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跨度索膜式暖棚的支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0345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6
一种用于大跨度索膜式暖棚的支撑系统。现有暖棚的支撑构件截面尺度较大,消耗材料较多,工程造价较高,当暖棚跨度较大时,因支撑构件结构未能有效改进而使耗材量大且造价高,难以推广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两个单体支撑架竖直并列设置,拉索网包括至少两个纵向索和若干个横向索,若干个横向索布置在两个单体支撑架上,每个横向索沿单体支撑架的厚度方向设置,每个横向索包括悬索和两个锚索,悬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锚索,悬索设在两个单体支撑架间,每个锚索一端与悬索的端部相连接,每个锚索另一端与地面相连接,至少两根纵向索并列设置在两个单体支撑架之间,每根纵向索沿单体支撑架的长度方向设置在若干个横向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冬季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大跨度索膜式暖棚的支撑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撑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跨度索膜式暖棚的支撑系统。
技术介绍
:冬季施工保温措施要求高,难度大。冬季施工由于施工条件及环境不利,是工程质量事故的多发季节,尤以砼工程、钢结构工程居多。如何在冬季施工、抢赶工期的条件下保证项目的质量目标,是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的难点,也基于这些难点导致很多工程项目,尤其是砼工程施工,当进入冬季后,考虑到对工程质量的保证和节约费用,业主会要求施工单位暂停施工,冬季过后方可重新开工。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部分业主出于早竣工投产早受益等诸多因素的考虑,会要求施工单位进行冬期施工。砼工程的冬期施工方法较多,一般有蓄热法、综合蓄热法、蒸汽养护法、电加热养护法、暖棚法等。对于风电基础这种地下结构工程,混凝土构件比较集中,适合采用暖棚法进行冬期施工。暖棚法是指混凝土在暖棚内施工和养护的方法,暖棚搭设在建构筑物或构件周围,棚内设置热源,以维持棚内的正温环境,使砼在正温条件下硬化。常规的暖棚结构体系多采用门式钢架或钢桁架结构,支撑构件截面尺度较大,消耗材料较多,工程造价较高,当暖棚跨度较大时,因支撑构件结构未能有效改进而使耗材量大且造价高,难以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大跨度索膜式暖棚的支撑系统。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大跨度索膜式暖棚的支撑系统,包括拉索网和两个单体支撑架,两个单体支撑架竖直并列设置,拉索网包括至少两个纵向索和若干个横向索,所述若干个横向索布置在两个单体支撑架上,每个横向索沿单体支撑架的厚度方向设置,每个横向索包括悬索和两个锚索,悬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锚索,悬索设置在两个单体支撑架之间,每个锚索的一端与悬索的端部相连接,每个锚索的另一端与地面相连接,至少两根纵向索并列设置在两个单体支撑架之间,每根纵向索沿单体支撑架的长度方向设置在若干个横向索上。作为优选方案:纵向索为弧形索。作为优选方案:单体支撑架包括N个支承立柱和N-1个横梁,所述N个支承立柱竖直并列设置,每两个相邻的支承立柱之间对应设置有一个横梁,每个横梁与该横梁对应的两个支承立柱之间围合形成有匚字形镂空区。作为优选方案:处于单体支撑架端部的匚字形镂空区内设置有一个柱间支撑体。作为优选方案:两个单体支撑架之间的间距比悬索的长度小2000~5000mm。作为优选方案:两个单体支撑架之间间距的取值范围为20000~35000mm。作为优选方案:每个单体支撑架通过调节套与一个横向索相连接,调节套包括环本体和座体,环本体的外圆周端面上加工有弧形槽,座体设置在弧形槽内,座体沿其厚度方向加工有与横向索相配合的安装孔。作为优选方案:座体的底部与弧形槽滑动配合。作为优选方案:座体的顶部加工有上豁口,上豁口与安装孔相连通。作为优选方案:每个纵向索的端部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一钢锚定短桩,每个纵向索的端部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一钢锚定短桩,每个锚索的端部通过第二钢锚定短桩与地面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本技术为一种专用于冬季施工中暖棚的支撑系统,支撑系统中拉索网和单体支撑架的配合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支撑架的强度,实现大跨度无中柱的使用功能,减少材料用量,减轻结构自重,具有施工减量化、轻量化的特点。与传统刚性框排架结构相比,直接降低至少50%的工程造价。二、本技术通过拉索网的结构以及布置方式实现大跨度使用功能,通过两个单体支撑架之间相互配合为拉索网提供稳定可靠的底部支撑,从而形成顶部柔性支撑和底部刚性支撑相结合的整体支撑结构,更加适用于基于风电基础的暖棚结构。三、本技术为两个单体支撑架、至少两个纵向索和若干个横向索相配合形成大跨度单层悬索水平结构分体系、非拆解多单元格构钢架配合斜拉锚定索竖向结构分体系相结合的支撑系统。四、本技术能够达到单元装配式构造要求,易于拆装、转运和无损重装,无需大型起重设备,还能够实现多次重复使用。五、本技术能够根据不同暖棚平面形状进行灵活组合,适于推广普及。