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架构件安装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0334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网架构件安装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平台和位于支撑平台下方的操作平台,支撑平台与操作平台之间设置有分别与其固定连接的上支撑架,操作平台的底部固定有下支撑架,支撑平台上表面固定有升降套管,升降套管内设置有升降顶杆,升降顶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托块,支撑平台上且对应升降套管的位置开设有过孔,支撑平台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调节套管,调节套管的内孔下端延伸设置的调节螺纹,调节套管内设置有调节螺杆且伸入于调节套管内且与调节螺纹螺纹配合,升降顶杆的下端伸入于调节套管内且抵接在调节螺杆的上端,调节螺杆的下端安装有转动轮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者能够在下层对托块的位置进行调整,操作能加灵活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网架构件安装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撑工具,具体涉及一种网架构件安装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提高,许多“高、大、新、尖”的现代化建筑如雨后春笋般耸立,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各种钢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大跨度结构工程中应用更是相当普遍。而大跨度结构工程一般采用空间螺栓球网架结构,其施工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对工程的质量及工期具有重要影响。一般施工通常采用以下方法:所有钢构件在加工厂加工成型、散件进场,螺栓球网架采用满堂支撑脚手架外加格构式支撑架的高空散装法进行安装,先在设计位置处搭设拼装支架或满堂脚手架,然后用起重机把网架构件分件上吊至空中的设计位置,对其进行支撑后再进行拼装。但是在对网架构件进行支撑的时候,需要在支架顶部安装千斤顶,调节其顶部支撑位置的高度,以方便对网格构件进行支撑,由其千斤顶顶部与网架构件相隔较近,操作空间小,对千斤顶的操作容易造成约束,不方便进行位置的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的网架构件安装支撑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网架构件安装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平台和位于支撑平台下方的操作平台,支撑平台与操作平台相隔设置,支撑平台与操作平台之间设置有分别与其固定连接的上支撑架以对支撑平台进行支撑,操作平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架以对操作平台进行支撑,支撑平台上表面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有升降套管,升降套管内设置有一根能够沿其中心线方向与其滑动配合的升降顶杆,升降顶杆的长度大于升降套管的长度,升降顶杆的上端伸出于升降套管外,升降顶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托块,支撑平台上且对应升降套管的位置开设有与升降套管内孔同中心线设置的过孔,过孔的孔径与升降套管的内径一致,支撑平台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与升降套管同中心线设置的调节套管,调节套管的内径与升降套管的内径一致,调节套管的内孔且由调节套管的下端沿调节套管中心线方向朝向调节套管的上端方向延伸设置的调节螺纹,调节套管内设置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上端伸入于调节套管内且与调节螺纹螺纹配合,升降顶杆的下端伸入于调节套管内且抵接在调节螺杆的上端,调节螺杆以能够对升降顶杆进行支撑,调节螺杆的下端位于调节套管外部且安装有与调节螺杆同中心线设置的转动轮盘。在本技术中,操作者站在操作平台上进行操作,通过对转动轮盘的转动,使调节螺杆向上旋移,这样就能够顶着升降顶杆向上移动,进而调整托块的位置,以便于对网架构件进行支撑。这样操作者就能够在支撑平台的下面对支撑平台上方的托块进行调整,就没有空间的约束,操作能加方便灵活。作为优化,所述调节螺杆的下端沿其中心线方向向外延续形成有拧转杆,拧转杆的截面为正多边形形状,所述转动轮盘的中心沿其中心线方向开设有截面形状与拧转杆截面形状一致的安装孔,所述转动轮盘通过安装孔套设在拧转杆上且能够沿拧转杆中心线方向与其滑动配合,拧转杆的下端螺纹连接有限位块以能够对所述转动轮盘滑出拧转杆进行限位,当所述调节螺杆向下旋移时,限位块能够与所述操作平台相隔设置。转动轮盘能够在拧转杆上滑动,可以调整转动轮盘的位置,方便操作者进行操作。作为优化,所述升降套管的管身上以所述升降套管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限位条孔,限位条孔与所述升降套管的内孔连通,限位条孔沿平行于所述升降套管中心线方向延伸设置,限位条孔的两端分别靠近于所述升降套管的两端,所述升降顶杆的杆身上且分别对应限位条孔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滑杆,限位滑杆伸入于限位条孔内且能够沿限位条孔延伸方向与其滑动配合。能够对升降顶杆进行限位,避免升降顶杆从升降套管中滑出。作为优化,所述调节套管内且位于所述升降顶杆以调节螺杆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调节套管同中心线设置的缓冲柱,缓冲柱能够沿调节套管中心线方向与其滑动配合,缓冲柱的两端分别沿其中心线方向向外凸起形成有插柱,插柱的直径小于缓冲柱的直径,插柱上套设有与其同中心线设置的弹性橡胶柱,弹性橡胶柱的直径小于缓冲柱的直径,弹性橡胶柱的长度大于插柱的长度,弹性橡胶柱的一端抵接在其所在一侧的缓冲柱的端面上,另一端凹设有与其同中心线设置的沉孔,插柱远离缓冲柱的一端伸入于沉孔内且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以将弹性橡胶柱锁紧固定在缓冲柱上,锁紧螺母容纳于其所在一侧的沉孔内。网架构件在放置在托块上时,弹性橡胶柱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避免刚性冲击对螺纹造成损坏,延长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者能够在下层对托块的位置进行调整,操作能加灵活方便。