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9602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容器,容器本体的内腔被活塞分隔成储物腔和进气腔,储物腔为真空腔,使用时,外界空气进入进气腔后可使得活塞压缩储物腔的空间,进而将储物腔内的物质从中取出来,当使用剩余时,储物腔可再次被密封住而与外界隔绝,且在使用过程中,外界空气始终不能进入储物腔,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延长储物腔内剩余物质的保藏时间,而且通过气压压力差的作用使得活塞自动压缩储物腔而实现自动倒取功能,故具有使用便捷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容器
本技术涉及包装产品,尤其是一种容器。
技术介绍
市场上包装容器的结构种类繁多,在开封前都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但该包装容器解封使用后,如果其内的物质没有被一次性用完,为了避免浪费,通常是需要将其盖好后再放置好以进行存放。即使该包装容器盖好后仍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但免不了在使用过程中外界空气进入到包装容器内腔,并与其内的物质产生接触,故而会影响剩余物质保藏的时间,尤其是存放一些容易与空气产生反应的物质,以及每次使用量较小而需要保藏以进行多次使用的物质。另外,市面上也有一些针对密封性要求高的物质采用真空包装,然而很多采用真空包装的结构在取用时总是比较费劲或很难将容器内的物质用尽而残留其内,导致浪费。本技术即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而研发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容器,容器本体的内腔被活塞分隔成储物腔和进气腔,储物腔为真空腔,使用时,外界空气进入进气腔后可使得活塞压缩储物腔的空间,进而将储物腔内的物质从中取出来,当使用剩余时,储物腔可再次被密封住而与外界隔绝,且在使用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本体(1),所述容器本体(1)具有口部(11)及与口部(11)连通的内腔(12),所述内腔(12)设有可相对容器本体(1)内壁活动的活塞(13),所述活塞(13)将内腔(12)分隔成储物腔(14)和进气腔(15),所述储物腔(14)可与口部(11)相通以进行倒取储物腔(14)内的物质,所述进气腔(15)可与口部(11)相通当倒取储物腔(14)内的物质时以对进气腔(15)进行补气进而使得活塞(13)压缩储物腔(14)的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本体(1),所述容器本体(1)具有口部(11)及与口部(11)连通的内腔(12),所述内腔(12)设有可相对容器本体(1)内壁活动的活塞(13),所述活塞(13)将内腔(12)分隔成储物腔(14)和进气腔(15),所述储物腔(14)可与口部(11)相通以进行倒取储物腔(14)内的物质,所述进气腔(15)可与口部(11)相通当倒取储物腔(14)内的物质时以对进气腔(15)进行补气进而使得活塞(13)压缩储物腔(14)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腔(14)位于容器本体(1)底侧,所述进气腔(15)位于口部(11)侧,所述活塞(13)上相对固定连接有可伸缩或者可弯折柔性的导管(16),所述导管(16)一端与储物腔(14)连通,所述导管(16)另一端延伸至或伸出于口部(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腔(14)位于口部(11)侧,所述进气腔(15)位于容器本体(1)底侧,所述活塞(13)上相对固定连接有可伸缩或者质软弯折的导管(16),所述导管(16)一端与进气腔(15)连通,所述导管(16)另一端延伸至或伸出于口部(11)。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一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口部(11)上设有底座(17),所述底座(17)上设有与储物腔(14)直接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彪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华宝勒生活用品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