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轿厢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992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轿厢底座,包括底座主体和替换机构;所述替换机构包括用于匹配单开轿门的单开组件和用于匹配双开轿门的双开组件;所述单开组件与所述双开组件互相替换地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座主体的后端。在进行轿门方案更换时,拆除原方案中的单开/双开轿门后,只需拆除与其配套的单开组件/双开组件;再根据新方案,选择并安装双开组件/单开组件后,安装新方案中的双开/单开轿门,即可完成轿门方案替换的操作。避免了轿厢底座的整体拆卸,减轻了工作量,替换结构的体积和用料大大减少节约成本费用,提升了工作效率节省工时,提高电梯施工计划的容错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轿厢底座
本技术属于电梯
,尤其涉及一种轿厢底座。
技术介绍
电梯轿厢的轿门拥有单开和双开两种方案;轿厢底座的结构需根据轿门的方案进行结构搭配,以实现底座与轿门相互配合的目的。将轿厢主体部分安装完毕后,在安装轿门时,常因电梯安装现场的井道结构有变动、地坎组件结构有变动或对电梯使用标准的调整,对轿门的单开或双开方案进行更换。需拆除原有轿门以及与其配套的底座,更换新选定的轿门以及与其配套的底座。由于轿厢底座整体拆除工作量大、替换底座及轿门的费用高、施工耗时长等因素,会严重影响电梯按时交付使用的计划。经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和解构分析,发现更换轿门的单开或双开方案无需替换整个底座,只需将底座上用于与轿门配合的部分制作为独立可拆分的结构,并随轿门进行同步替换,即可实现简化操作步骤,减少替换件数量,且提升替换效率的效果。基于该设想,亟需一种具有该种拆卸替换结构的轿厢底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轿厢底座,其装配有可拆卸替换的单开组件或双开组件;单开组件用于与单开轿门配合,双开组件与双开轿门配合,单开组件和双开组件互相替换使用,以节省更换轿门方案所损耗的工作量、费用和工时,提升效率的同时使施工计划的容错率更佳。出于电梯轿厢运行的安全考虑,通常情况下轿厢均采用对称结构,而轿厢底座相应地会采用多边形结构,以矩形或正方形最为常见,为便于描述轿厢底座的结构,下述方案中,定义轿厢底座用于与轿门配合的边缘为后端;定义轿厢底座上与后端相对的边缘为前端;定义轿厢底座上的其余各边缘均为侧边。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轿厢底座,包括底座主体和替换机构;所述替换机构包括用于匹配单开轿门的单开组件和用于匹配双开轿门的双开组件;所述单开组件与所述双开组件互相替换地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座主体的后端。通过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得到以下技术效果:轿厢底座拆分为底座主体和替换机构两部分。其中,替换机构包括可互相替换的单开组件和双开组件。在轿厢装配单开轿门时,以底座主体与单开组件拼接构成轿厢底座整体。在轿厢装配双开轿门时,以底座主体与双开组件拼接构成轿厢底座整体。在进行轿门方案更换时,拆除原方案中的单开/双开轿门后,只需拆除与其配套的单开组件/双开组件;再根据新方案,选择并安装双开组件/单开组件后,安装新方案中的双开/单开轿门,即可完成轿门方案替换的操作。避免了轿厢底座的整体拆卸,减轻了工作量,替换结构的体积和用料大大减少节约成本费用,提升了工作效率节省工时,提高电梯施工计划的容错率。优选的,所述底座框架为若干边框首尾衔接构成的闭合框体,且所述底座框架的顶面光洁平整,所述底座框架的后端外侧壁开设有用于安装单开组件或双开组件的若干第一安装孔;所述底座面板由若干拼接板在所述底座框架的顶面互相拼接构成。底座框架的形状取决于轿厢的外形,在本方案中,轿厢为常规的六面体轿厢,则底座框架为四根由方钢作为边框,首尾衔接合围构成的闭合框体。使得该框体的顶面和底面均平整光洁,便于铺设底座面板。避免因底座框架的表面粗糙而影响底座面板的平整度。第一安装孔用于单开组件或双开组件的安装。整块的底座面板由于体积和重量过大导致其制造、装箱、运输及安装等方面的存在诸多不便。将整块的底座面板拆解为若干可相互拼接的拼接板,小尺寸的拼接板更易制造、装箱、和运输,在安装时,可在底座框架安装完毕后,在底座框架的顶面进行拼接安装,降低了底座面板的安装难度。优选的,所述单开组件包括单开围架和单开面板;所述单开围架包括用于与底座主体连接的单开安装板、水平设置于所述单开安装板顶部的单开支撑板、以及垂直固定于所述单开支撑板顶面的单开轿壁固定板;所述单开面板水平铺设于单开支撑板的顶面,且所述单开面板的顶面与底座主体的顶面持平对接;所述单开轿壁固定板开设有用于安装轿壁的若干轿壁固定孔。单开组件位于单开轿门的下方,单开轿门的底面与单开面板的顶面相抵接触或滑动接触。单开面板用于延长底座主体的顶面以便于安装单开轿门,其与底座主体的顶面水平对接使轿厢底座整体的顶面平整,避免凹凸不平造成承梯者磕绊脚部受伤,同时平整的表面也更加美观。单开面板的独立特性使其在破损后可便于替换,节约维护轿厢底座的成本。单开围架作为单开组件的支撑主体,用于与底座主体连接并对单开面板提供稳定的支撑效果。单开安装板用于与底座主体进行可拆卸的安装配合。