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沥青路面单车道养护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183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孔沥青路面单车道养护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条车道,每条车道包括由下向上依次铺设的基层、下面层、中面层,在所述多条车道中的一条单车道的中面层上方铺设有多孔沥青层和超薄磨耗层,所述超薄磨耗层的厚度为1~2.5cm,在所述多条车道中除所述单车道以外的其它车道的中面层上方铺设有单层多孔沥青层,所述单层多孔沥青层的上表面与所述超薄磨耗层的上表面相平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多孔沥青路面单车道养护路面结构,具有成本低、节约资源的优点,同时路面还具有优异的排水降噪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孔沥青路面单车道养护路面结构
本技术涉及道路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孔沥青路面单车道养护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公路工程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雨天易出现水漂、水雾等现象,进而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多孔沥青路面结构,它是一种能够快速排除路面雨水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其空隙率通常在20%左右。它能快速将流入路面的雨水通过其结构内部的连通空隙排出路面范围外,使路面积水快速消除,提高了道路的雨天抗滑性和行车安全性。由于我国气候状况复杂,交通和环境荷载等因素的影响对路面造成极大的破坏作用,致使多孔路面结构在长期使用后易产生一系列病害问题。现有技术中针对多孔结构路面的养护方法通常是对全车道整个上面层进行铣刨,再重新摊铺形成新的面层,这种养护方法虽然能够有效解决病害问题,但对全车道进行整层铣刨重新摊铺的施工工艺复杂且工程造价较高,会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并且由于行驶车辆的类型不同等原因,对于全路面而言往往其中一条车道的病害问题会较为严重,因此,如何探索一种造价低、性能优良的养护路面结构,是本领域尚未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是现有技术对全车道进行整层铣刨重新摊铺形成的养护路面存在的造价较高、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进而提供一种性能优良、造价较低且节约资源的多孔沥青路面单车道养护路面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孔沥青路面单车道养护路面结构,包括多条车道,每条车道包括由下向上依次铺设的基层、下面层、中面层,在所述多条车道中的一条单车道的中面层上方依次铺设有多孔沥青层和超薄磨耗层,所述超薄磨耗层的厚度为1~2.5cm,在所述多条车道中除所述单车道以外的其它车道的中面层上方铺设有单层多孔沥青层,所述单层多孔沥青层的上表面与所述超薄磨耗层的上表面相平齐。所述多条车道的基层、下面层和中面层的厚度均一致。所述超薄磨耗层为最大公称粒径为4.75mm或7.5mm或9.5mm的多孔型沥青磨耗层。所述单车道中的所述多孔沥青层以及所述其它车道中的所述单层多孔沥青层采用最大公称粒径为13.2mm或16mm或19mm的多孔改性沥青层。所述单层多孔沥青层的厚度为3~5cm。所述下面层为最大公称粒径为26.5mm或31.5mm的密级配沥青层。所述下面层的厚度为6cm~10cm。所述中面层为最大公称粒径为16mm或19mm的密级配沥青层。所述中面层的厚度为4cm~8cm。所述基层为半刚性基层。本技术所述的多孔沥青路面单车道养护路面结构,优点在于:本技术所述的多孔沥青路面单车道养护路面结构,是将其中一条单车道的上面层表层1~2.5cm处铣刨后,重新加铺超薄磨耗层,其它车道则保持现状,由于只铣刨了单车道的表层,因此有效减小了养护时的铣刨厚度,可大大减少养护成本,同时解决了传统道路养护时全封闭方式施工所造成的交通堵塞问题。同时,本申请优选所述超薄磨耗层为厚度为1~2.5cm,最大公称粒径为4.75mm或7.5mm或9.5mm的多孔型沥青磨耗层,其与位于下方和侧方的最大公称粒径为13.2mm或16mm或19mm的多孔改性沥青层相配合,使得路面具有优异的排水降噪功能。为了使本技术所述的多孔沥青路面单车道养护路面结构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所述的多孔沥青路面单车道养护路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是本技术所述的多孔沥青路面单车道养护路面结构的可变换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单层多孔沥青层;2-中面层;3-下面层;4-基层;5-超薄磨耗层;6-超薄磨耗层下方的多孔沥青层;7-超车道;8-行车道;9-应急车道。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孔沥青路面单车道养护路面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养护路面结构包括三条车道,依次为超车道7、行车道8、应急车道9,每条车道包括由下向上依次铺设的基层4、下面层3、中面层2,所述三条车道的基层4、下面层3和中面层2的厚度均一致。