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清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61587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为一种能提高污物清除效果且满足节能、减排、降耗要求的水体清污系统。它包括设置在池体内的并持续产生气体的产气装置以及设置在产气装置上方的提水管。较之前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粪便等固型污物通过集污池的沉降与反冲,或滤网、或气浮等收集后排出池外,如结合少量的拔污去除较大的硬颗粒残饵等较重固形物,可达到去污、除污的良好效果,一般可将养殖粪便去除90%以上,而且在清污中耗水、耗能极少,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尤其是通过“气浮”将底层粪便等进行“表层处理”,改变了传统清污方式。

Water Clean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体清污系统
本技术涉及养殖设施设备、养殖工艺领域,特别为一种水体清污系统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池塘底部常常积累了大量的粪便、残饵等固型污物,不仅影响着养殖水环境状况,更直接影响到养殖动物的食场、生存栖息地,尤其是虾类等底栖养殖动物。沉底的池底污物不及时清除,易变质、产生缺氧、滋生有害微生物等,导致水中尤其是底层水的氨氮、亚硝基氮、硫化氢等有害因子含量过高,或有害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产养殖动物产生应急、发病,特别是在气候多变的季节。而且,在这样的条件下,也易使病情快速传播,常常造成小病变大病、大病成绝收的结局,严重影响着养殖者的生产效益。清除水产养殖中的固型污物,对于池塘养殖获得高产、高效意义重大。如在高密度养虾池中,采用拔污、人工清扫等方式进行清除池底污物,取得一定成效,但这种操作方式缺点明显:一是操作要细心,易干扰养殖动物,也增加养殖生物受伤威胁。二是大规模生产作业时耗工、费时,不仅增加劳动强度,也增加劳工成本,尤其是目前劳动力成本高涨的时期。三是不利于防病管理,即易人为带入病源生物,特别是易感养殖动物如对虾等,造成病害频发、难于控制,或者发病后频繁用药,出现药残超标、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甚至绝产、绝收。四是进行池底清扫污物时的一次性换水量过大,造成环境变化快,对养殖动物产生应急,甚至发病,也影响着周围的环境生态,甚至造成养殖区环境面源污染等问题。五是由于用水量大,抽水需要耗能,或需要挖更多的沙井,或建造更多的过滤池,或蓄水池,或处理池,或加温系统等,造成设施设备、能源的浪费,也与目前我国提倡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国策相悖。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污物清除效果且满足节能、减排、降耗要求的水体清污系统及其应用,主要针对养殖池的清污,也可以对鱼缸、鱼池等池体进行清污。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养殖池清污系统,它包括设置在池体1内的并持续产生气体的产气装置以及设置在产气装置上方的提水管2。所述养殖池清污系统在池体清污中的应用。较之前技术而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能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粪便等固型污物通过集污池的沉降与反冲,或滤网、或气浮等收集后排出池外,如结合少量的拔污去除较大的硬颗粒残饵等较重固形物,可达到去污、除污的良好效果,一般可将养殖粪便去除90%以上,而且在清污中耗水、耗能极少,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尤其是通过“气浮”将底层粪便等进行“表层处理”,改变了传统清污方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在图1基础上替换产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产气装置增加引流管后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池体、2-提水管、3-引流管、4-导污管、5-污物收集围挡、51-牵拉绳、6-集污池、61-网式集污框、72-辅助提水管、73-辅助导流管、8-拦污杆、9-产气装置、91-曝气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水体清污系统,它包括设置在池体1内的并持续产生气体的产气装置9以及设置在产气装置9上方的提水管2。这里的产气装置为现有常见的气泵以及引导气体的管道。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气泵的产气效果,例如可以让气泵持续产气或间断产气。提水管优选口径由上至下渐大的管道(提高气体提升效果),当然也可以采用口径不变的管道。本技术通过产气装置9产生的若干气泡包裹在污物表面的原理,通过上浮的气泡将污物带到池体内液体的表面。这里的污物指代残饵、粪便、死亡微生物等固型污物。本技术这种排污方式最大的突破及优点在于:1、只需要将漂浮的粪便、死亡微生物等固型污物捞走,去除简便且仅带走极少水分,节约用水明显;2、通过肉眼,随时可以获知养殖池1内污物的量,并灵活控制清污的时间。其中,所述产气装置9位于池体1的底部区域。实施例2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在于:所述的产气装置9位于池体1的顶部与底部之间的任意位置,在产气装置9的下方引流管3,引流管3的上端与提水管2的底端连接,所述引流管3的下端延伸至池体1底面。这里的产气装置中的管道出气端直接位于液体区域,管道进气端与气泵连接。由于管道的出气端不在池底位置,所以需要增设引流管将池底的污物引导向上。