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9818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其包括机架、搬送机械手以及多个送料组件,搬送机械手包括活动臂以及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夹爪本体以及两个夹爪,夹爪一体设有夹持端,夹持端的内侧壁凹设有限位槽,两个夹爪的限位槽相对应设置;送料组件包括电缸以及料盘支架,料盘支架上设有多个置料孔,料盘支架滑动设置于电缸上。搬送机械手用于将工件放入料盘支架的置料孔或将工件从料盘支架的置料孔取出,电缸用于驱使料盘支架沿预设的路线移动,多个所述送料组件可以运送不同种类的工件,搬送机械手以及多个送料组件相互配合动作,能够实现对工件的全自动上下料操作,提高上下料的工作效率和上下料精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
,尤其是指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机械手是一种可编程序的自动机械手,它是在五十年代末出现,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重要的自动化装置,是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中,起到取出成品或上下料的作用,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机械手是最早出现的工业机器人,也是最早出现的现代机器人,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目前,在生产过程中,制造工件的设备的上下料操作方式为,直接将成品落入某一装载器具内,或人工手动将工件逐个取出,对工件的上下料操作自动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上下料精确度低,无法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能够实现对工件的全自动上下料操作,提高上下料的工作效率和上下料精确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其包括机架、搬送机械手以及多个送料组件,搬送机械手包括安装于机架的活动臂以及活动安装于活动臂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转动安装于活动臂的自由端的夹爪本体以及活动安装于夹爪本体的两个夹爪,夹爪一体设有夹持端,夹持端的内侧壁凹设有限位槽,两个夹爪的限位槽相对应设置;送料组件包括安装于机架的电缸以及与电缸驱动连接的料盘支架,料盘支架上设有多个置料孔,料盘支架滑动设置于电缸上。进一步地,所述电缸包括安装于机架的底座、安装于底座的滑轨、滑动安装于滑轨的滑件、转动安装于底座的丝杆、安装于滑件的滑块、安装于底座上端的盖板以及与丝杆驱动连接的电机,滑块本体设有穿孔,盖板穿过滑块本体的穿孔,丝杆安装有套件,套件固定安装于滑块的一端,料盘支架固定于滑块的上端。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安装有两个端件,两个端件分别固定于底座的两端,两个端件均设有通孔,丝杆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端件的通孔,一端件的通孔内设有轴承,丝杆的一端穿过轴承,轴承的中心轴线和丝杆的中心轴线共线设置。进一步地,所述丝杆远离轴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从同步轮,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主同步轮,主同步轮与从同步轮之间套装有传动带,主同步轮与从同步轮盖设有保护罩。进一步地,所述滑块的侧壁安装有感应片,底座的外侧壁安装有传感器,传感器与感应片配合使用。进一步地,所述活动臂包括转动安装于机架的第一活动臂、转动安装于第一活动臂的第二活动臂、转动安装于第二活动臂的第三活动臂、转动安装于第三活动臂的第四活动臂以及转动安装于第四活动臂的第五活动臂,第一活动臂、第二活动臂、第三活动臂、第四活动臂以及第五活动臂依次首尾相接,夹爪本体转动安装于第五活动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搬送机械手用于将工件放入料盘支架的置料孔或将工件从料盘支架的置料孔取出,电缸用于驱使料盘支架沿预设的路线移动,多个所述送料组件可以运送不同种类的工件,搬送机械手以及多个送料组件相互配合动作,能够实现对工件的全自动上下料操作,提高上下料的工作效率和上下料精确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缸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缸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电缸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的电缸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本技术的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其包括机架5、搬送机械手以及多个送料组件,搬送机械手包括安装于机架5的活动臂1以及活动安装于活动臂1的夹持机构2,夹持机构2包括转动安装于活动臂1的自由端的夹爪本体21以及活动安装于夹爪本体21的两个夹爪22,夹爪22一体设有夹持端221,夹持端221的内侧壁凹设有限位槽222,两个夹爪22的限位槽222相对应设置;送料组件包括安装于机架5的电缸3以及与电缸3驱动连接的料盘支架4,料盘支架4上设有多个置料孔41,料盘支架4滑动设置于电缸3上。