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炉缸的炉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123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炉炉缸的炉壁结构,由外至内包括炉壳、冷却壁、第一导热增强层、碳素捣打料层、第二导热增强层、大块碳砖层、刚玉砖层,所述第一导热增强层材料为石墨粉层,在冷却壁与碳素捣打料层之间。第二导热增强层材料为石墨粉层,在碳素捣打料层与大块碳砖层之间,炉缸的上方对称设置有风口,炉缸的下方设置有铁口,炉缸的下方还设有石墨碳纤维热电偶。通过在大块碳砖层、碳素捣打料层以及冷却层之间增加导热增强层来减少各层之间的空隙,提升导热效率,并用上宽下窄的分布刚玉砖层,使热量更为集中,以减少炉料堆积,用石墨碳纤维热电偶实时监控温度,方便工作人员控制炉内温度,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减少安全隐患和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炉炉缸的炉壁结构
本技术涉及高炉设备的
,特别是高炉炉缸的炉壁结构。
技术介绍
高炉指横截面为圆形的炼铁竖炉,高炉本体自上而下包括炉喉、炉身、炉腰、炉腹、炉缸、炉底,高炉是炼铁生产的主要设备,它具有产量大、生产率高和成本低的优点,这是其他炼铁方法无法比拟的,高炉冶炼的主要产品是生铁,还有副产高炉渣和高炉煤气。传统的高炉炉壁易破损,采用炭砖与陶瓷材料结合的结构,从传热角度来说,炭砖与陶瓷材料结合的炉底结构为隔热与导热的结合,通常称之为保温型结构,这虽然提高了高炉导热效率,但由于大块碳砖层、碳素捣打料层以及冷却层之间存在细微空隙,导致整个炉壁结构导热效率不能发挥大最大,且炉壁内无准确温度感应装置,炉内温度情况测定多只有大概范围,甚至只凭工作人员日常经验推断,这些问题将会导致炉缸堆积,生产效率极大的降低,也会,大大缩短了高炉本身耐用寿命,使高炉使用产生安全隐患,大大缩短了高炉本身耐用时间,造成资源浪费,因此提出一种高炉炉缸的炉壁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高炉炉缸的炉壁结构,通过减少炉壁各层之间的空隙,来提升导热效率,并用上宽下窄的分布刚玉砖层,减少下方受热面积,使热量更为集中,以减少炉料堆积,同时通过准确实时检测高炉内的温度来控制炉内反应,提升生产效率,减少安全隐患,资源浪费。为实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高炉炉缸的炉壁结构,由外至内包括炉壳、冷却壁、第一导热增强层、碳素捣打料层、第二导热增强层、大块碳砖层、刚玉砖层,所述第一导热增强层材料为石墨粉层,在冷却壁与碳素捣打料层之间。所述第二导热增强层材料为石墨粉层,在碳素捣打料层与大块碳砖层之间,所述炉缸的上方对称设置有风口,所述炉缸的下方设置有铁口,所述炉缸的下方还设有石墨碳纤维热电偶。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导热增强层、第二导热增强层的所用石墨粉为平均直径0.1μm-0.5μm的石墨颗粒,第一导热增强层、第二导热增强层与碳素捣打料层紧密贴合。作为优选,所述所述刚玉砖层的内壁呈阶梯状分布,所述刚玉砖层的内壁截面所在圆的半径自上而下逐渐变小。作为优选,所述刚玉砖层的内壁呈倒圆台式分布,所述刚玉砖层的内壁截面所在圆的半径自上而下逐渐变小。作为优选,所述所述石墨碳纤维热电偶安装在刚玉砖层的最下端。作为优选,所述石墨碳纤维热电偶数量增加若干,石墨碳纤维热电偶在刚玉砖层安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大块碳砖层、碳素捣打料层以及冷却层之间增加导热增强层来减少各层之间的空隙,提升导热效率,加快热传导,并用上宽下窄的分布刚玉砖层,减少下方受热面积,使热量更为集中,以减少炉料堆积,用石墨碳纤维热电偶实时监控温度,方便工作人员控制炉内温度,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减少安全隐患和资源浪费。