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城市公园的简易雨水收集储存再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532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城市公园的简易雨水收集储存再利用装置,包括雨水过滤装置、溢流装置和蓄水装置,雨水过滤装置与溢流装置连通,溢流装置与蓄水装置通过连通管连通,雨水过滤装置包括卵石坑槽,卵石坑槽内设置有碎石层和轻质滤料层,轻质滤料层设置于碎石层的下方,轻质滤料层的上表面低于地表设置,碎石层的上表面高于地表设置;雨水过滤装置上设置有进水口,雨水过滤装置通过进水口与导水管或者导水沟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一次连通的雨水过滤装置、溢流装置和蓄水装置,能够充分收集雨水并用收集到的雨水作为城市公园的补水水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建设成本低、便于后期维护,非常适用于城市公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城市公园的简易雨水收集储存再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城市公园的简易雨水收集储存再利用装置,属于集水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在降水集中,雨量丰沛且土壤缓冲与过滤能力较强的地区(例如我国华北平原地区的郑州),土壤滞污纳污的能力强,但地表蒸发量较大,不宜在城市公园内设计较大的水塘或湿地来积蓄雨水。而且在非汛期,如若采用较大的水塘或湿地积蓄雨水,需要额外补充大量的水以维持园内的景观效果,但这违背了节约型公园绿地的设计原则;而且利用园内自身积水灌溉院内绿植需要建设符合相关法规的雨水灌溉管网。目前大多城市公园内的雨水灌溉管网及过滤净化设施的建设成本高、后期维护成本高。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亟需设计一种适用城市公园的简易雨水收集储存再利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建设成本低、便于后期维护的适用城市公园的简易雨水收集储存再利用装置,其能够充分收集雨水并用收集到的雨水作为城市公园的补水水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适用城市公园的简易雨水收集储存再利用装置,包括雨水过滤装置、溢流装置和蓄水装置,所述雨水过滤装置与溢流装置连通,溢流装置与蓄水装置通过连通管连通,雨水过滤装置包括卵石坑槽,卵石坑槽内设置有碎石层和轻质滤料层,轻质滤料层设置于所述碎石层的下方,轻质滤料层的上表面低于地表设置,碎石层的上表面高于地表设置;雨水过滤装置上设置有进水口,雨水过滤装置通过进水口与导水管或者导水沟连通。通过雨水过滤装置对雨水进行一次过滤,通溢流装置去除雨水中携带的沙土。前述的这种适用城市公园的简易雨水收集储存再利用装置中,还包括湿地过滤区,所述湿地过滤区设置于所述雨水过滤装置和溢流装置之间。通过湿地过滤区对雨水进行二次过滤。将湿地过滤区设置在雨水过滤装置和溢流装置,是为了在雨水经过两种方式的过滤后,便于利用溢流装置去除流经湿地过滤区雨水所携带的沙土。前述的这种适用城市公园的简易雨水收集储存再利用装置中,所述湿地过滤区包括浅过滤区和深过滤区,浅过滤区位于雨水过滤装置和深过滤区之间,深过滤区设置于浅过滤区与溢流装置之间。通过浅过滤区以保证湿地植物正常生长,并保证湿地过滤区旱季需水量较小,在深过滤区设计用于连通溢流装置的连接设备,挖深便于检修和定期清理。前述的这种适用城市公园的简易雨水收集储存再利用装置中,所述深过滤区与溢流装置的连接处设置有透水格栅,透水格栅固定在溢流装置上。流经湿地过滤区的雨水通过透水格栅进入溢流装置。前述的这种适用城市公园的简易雨水收集储存再利用装置中,所述溢流装置内置有隔墙,通过隔墙将溢流装置内分设为第一溢流区和第二溢流区,第二溢流区通过连通管与蓄水装置连通。经溢流装置除沙的雨水通过连通进入蓄水装置存储。前述的这种适用城市公园的简易雨水收集储存再利用装置中,所述蓄水装置上设置有两个通气孔和检修口,蓄水装置内设置有水位控制器和至少1个潜污泵。前述的这种适用城市公园的简易雨水收集储存再利用装置中,所述蓄水装置内设置有第一潜污泵和第二潜污泵,第二潜污泵通过管道与湿地过滤区连通。前述的这种适用城市公园的简易雨水收集储存再利用装置中,所述进水口设置于碎石层的下方。前述的这种适用城市公园的简易雨水收集储存再利用装置中,所述导水管的直径为300mm;连通管的直径为400mm。前述的这种适用城市公园的简易雨水收集储存再利用装置中,所述蓄水装置和溢流装置上均设置有检修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依次连通的雨水过滤装置、溢流装置和蓄水装置,能够充分收集雨水并用收集到的雨水作为城市公园的补水水源;使用本技术在非汛期也无需额外补充大量的水,就足以维持园内的绿植景观;本技术结构简单、建设成本低、便于后期维护,非常适用于城市公园。