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洪河道二级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221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洪河道二级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包括由第一、第二和第三预制件合围而成的矩形框格梁,矩形框格梁内侧适配铺设有土工格栅;第一预制件呈十字形结构,由长度相等的第一横梁和第一纵梁构成,第二预制件呈一字型结构,由第二横梁构成,第三预制件呈T字形结构,由第三横梁和第三纵梁构成;其中,第三横梁的长度与第一横梁长度相等,在第一横梁、第一纵梁、第三横梁的两端面以及第三纵梁的外端面上均垂直开设有连接插孔,在第二横梁的两端面上垂直设置有与连接插孔相匹配的插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结构简单,预制加工及铺设简便;利于边坡稳定,提升抗洪水冲刷能力,丰富行洪河道二级边坡的生态景观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洪河道二级边坡生态防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河道护坡
,尤其是涉及一种行洪河道二级边坡生态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行洪河道整治设计中,为便于安全泄洪,均采用复式断面的边坡防护,其二级边坡常见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采用一般的土坡,无任何防护,坡面植被杂乱且覆盖率低,汛期行洪时极易遭受冲刷,造成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甚至出现塌岸、滑坡等现象;另一种是采用同一级边坡相同的混凝土、浆砌石或连锁块等硬质防护型边坡,虽然其表面相对光滑且耐冲刷,但坡面外观较为生硬,生态景观效果差,缺乏居民亲水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拼接简便,生态景观效果好的行洪河道二级边坡生态防护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行洪河道二级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包括由第一预制件、第二预制件和第三预制件合围而成的矩形框格梁,在所述矩形框格梁内侧适配铺设有土工格栅;所述第一预制件呈十字形结构,由长度相等的第一横梁和第一纵梁垂直交叉构成,所述第二预制件呈一字型结构,由第二横梁构成,及所述第三预制件呈T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洪河道二级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第一预制件、第二预制件和第三预制件合围而成的矩形框格梁,在所述矩形框格梁内侧适配铺设有土工格栅;/n所述第一预制件呈十字形结构,由长度相等的第一横梁和第一纵梁垂直交叉构成;/n所述第二预制件呈一字型结构,由第二横梁构成;及/n所述第三预制件呈T字形结构,由第三横梁和垂直固定于其一侧的第三纵梁构成;/n其中,所述第三横梁的长度与第一横梁长度相等,在所述第一横梁、第一纵梁、第三横梁的两端面以及所述第三纵梁的外端面上均垂直开设有连接插孔,在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面上垂直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插孔相匹配的插接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洪河道二级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第一预制件、第二预制件和第三预制件合围而成的矩形框格梁,在所述矩形框格梁内侧适配铺设有土工格栅;
所述第一预制件呈十字形结构,由长度相等的第一横梁和第一纵梁垂直交叉构成;
所述第二预制件呈一字型结构,由第二横梁构成;及
所述第三预制件呈T字形结构,由第三横梁和垂直固定于其一侧的第三纵梁构成;
其中,所述第三横梁的长度与第一横梁长度相等,在所述第一横梁、第一纵梁、第三横梁的两端面以及所述第三纵梁的外端面上均垂直开设有连接插孔,在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面上垂直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插孔相匹配的插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洪河道二级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第一纵梁、第二横梁、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通阳冯光伟符强丁玉吕学梅王民黄伟彭建卫王德勇翟东辉范磊邰肇悦刘杰侯晓辉王鹏李孟洋汪鹏石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