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高炉炉缸的炉壁结构截面示意图。其中1-炉壳、2-冷却壁、3-第一导热增强层、4-碳素捣打料层、5-第二导热增强层、6-大块碳砖层、7-刚玉砖层、8-风口、9-铁口、10-石墨碳纤维热电偶。【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本技术一种高炉炉缸的炉壁结构,由外至内包括炉壳1、冷却壁2、第一导热增强层3、碳素捣打料层4、第二导热增强层5、大块碳砖层6、刚玉砖层7,所述第一导热增强层3材料为石墨粉层,在冷却壁2与碳素捣打料层4之间。所述第二导热增强层5材料为石墨粉层,在碳素捣打料层4与大块碳砖层6之间,所述炉缸的上方对称设置有风口8,所述炉缸的下方设置有铁口9所述炉缸的下方还设有石墨碳纤维热电偶10。实施例1:所述第一导热增强层3、第二导热增强层5的所用石墨粉为平均直径0.1μm-0.5μm的石墨颗粒,与碳素捣打料层紧密贴合。所述刚玉砖层7的内壁呈阶梯状分布,所述刚玉砖层7的内壁截面所在圆的半径自上而下逐渐变小。所述石墨碳纤维热电偶10安装在刚玉砖层7的最下端。所述石墨碳纤维热电偶10数量增加若干,石墨碳纤维热电偶在刚玉砖层7安装。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刚玉砖层7的内壁呈倒圆台式分布,所述刚玉砖层7的内壁截面所在圆的半径自上而下逐渐变小。本技术工作过程:通过在大块碳砖层、碳素捣打料层以及冷却层之间增加导热增强层来减少各层之间的空隙,提升导热效率,加快热传导,并用上宽下窄的分布刚玉砖层,减少下方受热面积,使热量更为集中,以减少炉料堆积,用安装在刚玉砖层下方的石墨碳纤维热电偶实时监控温度,方便工作人员控制炉内温度,石墨碳纤维热电偶也可安装若干,从刚玉砖层各高度测量炉温,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减少安全隐患和资源浪费。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炉炉缸的炉壁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外至内包括炉壳(1)、冷却壁(2)、第一导热增强层(3)、碳素捣打料层(4)、第二导热增强层(5)、大块碳砖层(6)、刚玉砖层(7),所述第一导热增强层(3)材料为石墨粉层,在冷却壁(2)与碳素捣打料层(4)之间,所述第二导热增强层(5)材料为石墨粉层,在碳素捣打料层(4)与大块碳砖层(6)之间,所述炉缸的上方对称设置有风口(8),所述炉缸的下方设置有铁口(9)所述炉缸的下方还设有石墨碳纤维热电偶(10),所述刚玉砖层(7)的内壁呈倒圆台式分布,所述刚玉砖层(7)的内壁截面所在圆的半径自上而下逐渐变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炉缸的炉壁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外至内包括炉壳(1)、冷却壁(2)、第一导热增强层(3)、碳素捣打料层(4)、第二导热增强层(5)、大块碳砖层(6)、刚玉砖层(7),所述第一导热增强层(3)材料为石墨粉层,在冷却壁(2)与碳素捣打料层(4)之间,所述第二导热增强层(5)材料为石墨粉层,在碳素捣打料层(4)与大块碳砖层(6)之间,所述炉缸的上方对称设置有风口(8),所述炉缸的下方设置有铁口(9)所述炉缸的下方还设有石墨碳纤维热电偶(10),所述刚玉砖层(7)的内壁呈倒圆台式分布,所述刚玉砖层(7)的内壁截面所在圆的半径自上而下逐渐变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军魁许猛夏扬周诒慧王海英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云峰炉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