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高密度建成区的多功能双层调蓄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456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密度建成区的多功能双层调蓄池,所述调蓄池包括通过隔板分隔设置呈上下分布的上层雨水调蓄池和下层污水调蓄池,所述雨水调蓄池的进水端依次连接有上层雨水进水管、粗格栅、捞沙器、细格栅和上层集水坑,所述污水调蓄池的进水端依次连接有下层污水进水管和下层集水坑,所述雨水调蓄池和污水调蓄池通过设置在雨水调蓄池侧壁上的检修孔进行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层调蓄池具有结构稳定,能耗低,占地利用率高,池体利用率高,使用次数及保障率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高密度建成区的多功能双层调蓄池
本专利技术属于雨污水调蓄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密度建成区的多功能双层调蓄池。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调蓄池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初期雨水调蓄和污水峰值调蓄两方面。初期雨水一般是指在不同汇水面,降雨冲刷地面所形成的雨水径流的一部分量,是根据具体降雨条件下冲刷规律所得出的经验性概念,该部分雨水由于对大气的淋洗和对地面的冲刷,具有污染物浓度高、水质变化大、瞬时流量大等特点,这部分高污染雨水通过雨水系统进入河道,严重影响了河道水质。我国降雨在局部地区尤其是南方地区往往呈现短历时强度大的特点,由于降雨时管道系统内的瞬时流量大,污水厂往往难以及时处理,为了控制初雨污染对河道的影响,目前国内普遍采用调蓄池收集并暂时储存初雨,待降雨过后污水处理厂处理负荷较低时再将调蓄池内储存的初雨均匀排入市政污水系统,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另外,我国一些城市发展迅速,人口潮汐现象导致高峰期变化系数远大于设计规范值,呈现高峰期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情况进而出现污水厂前溢流污染河道水质的情况。建设污水调蓄池能够有效解决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高密度建成区的多功能双层调蓄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蓄池包括通过中层板分隔设置呈上下分布的上层雨水调蓄池和下层污水调蓄池,且雨水调蓄池和污水调蓄池的顶部均呈弧形结构;所述雨水调蓄池的进水端依次连接有上层雨水进水管、过滤系统和上层集水坑,所述污水调蓄池的进水端依次连接有下层污水进水管和下层集水坑,所述雨水调蓄池和污水调蓄池通过设置在雨水调蓄池侧壁上的检修孔进行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高密度建成区的多功能双层调蓄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蓄池包括通过中层板分隔设置呈上下分布的上层雨水调蓄池和下层污水调蓄池,且雨水调蓄池和污水调蓄池的顶部均呈弧形结构;所述雨水调蓄池的进水端依次连接有上层雨水进水管、过滤系统和上层集水坑,所述污水调蓄池的进水端依次连接有下层污水进水管和下层集水坑,所述雨水调蓄池和污水调蓄池通过设置在雨水调蓄池侧壁上的检修孔进行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密度建成区的多功能双层调蓄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粗格栅、捞沙器和细格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密度建成区的多功能双层调蓄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调蓄池还包括设置在中部的上层智能喷射器,以及设置在顶部的上层排风主管;在上层排风主管处设有上层排风管风阀,闭合时可单独关闭上层排风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高密度建成区的多功能双层调蓄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调蓄池还包括设置在中部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捷陶如钧余浩王瑞钟江丽周小勇霍怡君甄万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