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度融合自供电真空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9527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深度融合自供电真空断路器,包括极柱体、真空灭弧室、真空灭弧室静端子、出线端子、软连接、出线端电流传感器、进线端电压传感器、断路器拉杆和取电装置;所述极柱体内部为中空腔体,真空灭弧室设置在中空腔体的顶部,出线端子设置在极柱体侧面柱体结构中,取电装置设置在极柱体中空腔体的下端右侧;断路器拉杆设置于真空灭弧室下方,其顶端穿过软连接伸入真空灭弧室内部;真空灭弧室静端子连接进线端电压传感器,真空灭弧室的底部通过软连接与出线端子连接;所述极柱体内用环氧树脂固封,外表面包裹导电橡胶;所述取电装置为高压电容式取电。本发明专利技术真空断路器自带传感器以及取电模块,实现取电和自供电且供电功率达到150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度融合自供电真空断路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空断路器,尤其涉及一种深度融合自供电的真空断路器。
技术介绍
真空断路器主要由高压真空断路器以及智能终端(FTU)装置组成,主要依靠真空灭弧室完成灭弧功能。现有技术中真空断路器的取电模块、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和智能终端(FTU)等为外置设备。采用外置设备时需要连接额外线路,不但会增加施工工作量,提高安装运行成本;而且若连线出现失误,还会影响电力系统正常运作,故障排查困难。另一方面真空断路器的取电模块存在取电效率低、保护电路设计困难或者成本高的问题。目前常采用的C-L取电原理方式,优点是取电效率高,缺点是保护电路设计困难。C-CL取电原理方式,优点是设计成本低,保护电路易设计,缺点是取电效率不高。CVT取电原理方式,优点是取电效率高,保护电路易设计,缺点是成本较高。而且目前取电模块的取电方式采用的是线电压取电,存在对地电流,影响线路保护电路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深度融合自供电的真空断路器,解决传感模块和取电模块外置以及取电效率低的问题。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深度融合自供电的真空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极柱体、真空灭弧室、灭弧室静端子、出线端子、软连接、出线端电流传感器、进线端电压传感器、断路器拉杆、取电装置;所述极柱体内部为中空腔体,真空灭弧室设置在中空腔体的顶部,出线端子设置在极柱体侧面柱体结构中,取电装置设置在极柱体中空腔体的下端右侧,真空灭弧室的底部通过软连接与出线端子连接,断路器拉杆设置于真空灭弧室下方,其顶端穿过软连接伸入真空灭弧室内部;所述极柱体内用环氧树脂固封,外表面包裹导电橡胶;所述取电装置为高压电容式取电。所述取电装置包括四组高压电容,其中两组高压电容一端分别与电源侧线路A相和B相的相电压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变压器A的一次侧连接;另外两组高压电容一端分别与负载测C相和B相的相电压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变压器B一次侧连接。所述变压器A和变压器B的二次侧分别与蓄电池组连接,断电情况可以保证4小时用电。所述变压器A和变压器B的二次侧分别设计有保护电路。所述高压电容V型结构,可与极柱外形融合。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显著优点为,真空断路器自带传感器以及取电模块,实现取电和自供电,且供电功率达到150W。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高压电容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取电模块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和图2可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深度融合自供电的真空断路器,包括极柱体、真空灭弧室3、灭弧室静端子1、出线端子5、软连接4、出线端电流传感器9、进线端电压传感器7、断路器拉杆6、取电装置8;所述极柱体内部为中空腔体,真空灭弧室3设置在中空腔体的顶部,出线端子5设置在极柱体侧面柱体结构中,取电装置8设置在极柱体中空腔体的下端右侧,真空灭弧室3的底部通过软连接4与出线端子5连接,断路器拉杆6设置于真空灭弧室3下方,其顶端穿过软连接4伸入真空灭弧室3内部;所述极柱体内用环氧树脂2固封,外表面包裹导电橡胶;所述取电装置8为高压电容式取电,高压电容V型结构,可与极柱外形融合。由图3可知,取电装置8包括四组高压电容,其中两组高压电容一端分别与电源侧线路A相和B相的相电压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变压器A的一次侧连接;另外两组高压电容一端分别与负载测C相和B相的相电压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变压器B一次侧连接。变压器A和变压器B的二次侧分别与蓄电池组连接,而且设计有保护电路,断电情况可以保证开关4小时用电。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正常运行情况下,电源侧可以采集三相相序电压和零序电压;负荷侧可以采集三相相序电压和电流和零序电流。电压部分:相序:10kV/√3;3.25V/√30.5(3P)零序:10kV/√3;6.5V/31(3P)电流部分:相序:600A/1V;0.5S(5P10)零序:20A/0.2V(10P10)检测到过压或过电流后,断路器拉杆牵引真空灭弧室动作,断路器分闸。取电装置的高压电容从相电压取电,然后通过变压器给蓄电池供电,蓄电池给相关设备提供电源。本专利技术的取电技术方案是一种融合了电容取电技术和常规PT取电技术各自优势的一种技术方案,克服了电容取电功率小和常规PT户外使用易爆炸的缺点,原理上采用的是C-L的技术,但该方案取的是相间电压。用高压电容和变压器实现取电和自供电,每相输出功率180VA,经开关电源后150W,满足分段和联络线路任意一侧有电都能操作开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度融合自供电的真空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极柱体、真空灭弧室(3)、真空灭弧室静端子(1)、出线端子(5)、软连接(4)、出线端电流传感器(9)、进线端电压传感器(7)、断路器拉杆(6)和取电装置(8);所述极柱体内部为中空腔体,真空灭弧室(3)设置在中空腔体的顶部,出线端子(5)设置在极柱体侧面柱体结构中,取电装置(8)设置在极柱体中空腔体的下端右侧;断路器拉杆(6)设置于真空灭弧室(3)下方,其顶端穿过软连接(4)伸入真空灭弧室(3)内部;真空灭弧室静端子(1)连接进线端电压传感器(7),真空灭弧室(3)的底部通过软连接(4)与出线端子(5)连接;所述极柱体内用环氧树脂(2)固封,外表面包裹导电橡胶;所述取电装置(8)为高压电容式取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度融合自供电的真空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极柱体、真空灭弧室(3)、真空灭弧室静端子(1)、出线端子(5)、软连接(4)、出线端电流传感器(9)、进线端电压传感器(7)、断路器拉杆(6)和取电装置(8);所述极柱体内部为中空腔体,真空灭弧室(3)设置在中空腔体的顶部,出线端子(5)设置在极柱体侧面柱体结构中,取电装置(8)设置在极柱体中空腔体的下端右侧;断路器拉杆(6)设置于真空灭弧室(3)下方,其顶端穿过软连接(4)伸入真空灭弧室(3)内部;真空灭弧室静端子(1)连接进线端电压传感器(7),真空灭弧室(3)的底部通过软连接(4)与出线端子(5)连接;所述极柱体内用环氧树脂(2)固封,外表面包裹导电橡胶;所述取电装置(8)为高压电容式取电。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平尤文峰苏金亮王福润孙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瑞智能配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