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及其泡沫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8550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空气泡沫驱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及其泡沫发生器。该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用泡沫发生器包括泡沫发生器的外壳,外壳内设有泡沫发生腔,泡沫发生腔上端用于与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的气液混合腔连通,下端具有出泡口,外壳内转动装配有转轴,转轴上设有螺旋叶片。空气和起泡液体在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的气液混合腔内实现初步混合形成气液混合体,气液混合体从气液混合腔进入泡沫发生腔,螺旋叶片在气液混合体的流体压力作用下转动,一方面对气液混合体充分搅拌发泡,另一方面对发泡形成的泡沫施加朝向出泡口的推力。通过设置转轴和螺旋叶片使得空气和起泡液体能够充分混合发泡,保证了泡沫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及其泡沫发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泡沫驱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及其泡沫发生器。
技术介绍
空气泡沫驱技术是在常规泡沫驱和注空气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三次采油新技术,该技术可以抑制高渗透层气窜,降低含水率,提高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目前采用的空气泡沫驱注入技术是应用空压机将空气加压与起泡液体在井口混合后,通过地面发泡器进行发泡,从管柱注入地层,但这种工艺存在一定问题:由于泡沫的稳定性有限,在井口发泡后再运输至地层需经历的路程较远,运输过程中泡沫容易形成气泡,导致其性能变差,同时,由于管柱一般为金属材质,空气与起泡液体所形成的泡沫中含有较多的酸根离子和氧离子,这两种离子在泡沫与管柱(油管和套管)的长时间接触中会与管柱发生电化学反应进而腐蚀管柱,降低管柱的使用寿命。针对上述问题,考虑到单独的起泡液体和空气在混合前对管柱的腐蚀要远低于两者混合后形成的物质,那么在井下靠近注入地层的位置再混合发泡,就能够降低空气泡沫驱注入技术对管柱的腐蚀,井下发泡技术随即应运而生,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513358U的中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用泡沫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泡沫发生器的外壳,泡沫发生器的外壳内设有泡沫发生腔,泡沫发生腔上端用于与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的气液混合腔连通,下端具有出泡口,出泡口用于将发泡后的泡沫引入至地层;/n泡沫发生器的外壳内转动装配有转轴,转轴上设有螺旋叶片,用于在气液混合体的流体压力带动下转动以对气液混合体搅拌并施加朝向出泡口的推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用泡沫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泡沫发生器的外壳,泡沫发生器的外壳内设有泡沫发生腔,泡沫发生腔上端用于与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的气液混合腔连通,下端具有出泡口,出泡口用于将发泡后的泡沫引入至地层;
泡沫发生器的外壳内转动装配有转轴,转轴上设有螺旋叶片,用于在气液混合体的流体压力带动下转动以对气液混合体搅拌并施加朝向出泡口的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用泡沫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泡沫发生腔的上端与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的气液混合腔之间设置有下底板,下底板的中心设置有开口朝下的插槽,所述转轴的上端转动装配在该插槽中,下底板上具有多处偏心布置且上下贯通的以连通泡沫发生腔与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的气液混合腔的流道,多处流道沿下底板的周向均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用泡沫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转轴的上侧设置有所述螺旋叶片,转轴上还设置有处于螺旋叶片之下的多处平面叶片,多处平面叶片位于同一圆周且沿转轴的周向均布,转轴上还设置有处于平面叶片之下的叶轮,平面叶片和叶轮用于在转轴的带动下转动以对气液混合体进行发泡。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用泡沫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泡沫发生腔的下端设置有底座,底座固定在泡沫发生器的外壳内壁上,底座的中心设置有开口朝上的插槽,所述转轴的下端通过轴承转动装配在底座上,底座上偏心设置有上下贯通的以将发泡后的泡沫引入至地层的泡沫出口,泡沫出口形成所述出泡口。


5.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管体,具有上下延伸的用于与油井的油管连通的进气通道,内管体的上端与外管体密封连接;
外管体,外管体的外壁用于与油井的套管内壁形成供起泡液体流入的油套环空;
外管体具有处于内管体之外的第一管体,第一管体与内管体之间形成注液环空,第一管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液通道,进液通道连通油套环空和注液环空,进液通道与注液环空的下端在上下方向上具有设定的距离以存储起泡液体,并形成阻止空气经进液通道逸出的液封空间;
气液混合器,外管体具有处于第一管体之下的第二管体,第二管体形成气液混合器的外壳,第二管体内设有气液混合腔,气液混合腔上端与注液环空连通,内管体的下端向下伸入气液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爱粉张志平张艳勋张余贵曹海燕赵斌牛保伦薛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