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箱体的压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8651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下箱体的压铸模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下箱体的压铸模具,其包括定模板、内置在定模板中的定模芯、动模板、内置在动模板的动模芯、设置在动模板左右两侧的左滑块脱模装置和右滑块脱模装置、设置在动模板后侧的后滑块脱模装置、控制动模板上下分离的动模板脱模装置;所述定模芯与动模芯相配合形成一个上箱体的产品型腔,其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并且采用左滑块脱模装置、右滑块脱模装置和后滑块脱模装置对配合在一起的定模芯和动模芯进行分合,并且通过设置在定模板、动模板上分别设置有一组定吊环、一组动吊环对整个模具进行吊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箱体的压铸模具
本技术涉及压铸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下箱体的压铸模具。
技术介绍
通常,该下箱体的压铸模具采用定模板、内置在定模板中的定模芯、动模板、内置在动模板的动模芯、与动模板配合一起的动模板脱模装置,其中,所述定模板和定模芯为一体、动模板和动模芯为一体,工作的时候,通过动模板脱模装置将一体的动模板和动模芯进行分模和合模,这样的方式,分模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下箱体的压铸模具,解决了通常,该下箱体的压铸模具采用定模板、内置在定模板中的定模芯、动模板、内置在动模板的动模芯、与动模板配合一起的动模板脱模装置,其中,所述定模板和定模芯为一体、动模板和动模芯为一体,工作的时候,通过动模板脱模装置将一体的动模板和动模芯进行分模和合模,这样的方式,分模效果不好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下箱体的压铸模具,其包括定模板、内置在定模板中的定模芯、动模板、内置在动模板的动模芯、设置在动模板左右两侧的左滑块脱模装置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箱体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定模板(1)、内置在定模板(1)中的定模芯(2)、动模板(3)、内置在动模板(3)的动模芯(4)、设置在动模板(3)左右两侧的左滑块脱模装置(5)和右滑块脱模装置(6)、设置在动模板(3)后侧的后滑块脱模装置(9)、控制动模板(3)上下分离的动模板脱模装置(7);所述定模芯(2)与动模芯(4)相配合形成一个上箱体的产品型腔(110);所述左滑块脱模装置(5)、右滑块脱模装置(6)分别包括左动模镶块(51)、右动模镶块(61);所述左动模镶块(51)和右动模镶块(61)均设置有顶出产品型腔(110)中产品的若干横向顶出杆;所述动模芯(4)中内置有若干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箱体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定模板(1)、内置在定模板(1)中的定模芯(2)、动模板(3)、内置在动模板(3)的动模芯(4)、设置在动模板(3)左右两侧的左滑块脱模装置(5)和右滑块脱模装置(6)、设置在动模板(3)后侧的后滑块脱模装置(9)、控制动模板(3)上下分离的动模板脱模装置(7);所述定模芯(2)与动模芯(4)相配合形成一个上箱体的产品型腔(110);所述左滑块脱模装置(5)、右滑块脱模装置(6)分别包括左动模镶块(51)、右动模镶块(61);所述左动模镶块(51)和右动模镶块(61)均设置有顶出产品型腔(110)中产品的若干横向顶出杆;所述动模芯(4)中内置有若干纵向顶出杆(21);其中,所述动模板(3)的周围分别设置有设置左滑块脱模装置(5)、右滑块脱模装置(6)、后滑块脱模装置(9)的左工作位(31)、右工作位(32)、后
工作位(33);所述左工作位(31)中设置有一组左侧滑条(311)、一组左底滑条(312)、设置在一组左侧滑条(311)和一组左底滑条(312)之间用于连接所述左动模镶块(51)的左活动块(313);所述左工作位(31)上通过左分离式连接座(101)与左滑块脱模装置(5)配合连接;所述左活动块(313)上设置有左油缸(52)、控制所述左油缸(52)位移的左限位组件(53);所述右工作位(32)中设置有一组右侧滑条(321)、一组右底滑条(322)、设置在一组右侧滑条(321)和一组右底滑条(322)之间用于连接所述右动模
镶块(61)的右活动块(323);所述右工作位(32)上通过右一体式连接座(102)
与右滑块脱模装置(6)配合连接;所述右活动块(323)上设置有右油缸(62)、控制所述右油缸(62)位移的右限位组件(63);所述后工作位(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幸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萨博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