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吊防碰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995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塔吊防碰撞装置,包括塔身、距离感应器以及缓冲机构,所述塔身竖立在底座上,且塔身顶部的前侧固定有驾驶舱,并且驾驶舱的内部安装有主控器,所述塔身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平衡臂、吊臂,且平衡臂的左部、吊臂的右部皆固定有前后两组距离感应器,所述距离感应器上方的平衡臂、吊臂顶端皆设置有缓冲机构,且缓冲机构中皆包含有双向伸缩杆、第一弹簧、第一挡圈、转轴、单向伸缩杆、第二弹簧、第二挡圈以及辊轴。该塔吊防碰撞装置,不仅具有多点位感应监测及反馈的功能,提醒驾驶人员安全操作,而且在发生意外碰撞时,采用弹性伸缩结构构成三角受力平衡状态,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碰撞产生的刚性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塔吊防碰撞装置
本技术涉及塔吊
,具体为一种塔吊防碰撞装置。
技术介绍
塔吊,又称塔机,是当今城市化建设中常用的大型工程设备之一。由于塔吊作业的覆盖面呈扇形,为了确保施工场地的全覆盖,必然会出现塔吊作业平面互相重叠的现象,因而塔吊之间必然存在相互干扰的问题,进而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相互碰撞的情形。因此,在塔吊群组作业时必须照顾相邻塔吊的作业情况,确保在同一平面内塔臂之间互不交叉,但现有的塔吊防碰撞方式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1、缺乏多点位自动化监测及实时提示系统,仅靠单一的监控装置和塔吊指挥人员的肉眼判断,往往存在较大误差,容易发生碰撞事故;2、在监测系统出现问题导致碰撞不可避免时,为了避免塔臂直接损毁造成重大事故,需要在塔臂上增设缓冲机构,尽可能地降低碰撞损伤,确保人员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塔吊防碰撞装置,具备多点位实时监测及反馈、采用弹性伸缩结构最大程度地降低碰撞冲击等优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塔吊防碰撞装置,包括塔身、距离感应器以及缓冲机构,所述塔身竖立在底座上,且塔身顶部的前侧固定有驾驶舱,并且驾驶舱的内部安装有主控器,所述塔身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平衡臂、吊臂,且平衡臂的左部、吊臂的右部皆固定有前后两组距离感应器,所述距离感应器上方的平衡臂、吊臂顶端皆设置有缓冲机构,且缓冲机构中皆包含有双向伸缩杆、第一弹簧、第一挡圈、转轴、单向伸缩杆、第二弹簧、第二挡圈以及辊轴。优选的,所述双向伸缩杆的中部套设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左右两端皆焊接有第一挡圈,并且第一挡圈分别套装在双向伸缩杆的左右两端。优选的,所述双向伸缩杆的左右两端皆通过转轴与单向伸缩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且单向伸缩杆的另一端皆通过辊轴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转轴位置处的吊臂上皆开设有滑槽,且转轴皆与对应的滑槽相互嵌套并构成滑动连接结构。优选的,所述单向伸缩杆的中部套设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左右两端皆焊接有第二挡圈,并且第二挡圈分别套装在单向伸缩杆的左右两端。优选的,所述辊轴的上下两端皆套装有橡胶垫圈。(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塔吊防碰撞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塔吊防碰撞装置,通过在平衡臂的左部、吊臂的右部分别固定前后两组距离感应器,用于多点位测侧方位是否有物体靠近,并实时反馈到主控器的显示界面上,从而及时提醒驾驶人员安全操作;2、该塔吊防碰撞装置,通过在辊轴的上下两端皆套装橡胶垫圈,用于初级弹性接触,随后单向伸缩杆和第二弹簧受力压缩,并推动转轴在滑槽中滑动卸力,从而将轴向碰撞力向两侧释放,与此同时,第一弹簧利用第一挡圈拉动双向伸缩杆的两端,使得转轴回缩复位,从而构成三角受力平衡状态,进而最大程度地降低碰撞产生的刚性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塔身;3、驾驶舱;4、主控器;5、平衡臂;6、吊臂;7、距离感应器;8、缓冲机构;801、双向伸缩杆;802、第一弹簧;803、第一挡圈;804、转轴;805、单向伸缩杆;806、第二弹簧;807、第二挡圈;808、辊轴;9、滑槽;10、橡胶垫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塔吊防碰撞装置,包括塔身2、距离感应器7以及缓冲机构8,塔身2竖立在底座1上,且塔身2顶部的前侧固定有驾驶舱3,并且驾驶舱3的内部安装有主控器4,该主控器4的型号可为TC55L,塔身2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平衡臂5、吊臂6,且平衡臂5的左部、吊臂6的右部皆固定有前后两组距离感应器7,该距离感应器7的型号可为SPT-JCS3505,且距离感应器7的输出端皆与主控器4内部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距离感应器7上方的平衡臂5、吊臂6顶端皆设置有缓冲机构8,且缓冲机构8中皆包含有双向伸缩杆801、第一弹簧802、第一挡圈803、转轴804、单向伸缩杆805、第二弹簧806、第二挡圈807以及辊轴808。