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配合风机基础和篷布片时的主视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配合风机基础和篷布片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配合风机基础和篷布片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调节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风机基础;2-单体支撑架;2-1-支承立柱;2-2-横梁;3-拉索网;3-1-纵向索;3-2-横向索;3-2-1-悬索;3-2-2-锚索;4-篷布片;5-匚字形镂空区;6-柱间支撑体;7-第一钢锚定短桩;8-第二钢锚定短桩;9-基坑顶边;10-调节套;10-1-环本体;10-2-座体;10-3-弧形槽;10-4-安装孔;11-安装豁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2、图3、图4和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拉索网3和两个单体支撑架2,两个单体支撑架2竖直并列设置,拉索网3包括至少两个纵向索3-1和若干个横向索3-2,所述若干个横向索3-2布置在两个单体支撑架2上,每个横向索3-2沿单体支撑架2的厚度方向设置,每个横向索3-2包括悬索3-2-1和两个锚索3-2-2,悬索3-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锚索3-2-2,悬索3-2-1设置在两个单体支撑架2之间,每个锚索3-2-2的一端与悬索3-2-1的端部相连接,每个锚索3-2-2的另一端与地面相连接,至少两根纵向索3-1并列设置在两个单体支撑架2之间,每根纵向索3-1沿单体支撑架2的长度方向设置在若干个横向索3-2上。本实施方式中支撑系统在使用时配合设置有风机基础1和篷布片4,篷布片4通过拉索网3与支撑系统相连接。风机基础1为现有环形风机基础结构,篷布片4为柔性片体,现有阻燃帆布即可。两个单体支撑架2并列设置在风机基础1的两侧,篷布片4固定安装在拉索网3上,篷布片4通过现有连接绳捆绑固定在拉索网3上,其他能够起到篷布片4和拉索网3之间稳定连接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也可替换。本实施方式中风机基础1为现有环形风机基础结构。本实施方式中拉索网3中纵向索3-1和横向索3-2均为不锈钢材质制成的拉索。本实施方式中的纵向索3-1为实现稳定功能的拉索,横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大跨度索膜式暖棚的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拉索网(3)和两个单体支撑架(2),两个单体支撑架(2)竖直并列设置,拉索网(3)包括至少两个纵向索(3-1)和若干个横向索(3-2),所述若干个横向索(3-2)布置在两个单体支撑架(2)上,每个横向索(3-2)沿单体支撑架(2)的厚度方向设置,每个横向索(3-2)包括悬索(3-2-1)和两个锚索(3-2-2),悬索(3-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锚索(3-2-2),悬索(3-2-1)设置在两个单体支撑架(2)之间,每个锚索(3-2-2)的一端与悬索(3-2-1)的端部相连接,每个锚索(3-2-2)的另一端与地面相连接,至少两根纵向索(3-1)并列设置在两个单体支撑架(2)之间,每根纵向索(3-1)沿单体支撑架(2)的长度方向设置在若干个横向索(3-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跨度索膜式暖棚的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拉索网(3)和两个单体支撑架(2),两个单体支撑架(2)竖直并列设置,拉索网(3)包括至少两个纵向索(3-1)和若干个横向索(3-2),所述若干个横向索(3-2)布置在两个单体支撑架(2)上,每个横向索(3-2)沿单体支撑架(2)的厚度方向设置,每个横向索(3-2)包括悬索(3-2-1)和两个锚索(3-2-2),悬索(3-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锚索(3-2-2),悬索(3-2-1)设置在两个单体支撑架(2)之间,每个锚索(3-2-2)的一端与悬索(3-2-1)的端部相连接,每个锚索(3-2-2)的另一端与地面相连接,至少两根纵向索(3-1)并列设置在两个单体支撑架(2)之间,每根纵向索(3-1)沿单体支撑架(2)的长度方向设置在若干个横向索(3-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跨度索膜式暖棚的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纵向索(3-1)为弧形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跨度索膜式暖棚的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单体支撑架(2)包括N个支承立柱(2-1)和N-1个横梁(2-2),所述N个支承立柱(2-1)竖直并列设置,每两个相邻的支承立柱(2-1)之间对应设置有一个横梁(2-2),每个横梁(2-2)与该横梁(2-2)对应的两个支承立柱(2-1)之间围合形成有匚字形镂空区(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大跨度索膜式暖棚的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处于单体支撑架(2)端部的匚字形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华李若冰朱广祥张德智阴雨夫石开明武占鑫尹冬岭周坤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