流在通过产品时候通过叶片的倾斜角度及气流线槽能够更快的形成旋风涡流,从而增加进气量和含氧量,在低扭状态下更好的提升发动机工作效率,所述气流线槽的面积与所述叶片的面积比在1:4-1:3之间,所述气流线槽的高度为2-2.5mm。进一步的,为了有利于气流在通过产品时能够有效的降低风阻力,促使气流在经过进风口进入时顺畅度增加,阻力减小,提升了进气量;同步可以促使气流在经过产品内导流叶片组扰流雾化之后,能够更快速的形成气旋涡流,增大进入到发动机进气管道的进气压力或者增大汽车排气管道的排气拉力,所述叶片与所述内圈套筒的进风口衔接处及所述内圈套筒的出风口衔接处做圆角结构的半径为5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在外圈套筒的焊片焊接区域采用镂空区域设计,使外圈套筒套在内圈套筒上与之焊片及镂空区域吻合,密闭衔接,解决了容易导致安装人员手指受伤的问题,同时增加了产品的韧性和弹性,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进而保证安装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产品的安装品质。(2)、通过在进风口设置圆角结构,从而有利于气流在通过产品时能够有效的降低风阻力,促使气流在经过进风口进入时顺畅度增加,阻力减小,提升了进气量;通过在出风口设置圆角结构,从而可以促使气流在经过产品内导流叶片组扰流雾化之后,能够更快速的形成气旋涡流,增大进入到发动机进气管道的进气压力或者增大汽车排气管道的排气拉力。(3)、通过设置外圈套筒及外圈套筒的厚度与内导流叶片组的厚度一致且外圈套筒与内圈套筒、内导流叶片组均采用316不锈钢制成,从而保证外圈套筒与内圈套筒之间可以密闭衔接,进而增加了产品的韧性和弹性,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和寿命。(4)、通过设置扰流孔,从而使得气流通过本产品时促使气流均匀分布,氧分子达到更好的雾化效果,从而促使燃油在发动机舱里面更加充分的燃烧,提升发动机工作效率,提升动力,节能减排。(5)、通过设置气流线槽及气流线槽具体的尺寸特征,从而增加气流通过的顺畅度,促使气流在通过产品时候通过叶片的倾斜角度及气流线槽能够更快的形成旋风涡流,从而增加进气量和含氧量,在低扭状态下更好的提升发动机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进气流线槽叶片组合扰流增压节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进气流线槽叶片组合扰流增压节油器的侧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进气流线槽叶片组合扰流增压节油器的内导流叶片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进气流线槽叶片组合扰流增压节油器的内导流叶片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进气流线槽叶片组合扰流增压节油器的外圈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进气流线槽叶片组合扰流增压节油器的内圈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圈套筒;101、第一调节豁口;102、第一U型弹片;103、镂空区域;2、内圈套筒;201、第二调节豁口;202、第二U型弹片;203、焊孔;3、内导流叶片组;301、叶片;302、焊片;303、气流线槽;304、扰流孔;305、圆角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进气流线槽叶片组合扰流增压节油器。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6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进气流线槽叶片组合扰流增压节油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进气流线槽叶片组合扰流增压节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圈套筒(1)、内圈套筒(2)及内导流叶片组(3),所述内导流叶片组(3)的外部套设有所述内圈套筒(2),所述内圈套筒(2)的外部套设有所述外圈套筒(1);/n其中,所述外圈套筒(1)与所述内圈套筒(2)分别均由一个叶片框体卷绕而成,所述外圈套筒(1)的叶片框体两末端之间形成倾斜设置的第一调节豁口(101),所述内圈套筒(2)的叶片框体两末端之间形成倾斜设置的第二调节豁口(201),且所述第一调节豁口(101)与所述第二调节豁口(201)相重合;/n其中,所述外圈套筒(1)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与节气门口处相配合的第一U型弹片(102),且每个所述第一U型弹片(102)的舌片底端位于所述外圈套筒(1)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所述内圈套筒(2)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第一U型弹片(102)相重合的第二U型弹片(202);/n其中,所述内导流叶片组(3)由若干倾斜设置的叶片(301)构成,所述叶片(301)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内圈套筒(2)固定连接的两个焊片(302),所述叶片(301)的另一端与相邻叶片(301)固定连接,且相邻所述叶片(301)之间等距设置,所述叶片(30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气流线槽(303),且所述气流线槽(303)的内部与所述气流线槽(303)的两侧分别均开设有扰流孔(304);/n其中,所述内圈套筒(2)的表面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焊片(302)相配合的焊孔(203),所述外圈套筒(1)的表面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焊孔(203)相配合的镂空区域(103);/n其中,所述叶片(301)与所述内圈套筒(2)的进风口衔接处及所述内圈套筒(2)的出风口衔接处分别均设置有圆角结构(30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气流线槽叶片组合扰流增压节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圈套筒(1)、内圈套筒(2)及内导流叶片组(3),所述内导流叶片组(3)的外部套设有所述内圈套筒(2),所述内圈套筒(2)的外部套设有所述外圈套筒(1);
其中,所述外圈套筒(1)与所述内圈套筒(2)分别均由一个叶片框体卷绕而成,所述外圈套筒(1)的叶片框体两末端之间形成倾斜设置的第一调节豁口(101),所述内圈套筒(2)的叶片框体两末端之间形成倾斜设置的第二调节豁口(201),且所述第一调节豁口(101)与所述第二调节豁口(201)相重合;
其中,所述外圈套筒(1)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与节气门口处相配合的第一U型弹片(102),且每个所述第一U型弹片(102)的舌片底端位于所述外圈套筒(1)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所述内圈套筒(2)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第一U型弹片(102)相重合的第二U型弹片(202);
其中,所述内导流叶片组(3)由若干倾斜设置的叶片(301)构成,所述叶片(301)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内圈套筒(2)固定连接的两个焊片(302),所述叶片(301)的另一端与相邻叶片(301)固定连接,且相邻所述叶片(301)之间等距设置,所述叶片(30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气流线槽(303),且所述气流线槽(303)的内部与所述气流线槽(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秀丽
申请(专利权)人:苗秀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