如图2中双向伸缩杆801的中部套设有第一弹簧802,且第一弹簧802的左右两端皆焊接有第一挡圈803,并且第一挡圈803分别套装在双向伸缩杆801的左右两端,用于双向牵拉复位。如图2中双向伸缩杆801的左右两端皆通过转轴804与单向伸缩杆805的一端转动连接,且单向伸缩杆805的另一端皆通过辊轴808转动连接,用于根据受力强度改变伸缩角度。如图2中转轴804位置处的吊臂6上皆开设有滑槽9,且转轴804皆与对应的滑槽9相互嵌套并构成滑动连接结构,用于限位滑动卸力。如图2中单向伸缩杆805的中部套设有第二弹簧806,且第二弹簧806的左右两端皆焊接有第二挡圈807,并且第二挡圈807分别套装在单向伸缩杆805的左右两端,用于分散轴向碰撞冲击。如图2中辊轴808的上下两端皆套装有橡胶垫圈10,用于于碰撞点弹性抵触。工作原理:在使用时,根据附图1所示,首先通过在平衡臂5的左部、吊臂6的右部分别固定前后两组距离感应器7,用于实时监测侧方位是否有物体靠近,并实时反馈到驾驶舱3中主控器4的显示界面上,从而及时提醒驾驶人员安全操作;当碰撞意外发生时,根据附图1和附图2所示,辊轴808上套装的上下两个橡胶垫圈10用于与碰撞点弹性接触,随后单向伸缩杆805和第二弹簧806受力压缩,并推动转轴804在滑槽9中滑动卸力,从而将轴向碰撞力向两侧释放,与此同时,第一弹簧802利用第一挡圈803拉动双向伸缩杆801的两端,使得转轴804回缩复位,从而在两个单向伸缩杆805和一个双向伸缩杆801之间构成三角受力平衡状态,进而最大程度地降低碰撞产生的刚性损伤,避免平衡臂5或吊臂6直接损毁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综上所述,该塔吊防碰撞装置,不仅具有实时感应监测及反馈的功能,提醒驾驶人员安全操作,而且在发生意外碰撞时,采用弹性伸缩结构构成三角受力平衡状态,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碰撞产生的刚性损伤。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塔吊防碰撞装置,包括塔身(2)、距离感应器(7)以及缓冲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身(2)竖立在底座(1)上,且塔身(2)顶部的前侧固定有驾驶舱(3),并且驾驶舱(3)的内部安装有主控器(4),所述塔身(2)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平衡臂(5)、吊臂(6),且平衡臂(5)的左部、吊臂(6)的右部皆固定有前后两组距离感应器(7),所述距离感应器(7)上方的平衡臂(5)、吊臂(6)顶端皆设置有缓冲机构(8),且缓冲机构(8)中皆包含有双向伸缩杆(801)、第一弹簧(802)、第一挡圈(803)、转轴(804)、单向伸缩杆(805)、第二弹簧(806)、第二挡圈(807)以及辊轴(80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塔吊防碰撞装置,包括塔身(2)、距离感应器(7)以及缓冲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身(2)竖立在底座(1)上,且塔身(2)顶部的前侧固定有驾驶舱(3),并且驾驶舱(3)的内部安装有主控器(4),所述塔身(2)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平衡臂(5)、吊臂(6),且平衡臂(5)的左部、吊臂(6)的右部皆固定有前后两组距离感应器(7),所述距离感应器(7)上方的平衡臂(5)、吊臂(6)顶端皆设置有缓冲机构(8),且缓冲机构(8)中皆包含有双向伸缩杆(801)、第一弹簧(802)、第一挡圈(803)、转轴(804)、单向伸缩杆(805)、第二弹簧(806)、第二挡圈(807)以及辊轴(8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吊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伸缩杆(801)的中部套设有第一弹簧(802),且第一弹簧(802)的左右两端皆焊接有第一挡圈(803),并且第一挡圈(803)分别套装在双向伸缩杆(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振华崔枝芝孙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陆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