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8687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包括机壳,其限定有第一送风口和连接第一送风口的风道,风道临近第一送风口处的内壁为使风道的过流截面沿气流方向逐渐变小的渐缩状;和导流件,其设置在风道内且与其内壁限定有出风间隙,以将吹向第一送风口的送风气流导向风道内壁,使送风气流在风道内壁渐缩部分引导下逐渐向气流中心聚合地流出第一送风口;导流件为中空结构,其朝向第一送风口的一侧开设有出风孔,导流件配置成引入或制取调节气流;且送风气流在流动过程中,在出风孔处形成负压环境,以促使调节气流混入送风气流并共同吹出第一送风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具有更好的远距离送风和强劲送风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特别涉及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通常在机壳前侧下部设置一个长条状出风口,出风口朝向前下方,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来引导上下送风方向。在此基础上,一些现有技术对出风结构进行了很多改进,但由于受到出风口本身朝向的约束,空调的送风方向、送风范围和送风距离仍然受到极大限制,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升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远距离强劲送风能力。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扩大调节气流的扩散范围。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能够上扬出风。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包括:机壳,其限定有第一送风口和连接第一送风口的风道,风道临近第一送风口处的内壁为使风道的过流截面沿气流方向逐渐变小的渐缩状;和导流件,其设置在风道内且与其内壁限定有出风间隙,以将吹向第一送风口的送风气流导向风道内壁,使送风气流在风道内壁渐缩部分引导下逐渐向气流中心聚合地流出第一送风口;导流件为中空结构,其朝向第一送风口的一侧开设有出风孔,导流件配置成引入或制取调节气流;且送风气流在流动过程中,在出风孔处形成负压环境,以促使调节气流混入送风气流并共同吹出第一送风口。可选地,调节气流为新风气流;且导流件配置成将新风气流引入导流件内部。可选地,第一送风口开设于机壳前部。可选地,机壳配置成使出风间隙底部区段气流的上扬角度大于其顶部区段气流的下倾角度,以便出风间隙底部区段的气流带动其余区段的气流共同朝前上方上扬流动。可选地,风道临近第一送风口处的出口形状为长度方向平行于机壳的横向方向的长条形;且导流件为沿机壳的横向方向延伸的杆状,并与风道的上侧和下侧的内壁均限定出出风间隙。可选地,第一送风口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机壳的横向方向排列;且出风孔的数量为多个,每个第一送风口对应一个或多个出风孔。可选地,导流件的外形表面包括朝前凸出的弯曲形前表面和朝后凸出的“V”形后表面。可选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可动面板,其可动地安装于机壳前侧,以打开或关闭第一送风口。可选地,机壳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进风口,前部开设有第二进风口,第二进风口位于第一送风口上方;且可动面板具有关闭第二进风口和第一送风口的关闭位置以及从关闭位置向上移动且上端向前倾斜以打开第一送风口和第二进风口的打开位置。可选地,机壳的底部开设有朝下敞开且与风道连接的第二送风口;且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导风板,其可转动地安装于机壳,以用于打开或关闭第二送风口和引导第二送风口的送风方向。本专利技术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中,风道临近第一送风口处的内壁为渐缩状,使风道过流截面沿气流方向逐渐变小。风道内部的导流件与风道内壁限定出了一出风间隙。送风气流吹向第一送风口的过程中,将在导流件引导下流向风道内壁,进入出风间隙。由于出风间隙的过流截面更小,出风速度更高。高速送风气流在风道的渐缩状内壁的引导下,在向外流动过程中逐渐向气流中心方向聚合,形成汇聚效应,使得风力更加强劲,送风距离更远,满足了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对远距离送风和强劲送风的需求。并且,导流件为中空结构,其可引入或制取调节气流,调节气流可为新风气流、净化气流、加湿气流等等。高速流动的送风气流流向第一送风口处时,在出风孔周围产生负压区域,将调节气流“吸入”送风气流中,然后“裹挟”着调节气流共同吹向室内。如此一来,调节气流与送风气流的混合程度非常高,可随着送风气流输送至室内各处,扩散范围更广。而且无需另设专门的风机或者其他送风口,结构非常简单巧妙。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对风道形状进行设计,使出风间隙底部区段气流的上扬角度大于顶部区段气流的下倾角度,从而使气流上扬部分的上扬角度大于下沉部分的下倾角度,多股气流混合后的气流将整体上扬流动。在制冷模式时,上扬流动的冷风可充分避开人体,达到最高点后再向下散落,实现一种“淋浴式”制冷体验。