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菲涅尔透镜的制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将一光固胶以局部下胶方式涂布于一菲涅尔模具上;以滚压方式将一压克力基板覆盖于涂布有光固胶的菲涅尔模具上;以光线照射压克力基板与菲涅尔模具来固化光固胶;及将光固胶与菲涅尔模具分离,据以形成菲涅尔透镜。本发明专利技术菲涅尔透镜的制造方法是利用局部下胶方式涂布光固胶于菲涅尔模具上,其能够有效除去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气泡,对于提升所制造的菲涅尔透镜的良率有很大的助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菲涅尔透镜(Fresnel lens)的制造方法,特别是利用局部下胶方式来涂布光固胶的菲涅尔透镜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HDTV与DVD Player的普及,大尺寸显示器的图像品质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重视。在大尺寸显示器中,由于使用场合与价格的考虑下,背(内)投影电视成为光电产业中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一般而言,背投影屏幕是将投影机中的图像投出,穿过显示屏幕而进入观众的眼睛,在市场上是以大尺寸、高画质以及轻薄为其特点,所以在设计上需考虑到观察角度的亮度、增加图像对比度与解决图像变型等问题。其中,菲涅尔透镜主要的功能在于将投影机所投出的大发散角的光线收集起来,使得原来发散的光线可以集中于观众的视角内,以达到增加图像亮度的目的。菲涅尔透镜的构造主要是由一压克力板以及一具有菲涅尔图案的树脂所组成,其制造方法有射出成型、铸模及热压等方式,但是产品尺寸的大小均受限于生产设备的规模,一般连续式的生产流程均限制在小于20吋的产品,而大尺寸的产品仅可以批式铸模方式(casting)生产。现有的菲涅尔透镜制造方法是以反应型的聚胺基甲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乙烯树脂或是其共聚物在室温下硬化,以铸模方式在压克力板上形成菲涅尔透镜的图案后,再形成菲涅尔透镜,但是此方法的等待时间过长、且有先脱模痕以及不易脱模等缺点。另一个菲涅尔透镜制造方法是以紫外线硬化胶来替代反应型的树脂,虽然可以缩短生产期程、大量生产,但容易在制造过程中产生气泡,对于所制作出的菲涅尔透镜的良率有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局部下胶方式涂布光固胶于菲涅尔模具上以有效去除气泡的。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含下列步骤将一光固胶以局部下胶方式涂布于一菲涅尔模具上;以滚压方式将一压克力基板覆盖于涂布有光固胶的菲涅尔模具上;以光线照射压克力基板与菲涅尔模具来固化光固胶;及将光固胶与菲涅尔模具分离,据以形成菲涅尔透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是利用局部下胶方式涂布光固胶于菲涅尔模具上,其能够有效除去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气泡,对于提升所制造的菲涅尔透镜的良率有很大的助益。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一方块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图2A到2C为示意图,说明光固胶涂布于菲涅尔模具上的局部下胶方式;图3为一示意图,说明压克力基板覆盖于菲涅尔模具上;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的一示意图,说明光线照射以固化光固胶;图5为图3的局部放大的一示意图,说明分离光固胶与菲涅尔模具,以形成菲涅尔透镜。图中符号说明1 菲涅尔透镜11 光固胶12 菲涅尔模具13 压克力基板14 下胶喷头15 滚压辊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其中相同的组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菲涅尔透镜1的制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将一光固胶11以局部下胶方式涂布于一菲涅尔模具12上(S01);以滚压方式将一压克力基板13覆盖于涂布有光固胶11的菲涅尔模具12上(S02);以光线照射压克力基板13与菲涅尔模具12来固化光固胶11(S03);及将光固胶11与菲涅尔模具12分离,据以形成菲涅尔透镜1(S04)。在步骤S01中,如图2所示,是利用一自动下胶系统(未标示于图中)将光固胶11以局部下胶的方式涂布在菲涅尔模具12上。而将光固胶11涂布在菲涅尔模具12之前,须以静电消除器去除压克力基板13上与菲涅尔模具12表面上的静电以及静电吸附的粉尘。