其原理为,产气装置9产气的过程中,会带动部分液体上浮,使引流管上端的位置形成负压,从而使引流管从其下端引导污水向上流动。实施例2中,还可以将产气装置的管道替换为软管,且产气装置的出气口(即在软管出气口处)增加防水的移动装置,即可带动软管出气口在接近池底的位置四处移动,可以提高清污的区域。其中,所述引流管3为由上下至中间口径渐大的管道。进一步的,所述产气装置9的出口处连接有曝气盘4。提高排污的效果,将原来大气泡变成若干小气泡,提高的气泡的总表面积,使气泡表面能够附着更多的污物。实施例3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它还包括用于引导污水的导污管4,所述导污管4的底端与提水管2顶端对接。用于引导污物的流向。实施例4如图1、2所示: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包括以下结构,它包括带牵拉绳51的污物收集围挡5,所述污物收集围挡5漂浮与液面上,所述导污管4的头端或导污管4的气泡行进方向延伸至污物收集围挡5内。大量的污物被带到液体表面后,由于污物周围被污物收集围挡5所包围,所以污物只能在污物收集围挡5内,通过拖动污物收集围挡5,将污物带动池体边沿,由人工将污物清除干净。实施例5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它还包括以下与实施例4并列的方案,它包括池体1独立于池体1的集污池6,在集污池6内设有网式集污框61,所述导污管4的头端延伸集污池6内。污物被网式集污框61截流,干净的水流到池体底部。将排出的污物集中到集污池6中,这样只需定期清理集污池6即可,使得整个养殖池1整洁美观,同时将集污池6与养殖池1相连通是为了使排出的水分回流到养殖池1内节约用水。实施例6如图1、2所示: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包括至少一组设置在池体1边沿处带动水流流动的水流动机构,所述水流动机构,所述水流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产气装置9辅助产气装置、辅助提水管72以及辅助导流管73,产气装置9辅助产气装置设于池体1底部,辅助提水管72设置在产气装置9辅助产气装置上方,辅助导流管73底端与辅助提水管72顶端连接,辅助导流管73的顶端出口引导水流以池体1中心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流动。该设备产生的水流能够带动池体内的水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流动,既能够使表层的污物汇聚,也能使底层的污物汇聚。其中,它还包括浮于水面的拦污杆8,所述拦污杆8的延伸方向与水流流动的切向方向不平行。污物在表层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流动,当碰到拦污杆8时,就会被拦截,通过收回拦污杆8,即可清除污物。相较于传统的水流动机构,本方案巧妙的利用了气动提水构件“形成的气、水混合流”的动能来带动池水旋转的作用,因而可减少水车式增氧机的工作时间,从而大大节省了能源。同时,本方案还可以采用多个提水流动机构时可增强水流循环的效果,它还可以辅助起到了将鱼虾蟹排泄物提升到水面的作用,是实施例1方案的延伸。一种水体清污系统在池体清污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可以用于对净化养殖池、人工养殖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体清污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池体(1)内的并持续产生气体的产气装置(9)以及设置在产气装置(9)上方的提水管(2);所述产气装置包括气泵以及引导气体的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体清污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池体(1)内的并持续产生气体的产气装置(9)以及设置在产气装置(9)上方的提水管(2);所述产气装置包括气泵以及引导气体的管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清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产气装置(9)位于池体(1)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清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气装置(9)位于池体(1)的顶部与底部之间的任意位置,在产气装置(9)的下方引流管(3),引流管(3)的上端与提水管(2)的底端连接,所述引流管(3)的下端延伸至池体(1)底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体清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3)为由上下至中间口径渐大的管道。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体清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产气装置(9)的出口处连接有曝气盘(9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清污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用于引导污水的导污管(4),所述导污管(4)的底端与提水管(2)顶端对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体清污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带牵拉绳(51)的污物收集围挡(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传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