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6027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机壳,设置有进风口、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进风口与上出风口、下出风口连通形成风道;隔离板,可将风道分隔成上下设置的上风道和下风道;换热器,设于风道内且位于进风口处,换热器具有可独立运行的上段换热器和下段换热器,上段换热器位于上风道内,下段换热器位于下风道内;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第一风机位于上风道内,第二风机位于下风道内;能够控制上出风口、下出风口、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的开启与闭合,上段换热器与下段换热器的运行与停止,实现不同的出风形式、出风量以及换热输出,实现出风量大的同时避免风吹人,给人以舒适感,在制冷制热负荷较小时,实现换热输出小的同时提高除湿效果和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目前,立柜式空调器是客厅用空调的首选,由于其使用面积较卧室大,因此立柜式空调器制冷量普遍较高,且为了较好的带动整个房间的气流流动,风量普遍较高,但是高风量带来了出风强劲、出风不够柔和的问题,立柜式空调一般放置在客厅的沙发旁或者电视柜旁,容易造成人体风感明显,不够舒适的问题;在制冷制热负荷较小时,空调器普遍采用减小压缩机频率,调节电子膨胀阀开度,通过减小室内换热温差的方法来减小室内换热输出,但同时也会带来如下问题:空调器制冷时,由于换热温差小,除湿效果差,如果室内湿度大,则舒适性变差;空调器制热时,由于换热温差小,出风温度较低,舒适性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出风柔、送风距离远、除湿效果好且舒适性好的空调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调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设置有进风口、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上出风口、所述下出风口连通形成风道;隔离板,活动连接于所述机壳内,可将所述风道分隔成上下设置的上风道和下风道,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空气,一部分经过上风道由上出风口送出,另一部分经过下风道由下出风口送出;换热器,设于所述风道内且位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换热器具有可独立运行的上段换热器和下段换热器,所述上段换热器位于所述上风道内,所述下段换热器位于所述下风道内;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位于所述上风道内,所述第二风机位于所述下风道内。<br>通过设置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可独立运行的上段换热器和下段换热器,位于不同风道的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能够通过控制上出风口、下出风口、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的开启与闭合,上段换热器与下段换热器的运行与停止,实现不同的出风形式、不同的出风量以及不同的换热输出,能够实现出风量大的同时能够避免风吹人,给人以舒适感,在制冷制热负荷较小时,实现换热输出小的同时提高除湿效果和舒适性。在本技术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包括:上盘管和下盘管,所述上盘管设于所述上段换热器上,所述下盘管设于所述下段换热器上;上电磁阀和下电磁阀,所述上电磁阀控制冷媒进入上盘管内,所述下电磁阀控制冷媒进入下盘管内;上盘管传感器和下盘管传感器,所述上盘管传感器设于所述上段换热器上,用于检测上段换热器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所述下盘管传感器设于所述下段换热器上,用于检测下段换热器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在上盘管和下盘管上设定单独的电磁阀,能够使得上段换热器和下段换热器独立运行,在上段换热器和下段换热器上设定上盘管传感器和下盘管传感器,能够测定上段换热器和下段换热器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在本技术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换热器上设有电加热装置,用于制热。在本技术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机为离心风机,所述第二风机为贯流风机,离心风机送风距离远,能够使得上出风口送风距离远,贯流风机出风柔和,使用时,下出风口一般距人较近,能够给人带来舒适感。在本技术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壳包括机壳本体和机头,所述机头能绕机壳本体纵轴旋转360度,所述上出风口设置于所述机头侧壁上,设置机头可旋转,使得上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能够调整,达到风避人的目的。在本技术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上风门和下风门,分别用于开闭所述上出风口和所述下出风口;上导风板和下导风板,分别用于调节所述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能够调节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达到风避人的目的。在本技术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板可以开启与闭合,处于闭合状态的隔离板使上风道与下风道独立,处于开启状态的隔离板使上风道与下风道连通,设置中隔板可开启与关闭,能够控制上风道与下风道的独立与连通,上风道与下风道独立,能够避免上风道和下风道连通处气流的相互干扰,可以达到很好的送风效果,设置上风道与下风道连通,能够适应不同的出风要求。在本技术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室内环温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湿度传感器,用以检测室内相对湿度;控制器,用于根据目标温度、制冷或者制热运行状态和室内环境温度控制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在本技术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至少包括以下几种模式:第一运行模式:空调器制冷运行,第一风机与第二风机均开启,上段换热器和下段换热器同时运行,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均出风,中隔板开启或者关闭。第二运行模式:空调器制冷运行,第一风机开启,上段换热器运行,中隔板闭合,第二风机关闭,下段换热器停止,仅上出风口出风;第三运行模式:空调器制冷运行,第二风机关闭,中隔板打开,第一风机开启,上段换热器和下段换热器均运行,仅上出风口出风;第四运行模式:空调器制热运行,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均开启,中隔板开启或闭合,上段换热器和下段换热器均运行,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均出风;第五运行模式:空调器制热运行,第一风机关闭,上段换热器停止,中隔板闭合,第二风机开启,下段换热器运行,仅下出风口出风。设置多种运行模式,能够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是高用户的舒适感。在本技术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风避人模式:空调器制冷或制热运行,上段换热器和下段换热器运行或停止,中隔板打开,第二风机关闭,第一风机开启,仅上出风口出风,上出风口旋转,空调器出风方向改变避免单向直出风;远距离送风模式:空调器制冷或制热运行,上段换热器下段换热器运行或停止,中隔板打开,第二风机关闭,第一风机开启,仅上出风口出风。设置专门的风避人模式,能够避免风直吹人,舒适性好,设置专门的远距离送风模式,送风距离远,能较好的带动整个房间的气流流动,给用户带来舒适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述空调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空调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换热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上各图中:1、机壳;11、进风口;12、下出风口;13、上出风口;14、机壳本体;15、机头;2、风道;21、上风道;22、下风道;3、隔离板;5、换热器;51、上段换热器;511、上盘管;512上电磁阀;52、下段换热器;521、下盘管;522、下电磁阀;61、第一风机;62、第二风机;7、电加热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壳,所述机壳上设置有进风口、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上出风口、所述下出风口连通形成风道;/n隔离板,活动连接于所述机壳内,可将所述风道分隔成上下设置的上风道和下风道,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空气,一部分经过上风道由上出风口送出,另一部分经过下风道由下出风口送出;/n换热器,设于所述风道内且位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换热器具有可独立运行的上段换热器和下段换热器,所述上段换热器位于所述上风道内,所述下段换热器位于所述下风道内;/n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位于所述上风道内,所述第二风机位于所述下风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上设置有进风口、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上出风口、所述下出风口连通形成风道;
隔离板,活动连接于所述机壳内,可将所述风道分隔成上下设置的上风道和下风道,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空气,一部分经过上风道由上出风口送出,另一部分经过下风道由下出风口送出;
换热器,设于所述风道内且位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换热器具有可独立运行的上段换热器和下段换热器,所述上段换热器位于所述上风道内,所述下段换热器位于所述下风道内;
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位于所述上风道内,所述第二风机位于所述下风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
上盘管和下盘管,所述上盘管设于所述上段换热器上,所述下盘管设于所述下段换热器上;
上电磁阀和下电磁阀,所述上电磁阀控制冷媒进入上盘管内,所述下电磁阀控制冷媒进入下盘管内;
上盘管传感器和下盘管传感器,所述上盘管传感器设于所述上段换热器上,用于检测上段换热器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所述下盘管传感器设于所述下段换热器上,用于检测下段换热器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通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