并且,气流上扬吹出也有利于提升其送风距离。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在机壳底部开设朝下的第二送风口,以便向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下方送风。制热模式时向下送风更有利于加快房屋下层空间的温度升高速度,使人体更快感受到制热效果。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使机壳顶部开设第一进风口,前部开设第二进风口,增加了进风量,提升了换热器前部区段的换热效率,从而提升了空调的整体能效。并且,本专利技术利用可动面板同时打开或关闭第二进风口和第一送风口,构思非常巧妙。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侧视图;图3是图1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在可动面板处于关闭位置时的示意图;图4是导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在处于聚合送风模式时的结构原理图;图6是图5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处于下送风模式时的示意图;图7是图5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在处于最大送风模式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1至图7来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中,“前”、“后”、“上”、“下”、“顶”、“底”、“内”、“外”、“横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图中用箭头示意了送风气流流动方向,用空心箭头示意了调节气流的流动方向。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为分体壁挂式空调器的室内部分,用于调节室内空气,例如制冷/制热、除湿、引入新风等等。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侧视图;图3是图1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在可动面板20处于关闭位置时的示意图;图4是导流件30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在处于聚合送风模式时的剖视放大图。图5仅仅示意了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送风原理,部分结构与图1至图4并非完全一致。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一般性地可包括机壳10和导流件30。机壳10限定有第一送风口11和连接第一送风口11的风道15。本实施例所述的机壳10包括用于构成室内机基本框架的骨架和用于限定出风道的蜗壳、蜗舌等机体部件。第一送风口11用于将机壳10内的送风气流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n机壳,其限定有第一送风口和连接所述第一送风口的风道,所述风道临近所述第一送风口处的内壁为使所述风道的过流截面沿气流方向逐渐变小的渐缩状;和/n导流件,其设置在所述风道内且与其内壁限定有出风间隙,以将吹向所述第一送风口的送风气流导向所述风道内壁,使送风气流在所述风道内壁渐缩部分引导下逐渐向气流中心聚合地流出所述第一送风口;/n所述导流件为中空结构,其朝向所述第一送风口的一侧开设有出风孔,所述导流件配置成引入或制取调节气流;且/n所述送风气流在流动过程中,在所述出风孔处形成负压环境,以促使所述调节气流混入所述送风气流并共同吹出所述第一送风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
机壳,其限定有第一送风口和连接所述第一送风口的风道,所述风道临近所述第一送风口处的内壁为使所述风道的过流截面沿气流方向逐渐变小的渐缩状;和
导流件,其设置在所述风道内且与其内壁限定有出风间隙,以将吹向所述第一送风口的送风气流导向所述风道内壁,使送风气流在所述风道内壁渐缩部分引导下逐渐向气流中心聚合地流出所述第一送风口;
所述导流件为中空结构,其朝向所述第一送风口的一侧开设有出风孔,所述导流件配置成引入或制取调节气流;且
所述送风气流在流动过程中,在所述出风孔处形成负压环境,以促使所述调节气流混入所述送风气流并共同吹出所述第一送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中
所述调节气流为新风气流;且
所述导流件配置成将所述新风气流引入所述导流件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中
所述第一送风口开设于所述机壳前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中
所述机壳配置成使所述出风间隙底部区段气流的上扬角度大于其顶部区段气流的下倾角度,以便所述出风间隙底部区段的气流带动其余区段的气流共同朝前上方上扬流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中
所述风道临近所述第一送风口处的出口形状为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现伟王永涛尹晓英闫秀洁张蕾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