附图说明为了使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缓冲柱的安装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网架构件安装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平台1和位于支撑平台1下方的操作平台2,支撑平台1与操作平台2相隔设置,支撑平台1与操作平台2之间设置有分别与其固定连接的上支撑架3以对支撑平台1进行支撑,操作平台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架4以对操作平台2进行支撑,支撑平台1上表面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有升降套管5,升降套管5内设置有一根能够沿其中心线方向与其滑动配合的升降顶杆6,升降顶杆6的长度大于升降套管5的长度,升降顶杆6的上端伸出于升降套管5外,升降顶杆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托块7,支撑平台1上且对应升降套管5的位置开设有与升降套管5内孔同中心线设置的过孔,过孔的孔径与升降套管5的内径一致,支撑平台1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与升降套管5同中心线设置的调节套管8,调节套管8的内径与升降套管6的内径一致,调节套管8的内孔且由调节套管8的下端沿调节套管8中心线方向朝向调节套管8的上端方向延伸设置的调节螺纹,调节套管8内设置有调节螺杆9,调节螺杆9的上端伸入于调节套管8内且与调节螺纹螺纹配合,升降顶杆6的下端伸入于调节套管8内且抵接在调节螺杆9的上端,调节螺杆9以能够对升降顶杆6进行支撑,调节螺杆9的下端位于调节套管8外部且安装有与调节螺杆9同中心线设置的转动轮盘10。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螺杆9的下端沿其中心线方向向外延续形成有拧转杆11,拧转杆11的截面为正多边形形状,所述转动轮盘10的中心沿其中心线方向开设有截面形状与拧转杆11截面形状一致的安装孔,所述转动轮盘10通过安装孔套设在拧转杆11上且能够沿拧转杆11中心线方向与其滑动配合,拧转杆11的下端螺纹连接有限位块12以能够对所述转动轮盘10滑出拧转杆11进行限位,当所述调节螺杆9向下旋移时,限位块12能够与所述操作平台2相隔设置。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套管5的管身上以所述升降套管5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限位条孔,限位条孔与所述升降套管5的内孔连通,限位条孔沿平行于所述升降套管5中心线方向延伸设置,限位条孔的两端分别靠近于所述升降套管5的两端,所述升降顶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架构件安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平台和位于支撑平台下方的操作平台,支撑平台与操作平台相隔设置,支撑平台与操作平台之间设置有分别与其固定连接的上支撑架以对支撑平台进行支撑,操作平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架以对操作平台进行支撑,支撑平台上表面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有升降套管,升降套管内设置有一根能够沿其中心线方向与其滑动配合的升降顶杆,升降顶杆的长度大于升降套管的长度,升降顶杆的上端伸出于升降套管外,升降顶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托块,支撑平台上且对应升降套管的位置开设有与升降套管内孔同中心线设置的过孔,过孔的孔径与升降套管的内径一致,支撑平台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与升降套管同中心线设置的调节套管,调节套管的内径与升降套管的内径一致,调节套管的内孔且由调节套管的下端沿调节套管中心线方向朝向调节套管的上端方向延伸设置的调节螺纹,调节套管内设置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上端伸入于调节套管内且与调节螺纹螺纹配合,升降顶杆的下端伸入于调节套管内且抵接在调节螺杆的上端,调节螺杆以能够对升降顶杆进行支撑,调节螺杆的下端位于调节套管外部且安装有与调节螺杆同中心线设置的转动轮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架构件安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平台和位于支撑平台下方的操作平台,支撑平台与操作平台相隔设置,支撑平台与操作平台之间设置有分别与其固定连接的上支撑架以对支撑平台进行支撑,操作平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架以对操作平台进行支撑,支撑平台上表面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有升降套管,升降套管内设置有一根能够沿其中心线方向与其滑动配合的升降顶杆,升降顶杆的长度大于升降套管的长度,升降顶杆的上端伸出于升降套管外,升降顶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托块,支撑平台上且对应升降套管的位置开设有与升降套管内孔同中心线设置的过孔,过孔的孔径与升降套管的内径一致,支撑平台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与升降套管同中心线设置的调节套管,调节套管的内径与升降套管的内径一致,调节套管的内孔且由调节套管的下端沿调节套管中心线方向朝向调节套管的上端方向延伸设置的调节螺纹,调节套管内设置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上端伸入于调节套管内且与调节螺纹螺纹配合,升降顶杆的下端伸入于调节套管内且抵接在调节螺杆的上端,调节螺杆以能够对升降顶杆进行支撑,调节螺杆的下端位于调节套管外部且安装有与调节螺杆同中心线设置的转动轮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架构件安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杆的下端沿其中心线方向向外延续形成有拧转杆,拧转杆的截面为正多边形形状,所述转动轮盘的中心沿其中心线方向开设有截面形状与拧转杆截面形状一致的安装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义权冉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