在步骤S01中,局部下胶方式可分为线状下胶(如图2所示)以及点状下胶(如图2A所示),下胶的图形可以是ㄇ字形(如图2所示)、M字形(如图2B)与弧形(如图2C所示)等等,其可减少光固胶11的使用量以及防止制造过程中所产生的气泡。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光固胶11为一紫外光(UV)胶,其可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系列以及氨基甲酸酯系列,如永宽化学型号EXA288压克力系列的紫外光硬化树脂,而在同时所使用的光起始剂为Ciba E-184 0.5~5%。制造过程中所产生的气泡亦可由下胶喷头14与菲涅尔模具12之间的距离控制来减少气泡的产生,具体而言,下胶喷头14与菲涅尔模具12之间的距离约在1~3公分的范围内。再者,光固胶11的黏度(Viscosity)须控制在约600厘泊~1500厘泊(Centi-Poise,Cp)之间。此外,还须添加0.1~1%的界面活性剂,如台湾氰特科技AEROSOL surfactants,来预防气泡的产生。又,如图3所示,在步骤S02中所使用的压克力基板13为单面雾面防眩处理的光学压克力基板。在步骤S02中,以伺服轴慢慢覆盖2~3mm的压克力基板13于涂有光固胶11的菲涅尔模具12上,并且同时随着滚压辊(Roller)15往前滚压,将光固胶11在水平方向上有效的展开,亦可有效去除下胶喷头14所产生的气泡。图4及图5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在图4及图5中,可清楚看出光固胶11与菲涅尔模具12之间的纹路。请参照图4,覆盖完压克力基板13之后,将压克力基板13、光固胶11以及菲涅尔模具12以输送带一同送入光照装置中照射光线以固化光固胶11,于此,光线为一紫外光。再请参照图5,将照完紫外光的压克力基板13、光固胶11以及菲涅尔模具12以自动脱模系统将菲涅尔模具12与光固胶11分离,以形成菲涅尔透镜1。本专利技术的是利用局部下胶方法将光固胶涂布于菲涅尔模具上,由于局部下胶方法的关系,可以有效减少在制造过程中所产生的气泡,增加所制作的菲涅尔透镜的良率。又,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树脂为光固胶,经由照射光线就能固化树脂,亦能够缩短生产期程以及大量制造生产。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任何未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中。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将一光固胶以局部下胶方式涂布于一菲涅尔模具上;以滚压方式将一压克力基板覆盖于涂布有光固胶的该菲涅尔模具上;以光线照射该压克力基板与该菲涅尔模具以固化该光固胶;及将该光固胶与该菲涅尔模具分离,据以形成一菲涅尔透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该局部下胶方式为点状下胶方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该局部下胶方式为线状下胶方式。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其特征在于局部下胶时,该光固胶呈ㄇ字形图形。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局部下胶时,该光固胶呈M字形图形。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局部下胶时,该光固胶呈弧形图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该光固胶为一紫外光胶。全文摘要一种,包含下列步骤将一光固胶以局部下胶方式涂布于一菲涅尔模具上;以滚压方式将一压克力基板覆盖于涂布有光固胶的菲涅尔模具上;以光线照射压克力基板与菲涅尔模具来固化光固胶;及将光固胶与菲涅尔模具分离,据以形成菲涅尔透镜。本专利技术是利用局部下胶方式涂布光固胶于菲涅尔模具上,其能够有效除去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气泡,对于提升所制造的菲涅尔透镜的良率有很大的助益。文档编号G02B3/08GK1431526SQ0210157公开日2003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10日专利技术者王志鸿, 林钧瑜, 龚大焜 申请人:精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菲涅尔透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将一光固胶以局部下胶方式涂布于一菲涅尔模具上;以滚压方式将一压克力基板覆盖于涂布有光固胶的该菲涅尔模具上;以光线照射该压克力基板与该菲涅尔模具以固化该光固胶;及将该光固胶与 该菲涅尔模具分离,据以形成一菲涅尔透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鸿,林钧瑜,龚大焜,
申请(专利权)人:精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