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层4采用二灰稳定土层,厚度为40cm;所述下面层3为最大公称粒径为26.5mm的AC-25沥青层,厚度为8cm;所述中面层2为最大公称粒径为16mm的AC-16沥青层,厚度为6cm。本实施例中三条车道中的一条单车道的中面层2上方依次铺设有多孔沥青层6和超薄磨耗层5,所述超薄磨耗层5铺设在所述多孔沥青层6的上方,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单车道为超车道7,所述多孔沥青层6为最大公称粒径为13.2mm,厚度为2.5cm的PAC-13沥青层,所述超薄磨耗层5为最大公称粒径为4.75mm、厚度为1.5cm的PUC-5沥青层,即最大公称粒径为4.75mm的多孔结构超薄磨耗层;所述三条车道中除所述单车道以外的其它车道分别为行车道8和应急车道9,所述行车道8和应急车道9的中面层2上方铺设有单层多孔沥青层1,所述单层多孔沥青层1为最大公称粒径为13.2mm,厚度为4cm的PAC-13沥青层,所述单层多孔沥青层1的上表面与所述超薄磨耗层5的上表面相平齐。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养护路面结构采用单车道的养护方式建造而成,所述养护过程为:原路面的三车道的上面层均为厚度为4cm的PAC-13沥青层,将需要维修的超车道7铣刨1.5cm后,重新加铺厚度为1.5cm的PUC-5沥青层,其它车道保持现状,即得到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养护路面结构。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孔沥青路面单车道养护路面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养护路面结构包括三条车道,依次为超车道7、行车道8、应急车道9,每条车道包括由下向上依次铺设的基层4、下面层3、中面层2,所述三条车道的基层4、下面层3和中面层2的厚度均一致。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层4采用二灰稳定土层,厚度为40cm;所述下面层3为最大公称粒径为26.5mm的AC-25沥青层,厚度为8cm;所述中面层2为最大公称粒径为16mm的AC-16沥青层,厚度为6cm。本实施例中三条车道中的一条单车道的中面层2上方铺设有多孔沥青层6和超薄磨耗层5,所述超薄磨耗层5铺设在所述多孔沥青层6的上方,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单车道为行车道8,所述多孔沥青层6为最大公称粒径为13.2mm,厚度为2.5cm的PAC-13沥青层,所述超薄磨耗层5为最大公称粒径为4.75mm、厚度为1.5cm的PUC-5沥青层;所述三条车道中除所述单车道以外的其它车道分别为超车道7和应急车道9,所述行车道8和应急车道9的中面层2上方铺设有单层多孔沥青层1,所述单层多孔沥青层1为最大公称粒径为13.2mm,厚度为4cm的PAC-13沥青层,所述单层多孔沥青层1的上表面与所述超薄磨耗层5的上表面相平齐。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养护路面结构采用单车道的养护方式建造而成,所述养护过程为:原路面的三车道的上面层均为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孔沥青路面单车道养护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条车道,每条车道包括由下向上依次铺设的基层、下面层、中面层,在所述多条车道中的一条单车道的中面层上方依次铺设有多孔沥青层和超薄磨耗层,所述超薄磨耗层的厚度为1~2.5cm,在所述多条车道中除所述单车道以外的其它车道的中面层上方铺设有单层多孔沥青层,所述单层多孔沥青层的上表面与所述超薄磨耗层的上表面相平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沥青路面单车道养护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条车道,每条车道包括由下向上依次铺设的基层、下面层、中面层,在所述多条车道中的一条单车道的中面层上方依次铺设有多孔沥青层和超薄磨耗层,所述超薄磨耗层的厚度为1~2.5cm,在所述多条车道中除所述单车道以外的其它车道的中面层上方铺设有单层多孔沥青层,所述单层多孔沥青层的上表面与所述超薄磨耗层的上表面相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沥青路面单车道养护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车道的基层、下面层和中面层的厚度均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沥青路面单车道养护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薄磨耗层为最大公称粒径为4.75mm或7.5mm或9.5mm的多孔型沥青磨耗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沥青路面单车道养护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车道中的所述多孔沥青层以及所述其它车道中的所述单层多孔沥青层采用最大公称粒径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海珠李英涛李明亮祝争艳李俊尹龙武昊吴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高速公路工程养护技术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