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雨水过滤装置,2-溢流装置,201-隔墙,202-第一溢流区,203-第二溢流区,3-蓄水装置,301-通气孔,302-检修口,303-水位控制器,304-第一潜污泵,305-第二潜污泵,4-湿地过滤区,401-浅过滤区,402-深过滤区,5-碎石层,6-轻质滤料层,7-进水口,8-透水格栅,9-连通管,10-卵石坑槽,11-导水管。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本技术的实施例1:一种适用城市公园的简易雨水收集储存再利用装置,包括雨水过滤装置1、溢流装置2和蓄水装置3,雨水过滤装置1与溢流装置2连通,溢流装置2与蓄水装置3通过连通管9连通,雨水过滤装置1包括卵石坑槽10,卵石坑槽10内设置有碎石层5和轻质滤料层6,轻质滤料层6设置于碎石层5的下方,轻质滤料层6的上表面低于地表设置,碎石层5的上表面高于地表设置;雨水过滤装置1上设置有进水口7,雨水过滤装置1通过进水口7与导水管11或者导水沟连通。本技术实施例2:一种适用城市公园的简易雨水收集储存再利用装置,包括雨水过滤装置1、溢流装置2和蓄水装置3,雨水过滤装置1与溢流装置2连通,溢流装置2与蓄水装置3通过连通管9连通,雨水过滤装置1包括卵石坑槽10,卵石坑槽10内设置有碎石层5和轻质滤料层6,轻质滤料层6设置于碎石层5的下方,轻质滤料层6的上表面低于地表设置,碎石层5的上表面高于地表设置;雨水过滤装置1上设置有进水口7,雨水过滤装置1通过进水口7与导水管11或者埋于地下的导水沟连通。还包括湿地过滤区4,湿地过滤区4设置于雨水过滤装置1和溢流装置2之间。具体的,湿地过滤区4包括浅过滤区401和深过滤区402,浅过滤区401位于雨水过滤装置1和深过滤区402之间,深过滤区402设置于浅过滤区401与溢流装置2之间。进一步的,深过滤区402与溢流装置2的连接处设置有透水格栅8,透水格栅8固定在溢流装置2上。蓄水装置3上设置有两个通气孔301和检修口302,蓄水装置3内设置有水位控制器303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城市公园的简易雨水收集储存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过滤装置(1)、溢流装置(2)和蓄水装置(3),所述雨水过滤装置(1)与溢流装置(2)连通,所述溢流装置(2)与蓄水装置(3)通过连通管(9)连通,所述雨水过滤装置(1)包括卵石坑槽(10),卵石坑槽(10)内设置有碎石层(5)和轻质滤料层(6),所述轻质滤料层(6)设置于所述碎石层(5)的下方,所述轻质滤料层(6)的上表面低于地表设置,所述碎石层(5)的上表面高于地表设置;/n所述雨水过滤装置(1)上设置有进水口(7),雨水过滤装置(1)通过进水口(7)与导水管(11)或者导水沟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城市公园的简易雨水收集储存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过滤装置(1)、溢流装置(2)和蓄水装置(3),所述雨水过滤装置(1)与溢流装置(2)连通,所述溢流装置(2)与蓄水装置(3)通过连通管(9)连通,所述雨水过滤装置(1)包括卵石坑槽(10),卵石坑槽(10)内设置有碎石层(5)和轻质滤料层(6),所述轻质滤料层(6)设置于所述碎石层(5)的下方,所述轻质滤料层(6)的上表面低于地表设置,所述碎石层(5)的上表面高于地表设置;
所述雨水过滤装置(1)上设置有进水口(7),雨水过滤装置(1)通过进水口(7)与导水管(11)或者导水沟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城市公园的简易雨水收集储存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湿地过滤区(4),所述湿地过滤区(4)设置于所述雨水过滤装置(1)和溢流装置(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城市公园的简易雨水收集储存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地过滤区(4)包括浅过滤区(401)和深过滤区(402),所述浅过滤区(401)位于雨水过滤装置(1)和深过滤区(402)之间,所述深过滤区(402)设置于所述浅过滤区(401)与溢流装置(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城市公园的简易雨水收集储存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深过滤区(402)与溢流装置(2)的连接处设置有透水格栅(8),所述透水格栅(8)固定在所述溢流装置(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天馨马亚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