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频移相量确定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
,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频移相量确定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柔性直流输电的迅速发展,风机与交流电网之间的宽频带互作用变得愈发严重,随之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宽频带振荡现象,如次同步谐振(sub-synchronousresonance,SSR)、次同步控制互作用(sub-synchronouscontrolinteraction,SSCI)、大型风电场、柔性直流与交流电网之间的超低频振荡等。对SSR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由变流器与大型交流电网之间的宽频带相互作用引起的次/超同步振荡(sub-/super-synchronousoscillation,S2SO)事件,如中国南方电网的2.5Hz/97.5Hz次/超同步互作用(sub-/super-synchronousinteraction,S2SI)事件,基于柔性直流网络与大型交流电网之间的宽频带互作用引起的1000Hz振荡事件等。S2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频移相量确定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电力系统参数,根据电力系统参数建立dq阻抗模型和序阻抗模型,根据dq阻抗模型和序阻抗模型确定dq阻抗与序阻抗的关系;/n根据电力系统参数建立次/超同步频率电压电流的导纳矩阵模型、根据次/超同步频率电压电流的导纳矩阵模型,获取时域次/超同步阻抗模型的四个元素,根据四个元素建立时域次/超同步阻抗模型;/n对电压/电流的扰动通过移步相量,获取相量域次/超同步阻抗模型;/n确定dq阻抗模型、序阻抗模型、时域次/超同步阻抗模型及相量域次/超同步阻抗模型的关系;/n对dq阻抗与序阻抗的关系及,dq阻抗模型、序阻抗模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频移相量确定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电力系统参数,根据电力系统参数建立dq阻抗模型和序阻抗模型,根据dq阻抗模型和序阻抗模型确定dq阻抗与序阻抗的关系;
根据电力系统参数建立次/超同步频率电压电流的导纳矩阵模型、根据次/超同步频率电压电流的导纳矩阵模型,获取时域次/超同步阻抗模型的四个元素,根据四个元素建立时域次/超同步阻抗模型;
对电压/电流的扰动通过移步相量,获取相量域次/超同步阻抗模型;
确定dq阻抗模型、序阻抗模型、时域次/超同步阻抗模型及相量域次/超同步阻抗模型的关系;
对dq阻抗与序阻抗的关系及,dq阻抗模型、序阻抗模型、时域次/超同步阻抗模型及相量域次/超同步阻抗模型的关系,使用广义奈奎斯特判据进行判断,确定电力系统稳定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在dq轴上的某一频率ω的扰动后,在ω-ω1处产生次同步分量,在ω+ω1处产生超同步分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确定电力系统稳定性,包括:
根据广义奈奎斯特判据,确定电力系统的dq阻抗矩阵、序阻抗矩阵、时域次/超同步阻抗矩阵和相量域次/超同步阻抗矩阵;
根据dq阻抗矩阵、序阻抗矩阵、时域次/超同步阻抗矩阵和相量域次/超同步阻抗矩阵,确定dq阻抗矩阵、序阻抗矩阵、时域次/超同步阻抗矩阵和相量域次/超同步阻抗矩阵的特征值,根据特征值判断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dq矩阵的特征值的特征轨迹若包围预设点,则电力系统为不稳定,若不包围预设点,则电力系统稳定。
5.一种基于频移相量确定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艺颖,舒德兀,林少伯,庞广恒,刘翀,王薇薇,孙栩,雷霄,杨立敏,郭强,李新年,吴娅妮,刘琳,张晓丽,李跃婷,刘浩芳,侍凡,胡涛,谢国平,王晶芳,刘世成,杨尚瑾,张晋华,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