优选地,所述夹持机构2选用气动夹爪。实际运用中,搬送机械手用于将工件放入料盘支架4的置料孔41或将工件从料盘支架4的置料孔41取出,电缸3用于驱使料盘支架4沿预设的路线移动,多个所述送料组件可以运送不同种类的工件,搬送机械手以及多个送料组件相互配合动作,实现工件的全自动上下料操作,大大提高上下料的工作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缸3包括安装于机架5的底座301、安装于底座301的滑轨302、滑动安装于滑轨302的滑件303、转动安装于底座301的丝杆304、安装于滑件303的滑块305、安装于底座301上端的盖板306以及与丝杆304驱动连接的电机307,电机307可以选用伺服电机,滑块305本体设有穿孔308,盖板306穿过滑块305本体的穿孔308,丝杆304安装有套件309,套件309固定安装于滑块305的一端,料盘支架4固定于滑块305的上端。电缸3的作用是用来支撑和引导料盘支架4,按给定的方向做往复直线运动,使用电缸3作为线性导引料盘支架4时,滑轨302与滑件303之间可以设置多个滚珠,丝杆304与套件309可以设置多个滚珠,丝杆304外侧绕设滚珠槽,由于摩擦方式为滚动摩擦,滑轨302与滑件303的摩擦系数降低,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的差距亦变得很小,因此当滑块305运动时,有效避免打滑的现象发生,提高上下料精度。底座301的横截面大致呈“U”型,滑轨302、滑件303以及丝杆304均位于底座301的内部空间。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301安装有两个端件310,两个端件310分别固定于底座301的两端,两个端件310均设有通孔311,丝杆304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端件310的通孔311,一端件的通孔311内设有轴承312,丝杆304的一端穿过轴承312,轴承312的中心轴线和丝杆304的中心轴线共线设置。轴承312用于支撑丝杆304,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本实施例中,所述丝杆304远离轴承31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从同步轮313,电机307的输出端安装有主同步轮314,主同步轮314与从同步轮313之间套装有传动带315,主同步轮314与从同步轮313盖设有保护罩316。保护罩316用于防止外界的灰尘累积在主同步轮314或从同步轮313上。电机307旋转产生的动力通过传动带315传导到丝杆304上,传动带315作为主同步轮314与从同步轮313的传动介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块305的侧壁安装有感应片317,底座301的外侧壁安装有传感器318,传感器318与感应片317配合使用。当滑块305接近传感器318,传感器318检测到感应片317到位后,电缸可以有效的反馈工件的位置。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臂1包括转动安装于机架5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搬送机械手以及多个送料组件,搬送机械手包括安装于机架的活动臂以及活动安装于活动臂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转动安装于活动臂的自由端的夹爪本体以及活动安装于夹爪本体的两个夹爪,夹爪一体设有夹持端,夹持端的内侧壁凹设有限位槽,两个夹爪的限位槽相对应设置;送料组件包括安装于机架的电缸以及与电缸驱动连接的料盘支架,料盘支架上设有多个置料孔,料盘支架滑动设置于电缸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搬送机械手以及多个送料组件,搬送机械手包括安装于机架的活动臂以及活动安装于活动臂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转动安装于活动臂的自由端的夹爪本体以及活动安装于夹爪本体的两个夹爪,夹爪一体设有夹持端,夹持端的内侧壁凹设有限位槽,两个夹爪的限位槽相对应设置;送料组件包括安装于机架的电缸以及与电缸驱动连接的料盘支架,料盘支架上设有多个置料孔,料盘支架滑动设置于电缸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缸包括安装于机架的底座、安装于底座的滑轨、滑动安装于滑轨的滑件、转动安装于底座的丝杆、安装于滑件的滑块、安装于底座上端的盖板以及与丝杆驱动连接的电机,滑块本体设有穿孔,盖板穿过滑块本体的穿孔,丝杆安装有套件,套件固定安装于滑块的一端,料盘支架固定于滑块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安装有两个端件,两个端件分别固定于底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启元刘伟强覃裕林杨联志吕永强李能生王银邓鹏飞韦日民邓先逸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起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