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山区高效节水的防渗漏雨水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0263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山区高效节水的防渗漏雨水收集装置,包括:雨水收集池、加强层、防渗层;所述雨水收集池的内侧依次设置有加强层及防渗层,且加强层及防渗层通过铆钉与土壤相连接;所述雨水收集池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框架及若干雨水收集模块,且支撑框架的侧面与雨水收集模块相接触;所述支撑框架的底部设置有潜水泵,且潜水泵上设置有电源线及出水软管;所述支撑框架的顶端设置有检修框,且检修框的底部与雨水收集模块的顶端相接触;所述检修框的顶端设置有盖板;通过对现有装置的改进,具有结构合理,方便搭建部署,防渗漏及蓄水效果好,方便后期维护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山区高效节水的防渗漏雨水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山区农业用水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山区高效节水的防渗漏雨水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水利是发展中国经济重要的保障和推动力,在农业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山区水资源贫乏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目前山区中可通过蓄水池这样的装置来收集雨水,为了避免蓄水池内的雨水渗漏到周围的土壤中,需要采用砖混结构搭建蓄水池,不仅搭建复杂,而且成本较高,此外这类蓄水池一般为露天式设计,在强烈阳光下会使雨水蒸发而损失雨水。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用于山区高效节水的防渗漏雨水收集装置,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山区高效节水的防渗漏雨水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需要采用砖混结构搭建蓄水池,不仅搭建复杂,而且成本较高,此外这类蓄水池一般为露天式设计,在强烈阳光下会使雨水蒸发而损失雨水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山区高效节水的防渗漏雨水收集装置,由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山区高效节水的防渗漏雨水收集装置,包括:雨水收集池(1)、加强层(2)、防渗层(3)、铆钉(4)、雨水收集模块(5)、支撑框架(6)、潜水泵(7)、电源线(8)、出水软管(9)、检修框(10)、盖板(11)、土工布(12)、砂石过滤层(13)、格栅(14);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池(1)的内侧依次设置有加强层(2)及防渗层(3),且加强层(2)及防渗层(3)通过铆钉(4)与土壤相连接;所述雨水收集池(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框架(6)及若干雨水收集模块(5),且支撑框架(6)的侧面与雨水收集模块(5)相接触;所述支撑框架(6)的底部设置有潜水泵(7),且潜水泵(7)上设置有电源线(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山区高效节水的防渗漏雨水收集装置,包括:雨水收集池(1)、加强层(2)、防渗层(3)、铆钉(4)、雨水收集模块(5)、支撑框架(6)、潜水泵(7)、电源线(8)、出水软管(9)、检修框(10)、盖板(11)、土工布(12)、砂石过滤层(13)、格栅(14);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池(1)的内侧依次设置有加强层(2)及防渗层(3),且加强层(2)及防渗层(3)通过铆钉(4)与土壤相连接;所述雨水收集池(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框架(6)及若干雨水收集模块(5),且支撑框架(6)的侧面与雨水收集模块(5)相接触;所述支撑框架(6)的底部设置有潜水泵(7),且潜水泵(7)上设置有电源线(8)及出水软管(9);所述支撑框架(6)的顶端设置有检修框(10),且检修框(10)的底部与雨水收集模块(5)的顶端相接触;所述检修框(10)的顶端设置有盖板(11),且电源线(8)及出水软管(9)通过贯穿方式与盖板(11)相连接;所述雨水收集模块(5)的顶端依次铺设有土工布(12)、砂石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悦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