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制造用浇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86564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模具制造用浇注装置,包括箱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先通过箱体外侧的转动把手驱动箱体内部的双头螺纹杆转动,使双头螺纹杆上对称设置的螺纹套沿着双头螺纹杆反向位移,从而通过铰接架驱动顶块升降,进而将模腔内成型后的模具顶出,减少了操作人员的体力劳动和取模时间,省时省力并使取模更便捷,通过进液管将冷却液接入冷却管,再由出液管排出,使冷却液在冷却管内循环流动,从而使冷却液加速箱体的冷却,进而使成型后的模具温度迅速降低,避免了发生烫伤危险,同时减少了取模的等待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制造用浇注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具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模具制造用浇注装置。
技术介绍
模具的专利技术大大促进了机械行业的发展,随着机械行业的前进,需要更多不同形状的模具,目前的一些模具厂家采用浇注装置来制造模具,浇铸是将金属融化成液态状,采用范模浇铸而制成器物的方法,它是最早的金银加工方法之一,浇铸工艺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末期就已经出现,原本是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因青铜器的兴盛而发展、成熟起来;目前的模具制造用浇注装置大都结构单一,操作复杂,在制造模具时,操作人员在模具浇注成型之后,需要用手直接将模具从浇注装置内拿出,而成型后的模具和浇注装置紧密贴合,导致取模困难,增加操作人员体力劳动和取模时间,且由于刚成型的模具表面温度较高,还可能发生烫伤等危险,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模具制造用浇注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模具制造用浇注装置,该模具制造用浇注装置通过箱体外侧的转动把手驱动箱体内部的双头螺纹杆转动,从而驱动顶块上升并将成型后的模具顶出,省时省力,通过冷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制造用浇注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方设有箱盖(2),所述箱盖(2)上对称开设有浇注孔(3),所述浇注孔(3)通过浇注管(4)连接有进料管(5),所述箱体(1)内设有模腔(6),所述模腔(6)下方设有固定于箱体(1)内壁的隔板(7),所述隔板(7)下方设有通过转动把手(8)驱动的双头螺纹杆(9),所述双头螺纹杆(9)上通过螺纹对称连接有螺纹套(10)且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螺纹套(10)的顶端通过铰接架(11)对称连接有与隔板(7)滑动连接的顶块(12),所述箱体(1)的侧壁中设有冷却管(13),所述冷却管(13)的一端延伸出箱体(1)外连接有进液管(14),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制造用浇注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方设有箱盖(2),所述箱盖(2)上对称开设有浇注孔(3),所述浇注孔(3)通过浇注管(4)连接有进料管(5),所述箱体(1)内设有模腔(6),所述模腔(6)下方设有固定于箱体(1)内壁的隔板(7),所述隔板(7)下方设有通过转动把手(8)驱动的双头螺纹杆(9),所述双头螺纹杆(9)上通过螺纹对称连接有螺纹套(10)且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螺纹套(10)的顶端通过铰接架(11)对称连接有与隔板(7)滑动连接的顶块(12),所述箱体(1)的侧壁中设有冷却管(13),所述冷却管(13)的一端延伸出箱体(1)外连接有进液管(14),所述冷却管(13)的另一端延伸出箱体(1)外连接有出液管(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制造用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管(4)内部设有螺旋搅拌轴(16),所述螺旋搅拌轴(16)通过浇注管(4)之间的双轴电机(17)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建峰丁超超薛扬锦钟世群王大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富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