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工程施工救险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9410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施工救险车,涉及电力救险车技术领域,包括车厢和吊装箱,所述车厢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升降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吊装箱,能够将较重的设备吊装进车中,利用第二连轴机构可以控制钢丝轮与主动带轮之间的动力连接,使钢丝轮能够将钢丝放出方便的吊装设备,利用第一连轴机构可以控制移动齿轮的动力,使吊装箱能够在顶轨上进行移动,达到了减少工人工作负担的目的,通过设置升降轨,能够与升降块相互配合,使升降杆的高度能够改变,可以根据设备的不同长度调整升降杆的高度,从而将不同长度的设备挂在挂钩上,并且前工具箱和边工具箱也能够对工具进行分类储存,达到方便工作人员将工具分类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工程施工救险车
本技术涉及电力救险车
,具体为一种电力工程施工救险车。
技术介绍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专利技术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专利技术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既是是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我们仍然对电力有着持续增长的需求,因为我们专利技术了电脑、家电等更多使用电力的产品。不可否认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使得电力成为人们的必需品。20世纪出现的大型电力系统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诸环节综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成为社会物质生产部门中空间跨度最广、时间协调严格、层次分工极复杂的实体工程系统。作为能源的一种形式,电能有易于转换、运输方便、易于控制、便于使用、洁净和经济等许多优点。从19世纪80年代以来,电力已逐步取代了作为18世纪产业革命技术基础的蒸汽机,成为现代社会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技术基础,电力能源虽然给人们带来很多的方便,但是想要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安全,就需要对电力系统进行不断的检修和维护,以防止电力系统出现故障,对电力系统进行检修不仅限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工程施工救险车,包括车厢(5)和吊装箱(15),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箱(15)通过顶轨(12)与车厢(5)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吊装箱(15)的内顶壁通过轮轴活动连接有滚轮(26),所述滚轮(26)与顶轨(12)相适配,所述吊装箱(15)的一侧内壁通过齿轮轴(27)活动连接有移动齿轮(29),所述顶轨(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齿条(28),所述齿条(28)与移动齿轮(29)相适配,所述吊装箱(15)一侧面活动连接有惰轮轴(21),所述惰轮轴(21)贯穿吊装箱(15)侧壁,所述惰轮轴(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大惰轮(19)和小惰轮(22),所述惰轮轴(21)另一端通过第一连轴机构(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工程施工救险车,包括车厢(5)和吊装箱(15),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箱(15)通过顶轨(12)与车厢(5)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吊装箱(15)的内顶壁通过轮轴活动连接有滚轮(26),所述滚轮(26)与顶轨(12)相适配,所述吊装箱(15)的一侧内壁通过齿轮轴(27)活动连接有移动齿轮(29),所述顶轨(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齿条(28),所述齿条(28)与移动齿轮(29)相适配,所述吊装箱(15)一侧面活动连接有惰轮轴(21),所述惰轮轴(21)贯穿吊装箱(15)侧壁,所述惰轮轴(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大惰轮(19)和小惰轮(22),所述惰轮轴(21)另一端通过第一连轴机构(20)与齿轮轴(27)传动连接,所述小惰轮(22)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传动轮(24),所述传动轮(24)通过第二连轴机构(23)与钢丝轮(25)传动连接,所述车厢(5)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升降轨(9),所述升降轨(9)的外部通过卡柱(13)固定连接有升降块(14),所述升降块(14)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杆(11),所述升降轨(9)的一侧面开设有卡孔(30),所述卡柱(1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32),所述固定框(32)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弹簧(31),所述弹簧(31)的一端与升降块(14)上设有的弹簧孔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工程施工救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轴机构(20)包括花键筒(2004)和支撑板(2003),所述支撑板(2003)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板(2003)分别与齿轮轴(27)和惰轮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国陈彩红周伟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鑫捷特专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