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五邑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8489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尼器,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耗能单元,所述耗能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之间,所述耗能单元包括第一金属板环、第二金属板环、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所述第一金属板环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金属板环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垫板连接,所述第一金属板环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金属板环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垫板连接,所述第一垫板与所述第一端板连接,所述第二垫板与所述第二端板连接。所述耗能单元将第一金属板环和第二金属板环经过与所述第一垫板和所述第二垫板连接,形成耗能单元。通过所述第一金属板环和所述第二金属板环的形变耗散地震能量,实现所述第一金属板环和所述第二金属板环的分级屈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尼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阻尼器。
技术介绍
目前,阻尼器抗震是利用金属材料变形耗散地震的能量输入,从而有限减轻建筑物结构的地震响应。但是现有阻尼器基于中震或大震屈服耗能设计,大部分是中震屈服耗能,如此则导致阻尼器在大震时的屈服承载力提高有限,而小震时又不具备耗能能力不具备分级屈服功能,而且发生地震后不易替换阻尼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阻尼器。所述阻尼器是一种使用位置广泛、具备分级屈服和能够承受大变形和竖向轴向荷载的金属阻尼器。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自动化功能的阻尼器。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所述第二端板上设置有第二螺丝孔;耗能单元,所述耗能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之间,所述耗能单元包括第一金属板环、第二金属板环、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所述第一金属板环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金属板环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垫板连接,所述第一金属板环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金属板环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垫板连接,所述第一垫板与所述第一端板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端板;/n第二端板;/n耗能单元,所述耗能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之间,所述耗能单元包括第一金属板环、第二金属板环、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所述第一金属板环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金属板环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垫板连接,所述第一金属板环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金属板环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垫板连接,所述第一垫板与所述第一端板连接,所述第二垫板与所述第二端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端板;
第二端板;
耗能单元,所述耗能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之间,所述耗能单元包括第一金属板环、第二金属板环、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所述第一金属板环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金属板环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垫板连接,所述第一金属板环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金属板环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垫板连接,所述第一垫板与所述第一端板连接,所述第二垫板与所述第二端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环和所述第二金属板环为C字形且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上还设置有第一螺丝孔,所述第一垫板与所述第一螺丝孔通过第一螺丝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板上还设置有第二螺丝孔,所述第二垫板与所述第二螺丝孔通过第二螺丝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语严自强王连坤陈振佳
申请(专利权)人:五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