可选用螺丝钉、螺栓螺母、嵌合等安装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搭配使用,满足可拆卸安装且能够连接稳固即可,在此不做赘述。单开支撑板用于支撑单开面板,同时单开面板还为单开轿壁固定板提供支撑效果。由于轿厢在安装单开轿门时,单开轿门需配合有一段轿壁作为支撑,因此会出现轿门与轿壁均安装于轿厢底座后端的情况。因此单开组件中需具备用于固定轿壁的轿壁固定板,并开设第一轿壁固定孔,通过螺栓与轿壁底部进行固定连接,以增强轿壁的稳定性,提升电梯轿厢的整体安全性。优选的,所述双开组件包括双开围架和双开面板;所述双开围架包括用于与底座主体连接的双开安装板、水平设置于所述双开安装板顶部的双开支撑板、以及固定于所述双开支撑板底面的护壁板;所述双开安装板、双开支撑板和护壁板围合形成开口朝向轿厢底座下方的布线槽,用于布置控制双开轿门的操纵箱所需的线路;所述双开面板水平铺设于双开支撑板的顶面,且所述双开面板的顶面与底座主体的顶面持平对接。双开组件位于双开轿门的下方,双开轿门的底面与双开面板的顶面相抵接触或滑动接触。双开面板用于延长底座主体的顶面以便于安装双开轿门,其与底座主体的顶面水平对接使轿厢底座整体的顶面平整,避免凹凸不平造成承梯者磕绊脚部受伤,同时平整的表面也更加美观。双开面板的独立特性使其在破损后可便于替换,节约维护轿厢底座的成本。双开围架作为双开组件的支撑主体,用于与底座主体连接并对双开面板提供稳定的支撑效果。双开安装板用于与底座主体进行可拆卸的安装配合。可选用螺丝钉、螺栓螺母、嵌合等安装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搭配使用,满足可拆卸安装,且能够连接稳固即可,在此不做赘述。由于轿厢在安装双开轿门时,双开轿门常需操纵箱进行控制,而操纵箱通过控制线路与双开轿门进行连接才可实现控制效果。因此,护壁板用于与双开安装板和双开支撑板构成开口朝下的布线槽,布线槽用于布置连接双开轿门与操纵箱的线路。由于轿厢在安装双开轿门时,双开轿门无需轿壁支撑配合,因此无需在双开围架中增加用于安装固定轿壁的结构。优选的,所述底座主体还包括有若干支撑梁;任一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框架两个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梁的顶面与所述底座框架的顶面持平对接。支撑梁用于增强底座框架的结构强度,避免底座框架松散断裂发生坠落事故。同时添加若干支撑梁还可增大对底座面板的支撑面积,避免底座面板中的单块拼接板底部无支撑而成为踏空隐患。优选的,所述单开安装板开设有若干第二安装孔;若干第二安装孔与若干第一安装孔对应配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轿厢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主体和替换机构;所述替换机构包括用于匹配单开轿门的单开组件和用于匹配双开轿门的双开组件;所述单开组件与所述双开组件互相替换地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座主体的后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轿厢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主体和替换机构;所述替换机构包括用于匹配单开轿门的单开组件和用于匹配双开轿门的双开组件;所述单开组件与所述双开组件互相替换地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座主体的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轿厢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主体包括底座框架和底座面板;所述底座框架为若干边框首尾衔接构成的闭合框体,且所述底座框架的顶面光洁平整,所述底座框架的后端外侧壁开设有用于安装单开组件或双开组件的若干第一安装孔;所述底座面板由若干拼接板在所述底座框架的顶面互相拼接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轿厢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开组件包括单开围架和单开面板;所述单开围架包括用于与底座主体连接的单开安装板、水平设置于所述单开安装板顶部的单开支撑板、以及垂直固定于所述单开支撑板顶面的单开轿壁固定板;所述单开面板水平铺设于单开支撑板的顶面,且所述单开面板的顶面与底座主体的顶面持平对接;所述单开轿壁固定板开设有用于安装轿壁的若干轿壁固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轿厢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开组件包括双开围架和双开面板;所述双开围架包括用于与底座主体连接的双开安装板、水平设置于所述双开安装板顶部的双开支撑板、以及固定于所述双开支撑板底面的护壁板;所述双开安装板、双开支撑板和护壁板围合形成开口朝向底座下方的布线槽,用于布置控制双开轿门的操纵箱所需的线路;所述双开面板水平铺设于双开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桂涛陈维生钟立侯应浩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