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殖尾水菌藻处理池
本技术涉及养殖领域,特别是一种养殖尾水菌藻处理池。
技术介绍
传统养殖尾水多通过沉淀、过滤(如“三池两坝”)的方式进行处理,在处理的过程中将尾水中的残饵和排泄物进行沉淀、过滤,但是尾水中残饵和排泄物沉淀、过滤后(如果没有移走仍将不断释放氮磷),经过一段时间后移走、直接作为肥料使用,过滤后的污水直接排放,但是仍含有大量的氮磷,如果流量过大、坝中的生物膜系统未完善或崩溃后,常常会造成外界水体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殖尾水菌藻处理池,建立“膜系统----脱落的菌团----螺贝虾鱼”生物利用系统原理降低尾水中的氮磷,实现水产养殖尾水再利用,实现尾水的达标排放。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养殖尾水菌藻处理池,它包括池体,用于生物养殖以及菌藻培养,其底部为斜底;上层种植层,种植水生植物;下层养殖层,设有曝气结构,用于养殖底栖生物;中层附着层,设置于池体中层,为带有一定间隙能够实现上层种植层和池体下层物质交换的菌落附着结构; >斜底的低处设有排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养殖尾水菌藻处理池,其特征在于:它包括/n池体(1),用于生物养殖以及菌藻培养,其底部为斜底(11);/n上层种植层(2),种植水生植物(51);/n下层养殖层(3),设有曝气结构,用于养殖底栖生物(52);/n中层附着层(4),设置于池体(1)中层,为带有一定间隙能够实现上层种植层(2)和池体(1)下层物质交换的菌落附着结构;/n斜底(11)的低处设有排水孔(12),池体(1)上设有养殖尾水进水管(13),池体上部或表层布设有灯光照明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殖尾水菌藻处理池,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池体(1),用于生物养殖以及菌藻培养,其底部为斜底(11);
上层种植层(2),种植水生植物(51);
下层养殖层(3),设有曝气结构,用于养殖底栖生物(52);
中层附着层(4),设置于池体(1)中层,为带有一定间隙能够实现上层种植层(2)和池体(1)下层物质交换的菌落附着结构;
斜底(11)的低处设有排水孔(12),池体(1)上设有养殖尾水进水管(13),池体上部或表层布设有灯光照明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尾水菌藻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菌落附着结构为设置于池体(1)中层的上下两层束缚网(41),在上下两层束缚网(41)之间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传明,林竹明,张蕉霖,杨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