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缠绕管修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8903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胶缠绕管修边装置,包括底座、丝杆和连接柱,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凹槽Ⅰ、滑槽和凹槽Ⅱ,底座上固定有充气装置和支撑柱,且充气装置通过充气管可与气囊Ⅰ和气囊Ⅱ相连接,所述凹槽Ⅰ和凹槽Ⅱ内分别安装有推动气缸和升降气缸,所述丝杆一端与第二电机连接在一起,丝杆上套装有滑动装置,所述连接柱内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与转动杆连接在一起,所述转动杆上套装有第二安装座,第二安装座上固定有矩形夹持板。该塑胶缠绕管修边装置,结构设置合理,在夹持板内侧设置气囊,通过充气装置对气囊充气进行管材夹持,避免夹持时损伤气囊,通过设置第一电机、第二安装座和转动杆,无需人工翻转,自动对管材两端进行修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胶缠绕管修边装置
本技术涉及修边机设备
,具体为一种塑胶缠绕管修边装置。
技术介绍
塑胶缠绕管是一种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PVC)为原料,经缠绕焊接成型的一种管材,由于其独特的成型工艺,可以生产直径达3米的管材,这是其他生产工艺难以完成的,由于高密度聚乙烯其本身具有优异的融焊接性能,不但保证了产品成型工艺和产品质量,而且也为施工连接提供了多种可靠方式,如电热熔焊接,热收缩连接等等,同时这也是渗漏情况很少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种管材具有其它管材不具备的独特的环保功能,一些塑胶缠绕在生产裁切过后,需要对裁切后的管材进行修边,目前的修边装置通常使用卡环和液压缸进行管材夹持,容易损伤管材,而且对另一端管材修边时,需要人工取下管材,翻转后再固定到装置进行修边,不具备自动翻转功能,工作效率低。为了解决目前市场上所存在的缺点,急需改善塑胶缠绕管修边装置的技术,能够更好的保证塑胶缠绕管修边的安全作业,促进塑胶缠绕管行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胶缠绕管修边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胶缠绕管修边装置,包括底座(1)、丝杆(12)和连接柱(1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凹槽Ⅰ(5)、滑槽(6)和凹槽Ⅱ(20),底座(1)上固定有充气装置(2)和支撑柱(9),且充气装置(2)通过充气管(28)可与气囊Ⅰ(24)和气囊Ⅱ(25)相连接,所述凹槽Ⅰ(5)和凹槽Ⅱ(20)内分别安装有推动气缸(4)和升降气缸(21),推动气缸(4)和升降气缸(21)上方分别设置有移动板(7)和连接柱(19),滑槽(6)与滑块(3)相互适配,所述支撑柱(9)顶端安装有第一安装座(10),第一安装座(10)内插接有横梁(11),所述丝杆(12)一端与第二电机(23)连接在一起,丝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胶缠绕管修边装置,包括底座(1)、丝杆(12)和连接柱(1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凹槽Ⅰ(5)、滑槽(6)和凹槽Ⅱ(20),底座(1)上固定有充气装置(2)和支撑柱(9),且充气装置(2)通过充气管(28)可与气囊Ⅰ(24)和气囊Ⅱ(25)相连接,所述凹槽Ⅰ(5)和凹槽Ⅱ(20)内分别安装有推动气缸(4)和升降气缸(21),推动气缸(4)和升降气缸(21)上方分别设置有移动板(7)和连接柱(19),滑槽(6)与滑块(3)相互适配,所述支撑柱(9)顶端安装有第一安装座(10),第一安装座(10)内插接有横梁(11),所述丝杆(12)一端与第二电机(23)连接在一起,丝杆(12)上套装有滑动装置(13),且滑动装置(13)通过伸缩杆(14)与弧形夹持板(15)相连接,所述连接柱(19)内安装有第一电机(22),第一电机(22)与转动杆(18)连接在一起,所述转动杆(18)上套装有第二安装座(17),第二安装座(17)上固定有矩形夹持板(16),所述移动板(7)上设置有支架(8),支架(8)通过铰接件(27)与第三电机(29)相连,且第三电机(29)前端设置有磨盘(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缠绕管修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7)设置在底座(1)左端,移动板(7)底面设置有左右对称分布的滑块(3),移动板(7)底面中部与推动气缸(4)连接在一起,当推动气缸(4)推动移动板(7)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会强张敏冯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天薇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