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输电铁塔真型试验数据节点主管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9193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特高压输电铁塔真型试验数据节点主管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钢管‑插板的试验构件进行K型节点承载力试验,确定影响K型节点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建立各因素对K型节点承载力的影响模型;拟合各影响模型中的有限元结果,建立计算K型节点承载力的建议模型;代入待评估钢管‑插板连接的K型节点的各因素参数至建议模型中,得到该钢管‑插板连接的K型节点的极限主管承载力数值。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能量原理得到有(无)环形加强板钢管‑插板连接的K型节点的承载力计算模型,反映了主管轴力、主管管壁弯矩和剪力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准确评估K型节点的极限承载力,与试验结果的偏差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特高压输电铁塔真型试验数据节点主管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电铁塔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特高压输电铁塔真型试验数据节点主管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采用管-连接节点的钢管塔存在钢管的局部屈曲问题,在实际输电铁塔中采取添加环形加强板来降低局部屈曲的影响,而我国没有相应的设计验算方法。在2008年12月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顾问集团公司共同承担的“1000kV交流同塔双回输电线路杆塔研究”项目SZT2塔的真型试验中观察到了钢管的局部屈曲这一现象,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前期也已初步开展了钢管局部屈曲及插板连接节点的试验研究工作。对于插板连接节点,虽然国内外也有学者对其极限承载力做过一定研究工作,但总体而言相关的试验数据和理论分析数据仍较为匾乏,各国规范对于该种节点的极限承载力都未作出详细的说明和规定。对输电塔这一特种结构中的管节点,其形式相对比较特殊,在实际工程中,为提高设计的安全储备,常对节点增加若干构造措施,关于如何考虑这些构造措施的有利影响,目前也没有一定理论和试验依据。因此,亟需提出一种能够准确分析输电塔上钢管-插板连接的K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特高压输电铁塔真型试验数据节点主管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对钢管-插板的试验构件进行K型节点承载力试验,确定影响K型节点承载力的主要因素;/nS2、建立各因素对K型节点承载力的影响模型;/nS3、拟合各影响模型中的有限元结果,建立计算K型节点承载力的建议模型;/nS4、代入待评估钢管-插板连接的K型节点的各因素参数至建议模型中,得到该钢管-插板连接的K型节点的极限主管承载力数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高压输电铁塔真型试验数据节点主管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钢管-插板的试验构件进行K型节点承载力试验,确定影响K型节点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S2、建立各因素对K型节点承载力的影响模型;
S3、拟合各影响模型中的有限元结果,建立计算K型节点承载力的建议模型;
S4、代入待评估钢管-插板连接的K型节点的各因素参数至建议模型中,得到该钢管-插板连接的K型节点的极限主管承载力数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高压输电铁塔真型试验数据节点主管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进行K型节点承载力试验的方法如下:
S11、设定试验构件的控制变量参数;
S12、将试验构件的底部置于底座钢铰上,其余杆件的端部连于千斤顶上;
S13、在节点板与钢管的交接处以及环板上分别布置应变片;
S14、与主管连接的千斤顶向下压,与支管连接的上端千斤顶向下压,与支管连接的下端千斤顶向下拉,进行逐级同步加载;
S15、当主管轴力小于0.2时,停止对主管加载,与支管连接的千斤顶继续加荷,直到节点发生破坏为止;
S16、改变控制参数的取值,重复步骤S12-S15,得到荷载-位移及荷载-应变曲线,综合评估得到的荷载-位移及荷载-应变曲线,获取K型节点的极限承载力;
S17、根据荷载-位移及荷载-应变曲线上得到的试验结果,分析确定影响K型节点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特高压输电铁塔真型试验数据节点主管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中,试验构件的控制变量参数包括:主管管径D、主管壁厚t、节点板高度B、加强环板高度R、加强环板厚度tr和节点板厚度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特高压输电铁塔真型试验数据节点主管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7中,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宇恒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瑜煌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