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土场结构
本技术涉及取土场领域,尤其涉及取土场结构。
技术介绍
坡面型取土场多见于道路、桥梁及水利枢纽等需要取土或借土的工程。现在的取土场在取土前,一般会剥离表层土,并将表层土堆砌到取土施工区域外的表层土堆放区处形成表层土堆体,表层土堆体无防护措施,雨水冲刷表层土堆体,一方面表层土堆体的底部土石流失,造成表层土堆体不稳,易垮塌,且流失的土石会破坏周边环境;另一方面表层土堆体表面的土石下滑,下滑的土石使表层土堆体扩张,破坏周边环境,且土石流失,不便于后续利用。取土完成后,现有的取土场也未设置防护措施,仅采用覆土后种植植物任其自然恢复的方法,现有的取土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雨季时汇水对较光滑的取土面的冲刷,易形成侵蚀沟,水土流失严重;二是取土完毕后在取土场坡底形成的取土坑坑深且不规则,遇到雨季积水深,容易造成人员或者牲畜淹亡,且不利于植物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取土场结构,可减小取土场水土流失,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公开的取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取土场结构,包括取土场区(2)和表层土堆放区(1),所述表层土堆放区(1)在所述取土场区(2)的取土施工区域外,所述表层土堆放区(1)内堆砌有表层土堆体(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临时围挡(12),所述表层土堆体(11)堆砌在所述临时围挡(12)内,所述临时围挡(12)具有进出口(13),所述进出口(13)用于在堆砌所述表层土堆体(11)时将表层土运送到所述临时围挡(1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土场结构,包括取土场区(2)和表层土堆放区(1),所述表层土堆放区(1)在所述取土场区(2)的取土施工区域外,所述表层土堆放区(1)内堆砌有表层土堆体(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临时围挡(12),所述表层土堆体(11)堆砌在所述临时围挡(12)内,所述临时围挡(12)具有进出口(13),所述进出口(13)用于在堆砌所述表层土堆体(11)时将表层土运送到所述临时围挡(1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土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土堆体(11)表面苫盖有密目网(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土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围挡(12)由土袋堆砌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土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土场区(2)由上到下包括边坡(21)和坡底(22),所述边坡(21)上部沿等高线设置有截水沟(23),所述截水沟(23)的两端分别延伸到所述边坡(21)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土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坡(21)上还设置有排水沟(24),所述边坡(21)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排水沟(24),所述边坡(21)两侧的所述排水沟(24)的上端分别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秀民,郭建英,邢恩德,王文君,李锦荣,吴永胜,张铁钢,刘艳萍,荣浩,苗恒录,王立霞,
申请(专利权)人: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